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剧神了,第一集我就看出两部经典影子

 ljnljnljn123 2017-08-10

关于美剧,我们提到很多。


网飞Netflix、HBO、AMC……


事实上,以纪录片闻名Discovery频道,也制作过高质量美剧。


一出手,就不同凡响。


BOOM!


《追缉:炸弹客》

Manhunt: Unabomber



该剧阵容堪称顶级,直逼电影。


凯文·史派西继《纸牌屋》后,再当美剧制作人。


双男主,《阿凡达》男主萨姆·沃辛顿,《复联》幻视侠保罗·贝坦尼,舔屏就够舔一集。   


左为萨姆·沃辛顿,右为保罗·贝坦尼


再看故事,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进可攻、退可守的犯罪题材


难怪外媒纷纷献上膝盖——“年度最佳之一”。



《追缉:炸弹客》高能地诠释了,什么叫惊心动魄。


Sir问你,炸弹什么时候最可怕——


是炸弹爆炸那一刻?


当然不是。


是导火线已经点燃,呲呲响,等待爆炸的前戏。


《炸弹客》深谙此道。


故事开篇,就在蓄力


这是一幅再普通不过的快递运作情景——


从取件、到分拣、运输、再到派送、最后收件……事无巨细。


随着旁白的反社会倾向越来越重,我们开始不安。


如果来了一个写着你名字的箱子

你不会有任何别的念头

除了,服从

这也不怪你,是社会的原因

你是一个绵羊,你生活在全是绵羊的世界里

正因为你们只知道服从


字幕来源:人人影视字幕组


你是一个绵羊,你生活在全是绵羊的世界里,正因为你们只知道服从。


潜台词是,有人想,甚至可能在反抗了。


果然,当收件人拆开邮件。

 

一声巨响,玻璃大厦灰飞烟灭……



这是一起有预谋的邮寄炸弹袭击案。


凶手,就是念旁白的人。


《炸弹客》改编自真实故事。


作案者,泰德·卡辛斯基,剧中爆炸基(保罗·贝坦尼)原型。



智商168,16岁考入哈佛,曾是伯克利大学数学系最年轻助理教授。


天之娇子,却行恶魔之事。


近20年,共邮寄出16枚炸弹,炸死3人,炸伤数10人。


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炸弹袭击者。


1996年被捕,最终被判终身监禁,不准保释。



犯罪手法、凶手、结局,都已注定,这还怎么玩?


都说了,《追缉:炸弹客》要的不是结局,是过程。


故事结构出奇制胜,双线推进——


其一,1995年,爆炸基作案最猖狂时期。


一位叫詹姆斯·菲茨杰拉德(萨姆·沃辛顿 饰)的联邦调查局侧写员,刚从培训学校结业。


为了更好辨认,我们管他叫,侧写德


侧写德的职业是侧写员。


什么是侧写员。


就是根据犯罪的行为方式推断他的心理状态,从而分析出他的性格、生活环境、职业、成长背景等。


主要技能:高智商;被动技能:会联想。


一天,侧写德刚回家,屁股黏沙发还没热,两个FBI官员不请自来。


他们给了侧写德一封信,要求他根据信的内容,大概圈出犯罪者。



侧写德一分钟就识破了他们的“诡计”。


这是一份倒读文


倒读文类似回文,可正着读,也可倒着读,但意思大相径庭。


显然,这既是求助,也是面试。


在求助测写德前,FBI为抓捕炸弹客,已耗时15年以上,动用500名探员,花费500万美元,错抓200多名嫌疑犯。


因爆炸基寄出信封有“打给内森 R”的笔迹,共探访上万个名字中有内森和R的美国公民。


因爆炸基炸弹乃废料所制,FBI细查了全国每一个垃圾场。


甚至还特地安排一个探员,用5年时间,在爆炸基寄件贴的邮票中寻找规律。


这场FBI史上规模最大的缉凶,最终因侧写德的加入,宣布告破。


可以肯定,侧写德扮演了关键角色,但怎么扮演关键角色,《炸弹客》“狡猾”地按下不表。



与这条线同时交叉进行的,是另一条线,两年后。


1997年,爆炸基已被捕一年。


这时的侧写德完全变了一个人!


两年前身处繁华闹市的他,现在离群索居,生活在一座林间小木屋;两年前打扮精致的他,现在蓬头垢面;两年前妻儿环伺的他,现在孤家寡人。



这两年里,侧写德身上发生了什么?


我们只看到,又有两个FBI官员登门拜访。


他们邀请测写德去一趟监狱——


因为已被捕的爆炸基,点名要跟他谈一谈。


泰德,就是爆炸基


自此,第一集进度条行将结束。


但故事另一个主角,爆炸德完全没有露脸。


吊不吊?!


帅不帅?!


我们只能从种种细节推测,爆炸德100%,是一个犯罪奇才。


一,和许多连环杀手一样,爆炸基每次作案都故意留下痕迹。


17年来,他投寄的炸弹均署名“FC”,据悉,这是自由社团(Freedom Club)的简称。



二,和许多连环杀手一样,爆炸基作案对象似乎圈定在某个人群。


从这张地图可知,爆炸袭击地点虽分散全国各地,但受害者普遍身份体面,包括且不限于大学教授、航空总裁、企业高管……



三,但和其他连环杀手绝不一样的是,被捕后,FBI手里掌握的证据,定他十次罪绰绰有余。


FBI不敢把他送上法庭,因为这将给爆炸基一个表达机会,而他要传播的信息,极度危险。



换言之,爆炸基身上最危险的,不是他的炸弹。


仅仅第一集,《追缉:炸弹客》就让Sir看到两部经典电影的影子。


爆炸基VS测写德,他们两人亦敌亦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对抗关系——


像《盗火线》。


善与恶,既是最难容的宿敌,也是最忠诚的知己。



爆炸基的犯罪手段和目的——


像《七宗罪》。


人类最终沦为了自己“欲望”的工具。


我的所作所为

将引起人们的思考



第一集结尾处,1995年4月,爆炸基给《纽约时报》寄了一份邮件。


这次不是炸弹,是一篇论文。


爆炸基要求《纽约时报》全国发表这篇论文,名字是——


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

作者:F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