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就是“知心行”

 奇才2010 2017-08-11
凤翔传说PHONCOM 2017-06-12 09:03

管理就是“知心行”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许多企业都提出“向管理要效益”。的确,管理效能的高低直接关系经营质量的好坏。但日常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一些公司许多管理者整天身心疲惫,声嘶力竭地在吆喝,但到头来还是问题千疮百孔,经营和效益上不去。有些人说管理就是组织、协调、落实、考核,这种理解不能说错,但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样的管理者基本处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地步,在企业要么是裁判员,要么是救火队,一项一项的工作,一个一个的问题,看似解决了,但整个管理肌体和单元往往陷入被动运转状态,难以激发组织活力、团队创新力,很难从心底里调动全员的自发性和创造性。

解决上面这些管理问题,在企业经营实践中,首先,要将管理两个字反过来,先“理”后“管”,理清了头绪,再严抓细管就会事半功倍;其次要从传统的“管人”向“管心”转变。不能简单的刚性管理、刚性考核,而是要从人性根本出发,学会把握下属员工的心,从而不断激发、调动、引导员工的行为。要实现这“两大转变”,就要抓好“三个字”:知、心、行。

俗话说“不知者无罪”。现实中有这么几类企业,特别是一些小企业,一是没有明确的制度、流程、体系,管理就是领导说了算,一切工作围绕领导转;二是有制度、流程、体系,但束之高阁,就在几个管理部门,员工很少知道;三是有制度、流程和体系,员工也都知道,但就是没人执行,有些企业还人为破坏。这三类都是企业经营之大忌,往往也是一个企业成长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最大瓶颈。

一个企业如果一名员工岗位职责不清晰,职责涉及的事项管理制度、流程搞不清,就会造成员工的无知、管理的无序和运转的低效,遇到重要事情要么看着领导眼色办事,要么怕担责任,推诿扯皮,组织效能低下。

高效管理首先要在“知”字上下功夫:让一个员工从应聘入门起,就要熟知自己所在岗位的职责以及相关的制度、流程和体系,而不是在员工触犯规则、发生错误时,管理部门拿出制度一板一眼的教训惩罚员工。同时,要将企业的文化甚至一些员工成长的事迹和既往工作岗位留存的存档资料等向员工系统介绍。让每个人知道自己在企业干什么、怎们干、干到什么程度,碰到问题该找谁、该怎么解决,让每一重大事项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切不可放之任之,让员工自我成长,这是对员工的不负责任,也会让企业经营陷入一团糟。

好的团队不是人齐,而是心齐。要实现心相齐、心相通,主要靠企业文化建设。这里企业文化绝不是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要有载体、有平台,让企业每个人能够看得到、摸得到、感受得到甚至参与其中,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员工从内心理解企业文化,融入企业发展。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文化建设从三个方面抓起尤为重要:

一是会议场合渗透。这是最容易做到,但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家公司会议往往有这么几种:一种是务实工作协调落实性会议。最为关键的是主持人,既要有事项的安排,又要有精悍的总结,一言一行、一字一句讲述着工作,体现着文化;一种是全员工作动员会。这更要讲目标、讲文化、讲要旨,凝聚人心、调动人心;一种是战略研讨务虚会。往往许多企业对这样的会议不够重视,一年开不了一两次,但往往这样的会议对企业发展方向、愿景目标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种会议与会者会以高层为主,大家会抽离出一定的精力、时间,对企业经营和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加上是研讨、务虚性质,往往也会开诚布公,直言不讳,直面问题,实现心与心的真诚碰撞,最后讨论形成的一致意见,也比较容易达成心的共识,从而真正实现心灵的契合,心理的相通,形成经营合力,促进企业发展。

二是搭建各类平台。主要是展示平台、组织平台。展示平台包括企业展厅、官微、官网等,特别是官微、官网可以精心策划各个层次员工的展示机会;组织平台包括各类体育、文娱、学习组织和文化研讨等,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感知的参与感和企业发展的融入感。

三是开展丰富活动。包括体育、文娱比赛,拓展训练、团队旅游、员工生日会甚至员工家庭关爱、培训再教育成长赞助、买车、买房帮扶等贴心举措,用点滴的精神关怀去感化员工,而不是用更多的物质激励去聚揽员工,这样更能让员工和企业心心相惜。

这里的行就是行为、行动、实践。要实现认知的相通、心灵的相通促使行为的相通,从而在行动上有章必循、有法必依、有令必行。这个行不仅强调在企业制度、流程、体系下结果导向的执行,更要求在全身心融入工作、融入企业发展中开拓性、突破性、创造性的执行。比如在财务方面,不是按部就班的事中控制、事后算账,而是关口前置,事前把控,统筹规划,真正盘活资金资产,盘活经营发展。再比如,你负责一项工作,不是要等上级或领导安排下来的才去做,而是按照所在的岗位,所担的职责,带着责任感、使命感自我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规划,前瞻性地开展工作。虽然都是行动,但一种被动安排,一种主动行为,个人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会是两种心态,往往带来最终的工作质量和效果会有极大差异。

因此,高明的管理不是领导来管理,不是简单的拍脑子安排、推磨式督促和刚性化考核,而是通过全员“知”的提升、“心”的凝聚,最终达到“行”的自觉,从而有效激活企业经营细胞,增强组织活力,实现管理上台阶和企业增效益。

陈利军简介

西安理工大学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扎根大健康行业18年,先后供职于3家知名上市公司,曾任董事会秘书、OTC销售总监等职,现为凤凰传说整合营销传播机构市场策划总监,致力于日本战略经营顾问STM集团HighBrian课程在企业经营的落地研究,在品牌策划、市场运作、渠道建设、销售管理、实效传播和新媒体内容运营、企业战略规划、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和看法,恳望专业人士赐教,欢迎业界同道一起探讨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