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与章惇:爱比恨更有力量

 菜sisy 2017-08-11

 文 | 周公子   

周公子爱读书 | 诗词人物志 第 09 期

01


北宋绍圣四年,阳春四月,惠风和畅。

 

惠州归善县的白鹤峰上,一位垂钓而归的老人正信步拾阶而上,山峰的一侧,江面上波光闪烁。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嗯,今天老人的收成不错,又省了一些买肉钱。

 

山顶上有一处新建成的房舍,大门旁的两株柑橘,花开正盛。

 

老人步入院中,放置好渔具,目光略过客厅和书房的匾额:“德有邻堂”,“思无邪斋”, 神色掠过一丝调皮的得意:一不小心又引领了一次文化潮流哦,听说现在整个惠州的书房和客厅都以四字之名为时尚了。

 

而后他踱到院子的另一侧,一一查看自己新手栽种的橘子树、荔枝树、杨梅树、枇杷树等十几种果树(吃货的世界你们不懂),禁不住咽了下口水:嗯,不错不错,长势喜人,很快就能开吃了!

 

望着这座耗时一年,倾囊建造的山顶小别墅,他忽然觉得内心无比喜悦平静:何须北归,就此终老惠州,有何不可?

 

恰在此时,惠州太守推门而入,神色匆匆欲言又止:“苏学士啊,嗯…额…朝廷又来谪令……”

 

老人心中猛地一沉,当他接过谪令书函看到“琼州别驾”四个字时,禁不住身体一个趔趄,过了好一会儿才喃喃道:“子厚,你当真欲置我于死地吗?”


 

没错,苏轼流放海南,恰是拜昔日好友章惇所赐。(章惇字子厚)


02


 苏轼和章惇,也曾是一对如漆似胶的好哥们。

 

二十几岁时,两人同在陕西为官,一个天真烂漫爱开玩笑,一个胆大敢为有侠客风范。

 

(PS: 苏轼和好基友陈季常也是这个时期相识,不过当时他天天跟人家老爹打嘴仗,所以跟陈只是点头之交,那时玩的最投缘的就是章同学。)

 

公务清闲,两人便常常一起喝酒泡吧,游山玩水,恩爱的紧。

 

从这个阶段的两件趣事即可看出,两个人虽然相投,个性却有很大差异。

 

有天他们双双翘班到山间小庙喝酒,正兴起间,忽听外面有人大喊“有老虎,有老虎”,借着酒意,两个二愣子跨上马就窜过去看热闹,可是人愣马不愣啊,在离老虎差不多百十米远的地方,马打死也不肯往前了。

 

山风一吹,苏轼酒醒一半,瞬时吓出一身冷汗:赤手空拳看老虎,这不是花样作死吗?于是顺势掉头就想往回躲。章同学却不怕,不知从哪里找来一面破锣,气定神闲地往石头上一撞,吓得老虎逃得比苏轼还溜。

 

后来两个人又结伴户外拓展,至一悬崖深涧处,对面是巍峨绝壁,中间只一根横木相通,其下深渊万丈。

 

章惇怂恿苏轼过桥:子瞻,你书法好,到对面石壁上给咱签个名呗!

 

苏轼很怂的表示:“No,No,No,危险系数太高了,公号粉丝们还等我回去更文呢,死不起哦,嘻嘻~“

 

章同学听罢,不以为然:看哥的!

 

他用绳子一头缚在自己腰部一头捆在树上,抬脚过桥,面不改色,在石壁上潇洒地写下了“苏轼章惇来此一游”几个大字。

 

苏轼心中不禁暗骂:尼玛,观虎有破锣,过桥有绳索,你当自己机器猫啊?!

 

待章惇折身返还,他拍着章惇的背说:哥们,我猜你丫以后一定能杀人!

 

章惇大笑:Why do you think so?

 

“连自己性命都不在乎的人,更何况别人的呢?”

 

——当时的苏轼,绝不会想到这句漫不经心的玩笑话在很多年以后居然差点应验在自己身上。


03


倏忽30年,斗转星移,一切都变了。

 

大家站在不同的政治阵营,曾经的打情骂俏,一去不复返。在云谲波诡、你死我活的党派斗争中,很多人已经失去了曾经的模样。

 

章惇同学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守旧派当权之时,他先被贬官流放,后更曾身遭监禁。当变法派再度得势,高登相位的章惇,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被政治仇恨冲昏头脑的人,他的内心只有一个声音:报仇的时刻到了!我要加倍奉还!

