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化报

 陈千上万 2017-08-11

    7月22日上午,来自北京16个区的370余名基层文化组织员带来的《健康中国》《赞歌》《功夫瑜伽》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赢得了阵阵掌声,标志着北京市文化局今年开展的第一批“千人培训”圆满收官。

    近年来,首都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基础设施、配套设备建设得到长足发展。硬件加强的同时,为加强基层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软件力量,北京市文化局于2011年启动了“千名基层文化骨干培训工程”,用3年的时间对全市16个区1000名基层文化骨干进行分阶段、滚动式、系统性培训,以此带动首都的社区和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2015年,市文化局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每年培训1000人,今年是第三年。

    目前,全市共有6800余名文化组织员,他们是社区和乡村文化活动室的管理员,同时承担着反映社区居民文化需求、带头开展文化活动的任务。在培训准备阶段,不少组织员就代表群众反映,“想学吹葫芦丝、想学合唱发声技巧、想借助文化活动室里的设备多搞些活动……”市、区两级文化主管部门听取了意见,开设了公共文化管理常识、文化志愿者服务管理工作讲解、图书管理、计算机基础、书法鉴赏、绘画鉴赏等理论课程及戏曲剧目课、戏曲身段课、合唱与指挥、葫芦丝演奏及舞蹈等专业实践课程。

    在第二期舞蹈班的开班仪式上,来自西城区的组织员王悦彤代表学员发言,她说:“这样的培训太好了,可惜我们社区只有一个名额。我一定带着大家的希望,学会学好。”带着这样的信念,组织员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把心扎根在教室,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踏踏实实地学,认认真真地练,下课后,很多学员仍在教室互相切磋、相互讨教,几乎每名学员每天的学习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结业仪式上的汇报演出证明这些学员的努力没有白费,无论是评剧班《花为媒》选段、京剧班《霸王别姬》选段、音乐班葫芦丝演奏《我和你》和合唱《春天来到了我们的战场》,还是舞蹈班的《健康中国》《采薇》《看山看水看中国》等10支舞蹈,都非常精彩,有的学员甚至被老师夸赞为“有专业水准”。

    对于这次培训,学员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既学习了公共文化政策文件、政策理论,又掌握了一门回到岗位后可在群众中普及的文艺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组织居民开展文化活动和提供文化服务打下基础。学员孙海燕表示:“培训中最大的收获是跟老师学会了教学方法,所学的舞蹈剧目回去之后马上能在社区里进行推广,真正把学到的知识传播出去。”

    在结业仪式上,出席领导对学员们的精彩表现和培训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学员们不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本领藏在身上,要学以致用,快速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能力,引导带动更多居民参与文化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和全国文化中心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市文化局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