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佩衡医案●67.小儿目赤肿痛

 古道岐黄 2017-08-11
         1923年腊月,朱××之次子,诞生十余日,忽目赤而肿,乳后即吐,大便色绿,夜啼不休。舌白,指纹含青。因儿母素体虚寒,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脾阳虚弱,健运失司,无以制水,里寒夹肝气横逆而侮脾,元阳不潜,附肝而上,冲及于目,此虚阳浮越所致。法宜回阳收纳为要,拟附子甘草汤加生姜治之。
       附片10克 甘草3克 生姜2小片
       服一剂,啼声止,二剂则目肿渐消,大便转黄,如此四剂痊愈。
       按:世习一见目病赤肿,功辄言火,其实不尽如此。眼科病证,名目繁多,括其要,总不离乎外感、内伤两法以判之。
       不论内外感伤,若见目赤肿痛,雾障羞明,其证各有虚实寒热之不同,必须按六经、八纲之理明辨施治,不可固守一法以邀幸中。余非专于目疾者,然其治法要领,经旨互通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