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忽视的“贷款可负担能力”| 财神原创

 旅居墨尔本 2017-08-11


崔先生是一名普通的医药研究员,来澳洲已经17年,崔太太平时除了照顾两个孩子之外也有一份兼职工作,2016年之前自住房欠20余万贷款,夫妻两人拥有一套正现金流的投资房,日子也算过的安稳。

然而这一切的平静随着2015年房市的暴涨被打破。崔先生听了一场地产公司讲座后,从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陆陆续续够买了3套总价格为195万澳元的楼花,成交时向银行贷款 150万澳元。


由于今年信贷政策调整很大,银行重点对“只还利息”类还款方式加息,崔先生在利息上今年就增加了近1.7万澳元的成本;如果选择本息同还的还款方式,虽然利息降了下来,但是实际现金流每年多付2.3万澳元。


在加上物业所在区域供应量过大,物业租金较以往有明显下降,崔先生实在承受不住这样的还款压力,无奈之下只能快速处理房产。去掉购买物业时的印花税、利息、各项杂费支出,加上卖房时的中介费用,算下来亏了不少钱。


通过崔先生的案例分析,他投资失败的原因就是忽视了“贷款可负担能力”



很多投资者相信房产投资可以快速致富,应用很多“技巧“从银行拿到贷款,款虽贷到了,确忽视了其它外部因素的变量,一旦市场有变化,就会受到巨大损失。


我在文中提到的“贷款可负担能力“就是指投资者实际还款能力,具体来说就是:


实际还款能力 =

 工作收入

 房租收入

 其它投资类收入


- 房屋贷款支出 

- 日常生活支出

- 子女教育支出

- 娱乐休闲支出

- 其它贷款支出等等



在我的理念里,即便两个收入完全相等的人,他们贷款可负担能力都是有很大差别,因为公式里存在的变量太多。


所以,我建议投资人在申请贷款前,根据以下规则去衡量自己的真实负担能力。



1

详细计算自己可支配收入,对于未来不确定或不稳定的收入不可全部计算在内,例如:奖金,分红,佣金,房租等等。


2


了解所有贷款即时还款支出,确保你的可支配收入有足够的现金流,可以正常还款。


3

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贷款利率,如果利率上升,要知道还款额会增加多少?是否影响到日常的现金流?有什么方法去降低支出?


4


尽量减持高息负债,例如:个人贷款,信用卡贷款,车贷,消费贷,这些高息贷款对投资现金流非常有害。




人生财富积累过程就像长跑一样,渐渐的通过长期积累创而造出来,过度的冲刺跑只能快速消耗自己的资源,甚至抵达不了最后的终点。成功的投资人都会平衡使用自身资源,多一些计划少一些投机,这样的投资之路才会越走越远。


感谢阅读,下期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