 

先是已经躺在棺材里的守旧派大BOSS司马光被剥夺爵位和荣衔,家产没收,子孙官禄取消,还差一点被开棺鞭尸。(没错,就是小时候砸缸的那个聪明孩子…)

 

只整死人哪里解气呢,活着的那就挑个风头最盛的家伙先下手吧:苏轼同学,请出列!(苏轼:我擦,又特么是我……)

 

既然是杀鸡给猴看,自然动作要大一点。

 

于是苏轼被贬到传说中气候炎热,疾病横行的瘴疠之地——广东岭南。

 

一开始官职还是英州市长,结果一路走官职一路降,南下途中居然又接到了三四道谪令。官职已形同虚设,地点也改到了惠州。

 

苏轼很郁闷:尼玛,累不累?敢不敢一次贬到底?!

 

章惇:不要,那样不好玩,让你一点点加深痛苦和绝望,这样才有意思嘛。

 

看到这大家可能要问了:下手这么黑,从一开始他们就是对假朋友吧?

 

事实却并非如此。


04


 15年前,乌台诗案。

 

当时苏轼因言获罪,锒铛入狱,政敌从他的诗中拎出一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说他自比“蛰龙”显然是要造反的节奏啊!

 

苏轼就此命悬一线!

 

危急时刻,身处变法派阵营的章惇不顾二人政治理念的分歧,在朝堂之上当着皇帝和满朝文武直斥比自己位高权重的宰相王珪,为苏轼倾情辩护。

 

不仅朝堂之上仗义执言,退朝之后还不依不饶追着宰相骂:“你丫是想让我的苏宝宝满门抄斩吗?”宰相心虚辩解说是别人的主意,章惇:“别人说你就信啊,别人的口水你咋不吃呢!”……

 

解不解恨?够不够朋友?简直都有点义薄云天的感觉了有木有!

 

后来苏轼九死一生被贬黄州,曾经的狐朋狗友怕被连累都不搭理他,只有章惇还主动给他写信,苦口婆心劝他以后不要乱讲话。(以后章惇就会发现劝也是白劝……)

 

“平时惟子厚(章惇)与子由(苏辙)极口见戒,反复甚苦。”


你看,章惇对苏轼曾经绝对是真爱。


 

政治斗争到底是有多残酷,才能让曾经的好基友后来反目至那般田地呢?可惜,历史上并没有很考证的记载。

 

唯一可确定的蛛丝马迹就是后来章惇贬官乃是苏辙上书弹劾所致,虽然苏轼曾就此去信安慰章惇,但在爱憎分明的章惇眼中或许从此恨屋及乌了吧。(我猜的)

 

苏轼,你弟弟整我你不管,日后便休怪我不客气!


05


 章惇没想到的是,苏轼被贬惠州之后的剧情,居然完全不按他这个总导演的预定走。

 

抵惠第一天苏同学就迫不及待在朋友圈展示了惠州人民扶老携幼,牵鸡遛狗在码头热烈迎接他这位文学、书法、绘画三栖巨星的盛况。

 

仿佛曾游岂梦中,

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

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

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

会有幽人客寓公。

 

哎呀,惠州这个地方好熟悉哦,就好像曾经来过一样,不然的话,怎么连这里鸡和狗都认识我呢?(惠州的鸡和狗表示一脸懵逼:亲,我们就是来凑个热闹,拜托你不要乱认朋友……)

 

嗯,总而言之,惠州是个好地方,大家肯定都会对我很好哒。(典型的到哪都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接下来朋友圈的日常更是各种嗨:


没事来个葛优躺,荔枝吃到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凉风习习,午觉睡到自然醒——江风初凉睡正美,楼上啼鸦呼我起;

 

后来眼瞅北归无望,更是直接盖房落户惠州——树暗草深人静处,卷簾依枕卧看山。

 

房子依山傍水,卧可听涛声依旧,坐可观风云百变……

 

嗯,养老环境5A级……

 

章惇看到这些自然大不爽:老子搞那么大阵仗贬你去岭南吃苦受罪,结果你就给我看这个?再得瑟,还贬你!

 

苏轼则依然故我:来呀,怕你不成!

 

终于,当“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这句传到京城后,章惇彻底发飙了,一脚把61岁的苏轼踢到了海南岛——据说在宋朝,流放海南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

 

章惇心想这下你总该哭了吧,你叫子瞻,那就贬你去儋州,谐音;贬你宝贝弟弟子由到雷州,都带一个田字,怎么样老朋友,我整你整得是不是别出心裁?


 

结果再次让章惇吐血三升的是:

 

苏轼在去海南的路上就发朋友圈@苏辙说:“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兄弟,全宇宙都是咱的家,别怕!

