分享

闲话署名

 杏坛归客 2017-08-10



      闲话署名

    在现今出版界,没有水平、并未写作而弄虚作假地在别人的书里或文章上署上自己的大名,甚至如同持刀抢劫一样倚仗权势侵吞别人成果,已屡见不鲜。既令人可厌,又无可奈何。这教我每每想起两位老先生在署名问题上的可敬之处。

    我在山西大学历史系读书时,写有一稿,曾请我的老师罗元贞教授审阅指点,并按罗先生的指点作了一些修改。投寄时我在自己的名字前加署上了罗先生的名字。文章在中华书局一家刊物刊出后,编辑部寄来稿费和两本样刊。因为罗先生的名字在前,校收发室的同志自然将样刊和汇款通知书送到了罗家。罗先生让家人领取汇款后,亲自将全部稿费和一本样刊送给我,说他留了一本样刊,并批评我不该自作主张署了他的名字。我说文章分明是两人之力完成的,署他的名字没有什么不对,坚持稿费也应两人分享。罗先生说:教师指导学生,乃份内之事,署了我的名字,已属不当,我哪能再拿稿费呢?后来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一本什么书收录了那篇文章,未寄样书,只汇来稿费。其时我已毕业离校,罗先生又将稿费全部转寄给我,仍是一分钱也不要。

    我还认识一位孙玄常老先生,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被打到晋南劳改十多年,平反、离休后就仍住晋南,受聘于运城师专。他积四十年间完成的对姜夔词的笺注,甚见功力。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建议与夏承焘先生的姜夔词编年合为一书出版。他考虑到夏先生为前辈,且是大名家,所以没有向夏先生提出。《姜白石词笺注》书稿交付出版社时,一些文字须核对、重抄,他因年老眼花,精力不济,请助手、青年教师李安纲帮忙。这本是极寻常之事,而孙老不但在该书封面署了李安纲之名,而且出版后一定要分三分之一稿费给李安纲。就连二十本样书,也要分给李安纲八本。他自己要送一些友人书,不够,又托我去出版社购买。我对他说,您太认真了,您在学术上对李安纲帮助极多,他帮您这点忙,是应该的。孙老说,安刚为这本书付出了劳动,就应该得到荣誉和报酬。还说老教师不但要在学术上带年轻教师,而且应教年轻教师怎样做人。

    罗元贞先生和孙玄常先生均已作古。想想这两位老先生的品德与修养,再看看现今出版界的某些风气,真令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