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窗听雨 时序进入七月下旬将迎来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由于出汗多消耗大,人特别易感劳累,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夏季多雨水,临窗听雨或许能给人们带来一丝清凉,但更多的是聆听自然之声、世俗之声!听雨,听世间百态,辨人间真情。每一个人,都曾有过一颗世俗里躁动的心。不论是关于家庭还是事业,责任与理想都曾让每一个人或许有过焦头烂额。家庭与事业的不顺,都会让人产生忧郁和躁动不安的心情。然而听雨,能让心灵回归安然,心情得以平静。古人在入暑时节多有听雨吟咏,众议院的诸位诗家们,我们何不在这炎炎夏日也来一场听雨,听一曲自然之声,续一段人间真情。倘若心灵业已浮华,请借岁月静好之时,在诗笺上也留下那曼妙一笔,那就是听一听雨! -幽幽清香编按 ?幽幽清香 临窗听雨 梅雨潇潇意未停,晚风似约叩窗棂。 红笺写就云鸿远,点滴相思谁共听? 二 夏半时常急雨迎,倚窗凉入暑衣清。 庭前萍叶开还敛,淅沥渐随香气生。 三 莫言大暑少心情,急雨来时听到明。 惊喜天公通我意,凭窗即兴咏三声。 ?闲心若水 临窗听雨 帘垂暮色掩残庚,风起云来雨事成。 玄雾青枝匀水镜,一杆瘦笔伴箫笙。 二 笙弦带露溅清凉,细语柔声夏未央。 隔个帘帷空抱梦,如何请玉入文章。 三 是晚玄云降薄纱,依稀尘外响琵琶。 梵音起落催眠曲,许我悠思梦里遐。 ?四季风|王景山 临窗听雨 淅沥幽幽唱未停,为谁邀梦透纱棂。 熏风乱飐声声远,送与衔泥小角听。 二 掩卷徘徊静夜思,铺宣融墨仄平时。 忽然一阵沉雷响,淅沥穿帘欲入诗。 ?江淮一布衣 临窗听雨 檐前点点似珠泪,如泣声声入耳清。 阵阵南风心绪乱,烛光一夜到天明。 二 檐外声声滴未停,幽幽如诉透窗棂。 南风阵阵心思乱,又忆当年共夜听。 三 檐外声声滴不停,丝丝禅意透窗棂。 红尘往事如风去,黄卷青灯伴我听。 ?耐寒轩 临窗听雨 果是云翻有雨来,心花乐共水花开。 沙沙暑夜清凉气,入梦仙池玉镜台。 ?笔风雨|王平 临窗听雨 暮听雨脚寂寥声,滴落一程还一程。 惜此长街夜来雨,冷霖与我共伶仃。 ?心宁客|刘纯斌 临窗听雨 南风夜半扣窗台, 帘卷幽思谁可猜? 听得楹声嘈杂响,惊呼旧雨梦中来。 二 临窗又见雨霖铃,曲水流觞仔细听。 待到黎明开霁景,欣看曙色起天庭。 ?陇头香雪 临窗听雨 燥字心园有几丛,黄昏雨卷半帘风。 苍天若是真知意,掠去残枝扶翠红。 二 谁曳纱窗绿影浓,蕉风竹雨奏叮咚。 今宵许我清凉意,好与仙人游一踪。 ?何矩(上海) 临窗听雨 炎炎酷暑少欢情,高树蝉吟心倍惊。 啪啪忽闻雷雨疾,一帘疑是动秋声。 ?张书云 临窗听雨 雨打空阶寂寞声,虚窗影独夜无惊。 芭蕉泪滴珠帘外,应是心寒梦不成。 二 淅沥虚窗夜色沉,几丝暑气透帘侵。 雷声隐隐青光乱,清凉一缕润诗心。 ?霁月环霓 临窗听雨 豆蔓攀缘窗晃影,花开淅沥吐菲芳。 何人此刻堪听雨,一半消愁一半量。 二 三更雨泽释愁怀,再掬相思就牖台。 绿意红情尝未足,淋漓付与细风裁。 ?柳绿桃红/曾宪顺 临窗听雨-助高眠 赤日炎炎滚白烟,一声抹断焰魔天。 赏心何处寻诗去,帘捲临窗听雨眠。 ?于春永 临窗听雨 闷雷惊梦醒三更,急雨敲窗点点情。 朵朵银花溅飞水,琵琶弹奏到天明。 ?安之若素 临窗听雨 风吹影动几微凉,心字香烧夜未央。 陌上轻雷帘外语,一声滴答一声长。 ?东方泽华 临窗听雨 昨夜西塘雨未停,小船无主欲飘零。 窗前写下相思句,寄去天涯两处听。 临窗听雨—台风来了(新韵) 喜雨窗前打叶声,连天暑气退无踪。 煮茶最是阳台好,把盏吟诗学醉翁。 ?胡永平 临窗听雨 凉意空调隔热潮,雷鸣闪电雨珠浇。 心头暑气悠然散,舒爽轻松入梦邀。 二 飘然梨树园看守,值夜师生雨水淋。 坐立凭栏唠趣味,驱除睡意亮天寻。 三 恍悠下放敲梆事,玉米山棚守野猪。 雨夜电风声响大,铳抠天射赶牲祛。 ?祁连雪 临窗听雨 暮色阴云又骤雷,欣然久旱沃霖回。 窗前惜听风吹雨,解意清凉酒一杯。 ?梧桐秋语 临窗听雨 烟雨一窗扶不起,潇潇旧事非关你。 芭蕉叶上欲题诗,只恐闲愁难自理。 ?宋宝玉 临窗听雨(新韵) 雨打阶梯寂寂声,依窗独影乱心情。 经年泪洒珠帘内,应是相思梦不成。 二 惯耳拍阶溅水声,漫无思绪且悠行。 湿衣透履凭天意,满城风雨任平生。 ?劲草 临窗听雨 伏暑炎炎一雨收,轻歌负手上层楼。 空调应笑无多日,屈指徐生万里秋。 ?爱华(王永华) 临窗听雨 炎萎花枝似拜朝,甘露忽至泻窗飘。 迎风林木鞠躬谢,碧野田畴满目娇。 二 窗外青蜓渴尾蜷,炎蒸音哑苦累蝉。 洒珠甘露敲玻响,阵阵蛙歌合唱田。 三 开啟空调入梦眠,翠珠金玉落吾盘。 狂欢喜庆财横发,惊醒才知雨打帘。 ?罗衷美 久旱无雨。今日闻到雨星味。临窗听雨不成下午四点半左右,天蓝云白,骄阳万里,无风雷,突来几点稀疏雨,十余分钟即停,虹出东天。久旱盼霖之心空若无依。 甘霖一点倍于金,数点敲窗空好音。 道是天心今不古,虚将虹影付人心。 ?插图源于网络 平台顾问:包德珍 古木 博核 傅占魁 责任编辑:王淑梅 图文编辑:若 水 疏 影 策划编辑:孙忠凯 李静莹 郁犁 于影 陈立新 初审编辑:毛瑞花 祁凤杰 雷春翔 复审编辑:高盛毅 汤宪华 |
|
来自: WENxinHANmo > 《百卉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