 

到了海南之后更是口无遮拦:

 

“我是玉堂仙,谪来海南村。”

 

“年来万事足,所欠唯一死。”(这嘴欠的真是连我这种脑残粉都要看不下去了……)

 

……


不知道章惇看到苏轼这些欠死的状态时得气炸成什么样子:怪我咯?没把你整死我还要说声对不起喽?!

 

同时他极可能还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为什么那货还是跟从前一样单纯快乐?我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凡优待他的地方官员统统撤职,还不给他发工资,不让他住官舍,他不应该被逼到绝境了吗?


06


章惇想得没错,苏轼的流放生涯的确远没有他自己诗中讲得那么岁月静好。

 

在惠州和海南,绝大部分时间他的日子其实相当苦逼。

 

惠州政府三年来一直拖欠他的薪水,缺吃少穿是常态——“典衣做重九”、“落英亦可餐”。

 

第三任妻子王朝云在惠州遇瘟疫而亡,从此形单影只。

 

流放海南,真实心境其实是这样的(写给朋友的信):

 

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长子:苏迈),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海外。生不契棺,死不扶柩,此亦乃东坡之家风也。

 

一封呈给官府的谢表中,言辞更是哀凄之至,不忍卒读:

 

臣孤老无托,瘴疠交攻,子孙恸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外,宁许生还?

 

——痛苦绝望之情可谓溢于言表。



不止如此,还有孤独:

 

“从我来海南,幽绝无四邻。”

 

“自笑四壁空,无妻老相如。”

 

“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

 

……

 

是的,苏轼旷达的诗篇有多精彩,背后的痛苦就有多厚重。

 

旷达是痛苦之后的开悟——没有痛苦,何须旷达?


07


既然实际状况如此凄凄惨惨,那么苏轼的内心究竟有没有像章惇一样被疯狂的仇恨所侵袭呢?

 

从他在惠州时写给苏辙的一封家书中,我们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惠州市肆寥落,然日杀一羊。不敢与在官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骨间亦有微肉,煮熟热酒漉,随意用酒薄点盐炙,微焦食之,终日摘剔牙繁,如蟹螫逸味……

 

那么困苦的日子里,人家居然还有心情自创烧烤啊,不敢和当官的争买,买点肉少的脊骨也满足的很,还美滋滋的跟弟弟分享:哎呀,你哥我怎么这么有才,发明的烤羊脊简直嗷嗷好吃……

 

我们不知道前面那些旷达的诗篇究竟有没有和政敌斗气的嫌疑,但这封写给弟弟的家书却总不可能是违心之语。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苏轼对苦难生活的平和和接纳。

 

一个心中装满仇恨的人哪里可能发觉得到生活中这些细微的小确幸呢?

 

是的,你可以决定我的处境,却无法左右我的心态。

 

发生了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应对和认知,痛苦也可以是一份礼物。


08


当然,苏轼也并非圣人。

 

仇恨或许说不上,但要说他心里丝毫怨气没有,显然也不可能。尤其我们苏同学最大的性格特点之一就是爱占嘴上便宜。

 

后来他获释北归途径广州,当地的官员粉丝们纷纷设宴追星,其中一个脑残粉傻傻地问他:有段时间大家都谣传你死在海南了,我还以为你真挂了呢,没想到你还活着呀……(艾玛,真会说话!恭喜这位脑残粉,你应该成功地引起了偶像的注意!)

 

果不其然,苏轼神秘兮兮地对他说:“是的哦,我当时真的挂了呢,不过在去阴曹地府的路上遇见了章惇,看见他我就烦,一生气就又还了阳!”

 

章惇啊章惇,我要活的比你久,气死你个兔崽子!

 

嘴上便宜占的这么溜,心里是否真的也这么决绝呢?


09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海南三年之后,哲宗驾崩,徽宗登场。

 

苏同学获释北归,写下了上面这篇让海南人民热泪盈眶的《别海南黎民表》。(我估计四川人民看到会哭的更惨,全民偶像说自己压根就是海南人啊,以前只不过是寄生在四川,考虑过家乡人民的感受吗……)

 

而章惇因为曾经站错队,评价徽宗“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被新老板一纸谪令贬往岭南雷州。(没错,就是苏辙待过的地方,严重怀疑徽宗是故意的……)

 

苍天饶过谁啊!

 

双方情势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来了个惊天大逆转,此时此刻的苏轼该是仰头大笑高呼苍天有眼呢,还是拍手称快来一句“你小子也有今天”?

