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带您赏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瓷器(三)

 天宇楼33 2017-08-11





     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的中国陶瓷主要是明代万历到清代康熙雍正时期的外销瓷器,由于这一时期,中国的外销瓷产品大多流于国外,在内陆艺术市场上可见到的外销瓷大多有破损且画面粗糙,以至于目前很多人认为中国这一时期主要是由民间生产的外销瓷,特别是明末阶段,产品质量不高、艺术含量低。但事实上,这一时期销往国外的瓷器中很多是中国该时期的民窑精品。由于德累斯顿陶瓷馆的中国瓷器主要功用在于收藏,而收藏者奥古斯特斯大公对中国的瓷器的热衷及他倾其财力的收藏,该馆的中国外销瓷不但保存完好无损,而且画面精美、细致,属于同时期中国外销瓷器的精品。据茨温格宫统计,其瓷器博物馆共拥有约2万单件艺术品,是全球最大的陶瓷博物馆。而这中间有近万件是来自于中国的17、18世纪的外销瓷。 

  这些外销瓷器按其艺术特点可以分为万历至明末和清初顺治康熙两个时期。前一时期展览的外销瓷器以青花瓷器为主,器型包括杯、碗、盘、瓶等,以克拉克(即芙蓉手)开光装饰的瓷盘为主。后一时期不仅包括了大量的青花瓷器,还包括了一些五彩装饰瓷器,更突出中国画风。 


      中国自明代中后期以来,民间陶瓷的生产以青花瓷器为主,这时期的青花瓷器不仅畅销亚洲和非洲很多国家,而且也开始大量地销售到欧洲。欧洲对于中国瓷器的认识,最早始于十字军东征时期。随着欧亚新航线的开辟,海上贸易的盛行,运往各地的中国陶瓷逐渐增多。由于欧洲直到18世纪都没有能够解决瓷器生产的方法,所以在此之前的瓷器主要依赖于东亚中国和日本的进口。德国对于中国古瓷的购买,最早是在15世纪经由荷兰、葡萄牙、法国等国家的商船运载而去的。17世纪末,在其他国家的影响下,德国也开展了自己的远东贸易。德累斯顿由奥古斯特斯大公收藏的中国陶瓷便是在这一时期。 

  从明代万历到清朝初,这一时期的中国外销瓷以青花碗盘为多。由于是在运往欧洲的初期,中国的外销瓷主要由工人依据听到的外来信息生产类似于内陆瓷,但又具独特风格的瓷器,包括少量内陆瓷的直接外销,即原本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瓷器直接运往欧洲。最具有特色的是克拉克瓷。克拉克,原本为荷兰语中的葡萄牙战舰,而克拉克瓷名称的来源在于1603年,被荷兰船队截获运贩于阿姆斯特丹,从而轰动整个欧洲的葡萄牙商船上的十万件中国明代瓷器,人们称之为克拉克瓷。这一时期的克拉克瓷器以杯、碗、盘等为主。由于奥古斯特斯大公主要是用来展示收藏,所以该馆的克拉克瓷器以盘类为多。一般分多层多开光装饰,内容上颇具中国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