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年中山医院办院史,今朝有何借鉴?

 朱家角人 2017-08-11

近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中国医院历史与医学人文论坛”上,复旦大学历史系高晞教授讲述了中山医院建院史。1937年建成的中山医院,堪称第一所中国人的医院,回顾80年前办院历史,对今日办院有何借鉴?

 

举社会之力造“本土国际化医院”

高晞开门见山介绍:1936年,中国共有医院1456家,上海便有229家;从病床数量来看,400至500张床位的仅有1家,300至400张床位的有7家,100至200张床位的共有39家。作为远东大都市,彼时上海有272万人口,除却知名的教会医院,上海还缺一家立足国际的本土教学医院。

 

举多方之力募资、造本土医院。翻阅医院发展史,当年,来自全国范围内的政界、金融界、文化界等名流纷纷集资,创始人颜福庆,还从洛克菲勒基金会处获得价值500万元的130亩地,自此诞生了第一家本土教学医院——中山医院。

 

著名史学家傅斯年在中山医院奠基时曾赠言,“一愿上海医学院毕业诸君多在民间服务,而不屑为租界中阔医生;二愿中山医院成为救济劳苦大众之全国模范医院,三愿此校与此院抬高中国在国际医学中之地位”。高晞说,中山医院创建之初奠定了这一文化自信,时至今日,这依然是医院不变的文化担当。

 

赤贫免费,服务百姓是初心

1937年,历经8年时间,中山医院最终建成远东地区最大医院。医院创建伊始共有400余张床位,从开刀间、蒸汽消毒室、无影灯、手术机械间、厨房设备、各种化验室,到小儿浴室,婴儿病房,肺痨病室、病人图书馆,诊断用X光机,皮肤科用X光等一应俱全。

 

如此大规模的医院,并未忘记初衷——“赤贫免费”。1946年,中山医院在报刊登广告,修复贫苦病家的“廉低费”。高晞解释,作为本土医院,中山医院并无大财团的资助,何以实现对贫苦百姓低廉收费?原来,当时医院与各大银行、企业有合作,院方为金融界、商界提供服务,后者则为医院提供得以服务百姓的经济保障。

 

早在80年前,市政府便专门为中山医院修出一条道路,同时有直达车抵达医院门口,方便病人往来。“服务市民、服务百姓”的初衷自此立下。解放后,1956年我国评定一级教授时,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共有16位,其中10位曾在中山医院工作,沈克非、林兆耆、吴绍青、陈翠珍、郭秉宽等个个都是学科奠基人。中山医院还“开先河”创办护士学校、护士培训班,以此为病人提供最贴心的医疗服务。

 

重视科研教育,不忘科学普及

作为中国人自己建设医院的“领头羊”,中山医院在医学研究、医学教育始终处在前沿,关注市民医学科学知识的普及,也同样融入到了中山人的“血液”之中。1946年《申报》开出的卫生医药专栏中,发刊便是中山医院,这一传统传承至今日。

 

林兆耆先生,是上海医学院第一位第一届第一名毕业生。1937年,当林先生回国时,直接前往中山医院工作。1959年,他领衔开展肝癌研究;1968年,汤钊猷、杨秉辉等5人组成肿癌小组,次年前往启东肝癌调查研究;1970年,汤钊猷领衔小组解决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自此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时至今日,中山医院多位医学大家仍活跃在科普第一线,为传递科学知识、提升百姓健康素养添砖加瓦。

 

高晞最后表示:梳理80年来建院史,中山医院一以贯之的办院理念与学术传统,为当今现代化医院管理提供了最佳范例。坚持、传承、创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立足本土需求、放眼国际视野,方能让属于中国人的医院在国际舞台发出更强音。

 

栏目主编:孙刚  图片来源:中山医院提供  图片编辑:苏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