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809晨读感悟】人人都能开始写作的6个方法

 冬天惠铃 2017-08-11

简书上有一篇文章提到,在简书上,你能写20篇文章就超越了80%的作者;有一个作者,坚持写作一年后,再次环视一同开始写作的朋友,几乎没有;身边的朋友圈,也很难看到几个是爱好写作的,一提及写作,更是大力摇晃脑袋。

但是,写作真的有那么难?

小灶群中,每天约有60人保持晨读日更;简书平台注册作者30万人;今日头条、公众号上的写作者人数更是数不胜数。

可见,写作也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难。

拥有三十多年写作经验的作者劳拉·布朗《完全写作指南》一书中,跟我们分享了他的写作经验。现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书中的6个技巧,战胜写作畏难思维。

1、明确目标

在写作之前,清楚为什么而写?

001 确定你的受众

是写给领导看的总结、客户用的方案、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书中的精华、方法论干货?

如果是给领导、客户看的文档,那整体文案是不是应该按照标准的格式、运用正式的语言、简洁有力的话语?

如果是和大家分享书中的精华、干货,那整体内容是应该直抒干货、还是搭配故事数据?

002 明确你的目标

如果领导只是想了解你上半年的工作成果,那又何必再添加详细的过程;如果客户只是想了解产品的价格,又何须再介绍一大堆产品理念背景;如果你是想告诉读者总结出的方法论,那更不用写一堆你在哪里、为什么要买这本书之类的情节。

2、组织内容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确定好目标后,梳理出文章的整体结构。


《文案创作手册》思维导图

你可以用思维导图,或者简单的在书本上列出几点。列完提纲,整篇文章的脉络便清晰浮现。尤其是当你迷失在写作过程中,提纲可以给你一剂强力的指南针。

3、拟定初稿

有些时候,我们脑海中只是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一个很好的主题、一个明确的方向、一个新鲜的点子,但整个文章的框架、具体内容并未构思得特别清晰,也不希望就此放弃这个主题。

那就从初稿开始,将我们能想到的部分都落在白纸黑字上,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在写的过程中,脑海会构思出新的点子、拓宽新的思路,所产生的内容有了很多的广度和深度,渐渐形成清晰的脉络。

4、读者思维

与第一点很是相似,写作前,必须明确我们的受众,用受众的言语去表达、用受众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文章。也就是“读者思维”。

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员,需要你给领导汇报软件的部署方案。你作为程序员很熟悉软件的代码框架,但是你不可能把一串串代码发给领导看吧?领导不懂、也看不明白啊。但如果你用拓扑图、逻辑架构图、清晰简单的文字去描述,大家一目了然。

当你完成创作时,你可以站在读者的角度上去审视自己的内容,比如:

001标题吸引自己吗?

002看完这篇文章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值得吗?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003这样的排版,有利于阅读吗?字体大小合适吗?美观吗?

004我愿意把这篇文章转发到朋友圈吗?

当你回答完这些问题,心中对内容的质量也有所把控。

5、修改成稿

村上春树每写完初稿,会先交给妻子过目;然后将稿子锁在柜子中,过一段时间后再度审视修改;甚至会寄给信任的同行,让他们帮忙建议……反反复复修改,不仅是字词的推敲,还会推翻整个结构重新来过,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我自己是个不喜欢检查修改的人,总会被别人揪出错别字、冗长语病等问题。但一来二去的修改,你会感受到文章是越改越完美。

前段时间看了组调研,调查对象是一群优秀的写作者:一篇好文章中哪些错误是难以忍受的?

几乎所有的写作者都将“错别字”排在了第一位。

文字是一个写作人的基本态度,也是对读者的基本尊重。

在完成创作后,你可以先进行自我审视:错别字、基础的语病、重复的字词、逻辑结构、事实性是否有误等;再则,邀请你的朋友、导师、同行帮你审稿;最后,你可以跳出“当局者迷”,过几天再来看看你的文章。

6、头脑风暴

很多时候大家觉得写作难以坚持下去,是因为缺少素材,无话可写。通过“头脑风暴”,本着在多不在精的原则全举出所有的相关内容,最后再根据自己的目标删减相关的内容。

再则,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对于今天看到的故事、联想到的现象、你的感悟、甚至是灵光乍现的那一点想法,都记录到你的笔记本中,并且按照亲情、友情、爱情等标签注明。当你缺少素材时,这就是你的“数据库”啊!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写作不难,关键在于行动、成效源于坚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