 

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10


 从丞相到流放,一夜之间,章惇一家的天塌了。

 

章的女婿焦躁的拿起手机想要查查雷州自助游注意事项,忽然屏幕上弹来一条新消息:

 

子厚(章惇)得雷(州),闻之惊叹弥日。海康(即雷州)地虽远,无甚瘴。舍弟(苏辙)居之一年,甚安稳,望以此开譬太夫人也。(太夫人指章惇的母亲)

 

落款:苏子瞻。

 

听说章惇被贬雷州,苏轼居然没有仰天大笑也没有拍手称快,而是吃惊了好几天,每读到这段,我都忍不住会去猜测,苏同学吃惊的这几天里他在想些什么呢?

 

当他认真地问自己如今究竟如何看待这个老朋友的时候,内心定是五味杂陈吧。


但我确信他想到最多的必定不是对方带给自己的苦,更大可能会是两个人曾经一起煮酒论诗,勾肩搭背的青春时光,想起自己身陷囹圄之时,对方义无反顾伸出的那双手……

 

是的,他发现,想起那个既曾深深相知,也曾无情伤害过自己的老朋友,心中浮现最多的却依然是他曾经带给自己的温暖感动,听到关于他的坏消息,第一反应还是会忍不住为他而担忧……

 

流放千里之苦,骨肉分离之伤,再也没有谁比自己更有体会了,所以他首先想到章惇的老母亲一定深受打击,连忙去信说那里风土人情不恶,望老者安心。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11


 北返至镇江时,章惇的儿子还是担心苏轼如果再度当政会打击报复自己老爹,于是鼓起勇气给苏轼写了一封哀婉恳切的长信,替父求情。

 

苏轼收信后,对着自己儿子大呼小叫:哎呀,小章同学文章写得好啊,有司马迁之风!(还真是没心没肺啊……)

 

而后回信如下:

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但以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

 

我和你爸比是四十多年的好朋友,虽然中间出了点小矛盾,并不影响交情,过去的事还提它干啥,咱们只论将来……

 

后面又絮絮叨叨讲了一些雷州生活指南,提供了一些常用药方,最后还倒贴赠送了自己的海外大作《续养生论》,指导章惇“练气功”,保养身体……

 

好一个老友虐我千百遍,我待老友如初恋啊!(章惇儿子收到回信估计下巴都要惊掉了……)

 

林语堂感叹这封信是“伟大的人道主义文献”,后人提到这对相爱相杀的好基友时也多会对这封信展现出的开阔心胸高山仰止,赞叹不已。

 

诚然如是。



不过相比这封信,每每更令我为之动容的却还是苏同学最早写给章惇女婿的信,为什么这么讲呢?

 

因为按照苏轼的胸襟和品性,章惇儿子主动向其求情他作出宽容的回应实为大概率事件,可是给章女婿的信不一样,那是他得知章惇落难之后第一时间自主自发的问候,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关怀和唏嘘,最能展现他依然视章惇为友的心迹……

 

我想那一刻,苏轼不仅明了了自己的心迹,也体悟到了章惇的痛苦:我知道你恨我愈深,恰是因为你曾爱我弥切,我懂你心中亦有伤痕……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如今能为你做的也只有这些了,此生或许没有机会再见,但我会记住曾经对我的好。

 

就这样吧,我的老朋友,愿你此去安好。

 

此后,同年苏轼即于常州病逝,四年后,章惇客死雷州。

 

死去元知万事空。

 

财富,地位,权利——生命最后的一刻我们都无法带走,能够带走的或许只有记忆中沉淀下来的纯真的感动和爱。


12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中曾说过,仇恨比爱更有生命力。

 

是的,仇恨极易滋生和传递,子子孙孙无穷尽,冤冤相报无了时……


恨让人想要去毁灭,可是毁灭了别人就能救赎自己吗?


我们不知道当章惇看到苏轼的信时会作何感想,也许他不得不承认,他费尽心机想要摧毁苏轼,到头来却是用仇恨为自己画地为牢。

 

一个人想要显示自己的力量,暴力和仇恨从来不是最好的方式。


面对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是爱还是恨,每个人都有自由做出自己的选择,只是我们都知道——


选择恨太容易了,只要足够的愤怒,对立,仇视……,就够了。


而选择爱却要难的多:宽恕、理解、慈悲……,每一样都需要智慧和勇气。


苏轼是一个对佛学也深有造诣的人,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很好地诠释了释迦牟尼的那句话:恨不止恨,唯爱能止。


是的,在他心中,爱比恨更有力量。


-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