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飞手“小白杨”:54岁学航拍,首飞斩获大奖

 如歌行板11 2017-08-11
前言

她,着一身干练的警服,英姿飒爽;画着淡淡的妆容,神采奕奕又尽显温柔。她叫顾娟,79年入伍,是一名资历深厚的警察。但她更为人熟知的她的网名:“小白杨”。


顾娟

(苏州市摄影家协会、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顾娟,一名摄影爱好者,2016年开始接触无人机。擅长摄影的她经常外出采风,也凭借着优秀作品获得很多奖项。摄影作品代表作有《晨曦印象》、《卓尔炊烟》、《古村夜色》、《水乡风光》、《窑工》、《家在黎里》、《太湖岱新湾》等



331号作品 《渔村》


在苏州无人机界,提起“小白杨”,很多飞友都很熟悉,也很羡慕,因为她刚刚玩无人机不久,就连续拿下多个奖项。


322号作品 《鸟瞰园博园》


今年4月,小白杨首次接触无人机,第一次正式飞行就获得了园博园的航拍大奖。短短数月,接连斩获苏州多个航拍大奖,屡战屡胜,屡胜屡战,被飞友称为‘神飞手’。可她,却把这一切都归因于好运气,笑着说自己只是个航拍界的新手,只是比较幸运而已。其实,运气靠的是实力的积淀。云淡风轻的背后,更是技巧、修为、审美的厚积薄发。


320号作品 《老街印象》


3年前,年过半百的小白杨爱上了摄影。抱着尝鲜的态度,她买了一台入门单反,玩劲儿不收反大。仅仅3个月,这台单反就无法满足小白杨胃口了。从海南到陕西,从德令哈到额济纳,她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还自学了摄影理论和后期制作。这几年的摄影经验嫁接于航拍领域,使小白杨如鱼得水,不仅拍得清楚,而且构图工整,修剪得漂亮。


330号作品 《夜幕下的荻溪老街》


不同于大多数人是玩玩的态度,“小白杨”对她的“小飞机”很认真。“不要盲目飞,我主要围绕打比赛,有目标才有动力,和高手过招才能检验成果。”


319号作品 《家园》


小白杨说,她一年15天的年假,几乎全部都奉献给了“小飞机”。有时上班,看着湛蓝的天空,她都会忍不住感叹:“这个天气用来航拍是最适合不过了。”日落黄昏,余霞散成绮,她会尽可能抓住一切机会,带上“小飞机”去采风。


318号作品 《湖光秀美》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小白杨”认为,航拍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的悟性。相比之前的风光摄影,只要固定机位,耐心等待,总能捕捉到好照片。而航拍,靠的是有创意的想法和与众不同的构思。一旦上天,没有坐标系,没有固定航线,每个人的视角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仅凭感觉,没有规则,看似简单,实则更见真章。它需要对美的把握,品味的支撑。


317号作品 《葫芦岛风光》


当然,神飞手也有差点失手的时候。提起园博会那次,“小白杨”至今心有余悸。那天下午,她和朋友在园博园内航拍。谁曾想,才飞了100多米远,无人机受到干扰信号中断,转眼便不在视野。她着急喊来同伴:“不好啦,小飞机不见啦!”在如此紧张的状态下,若操作不当,很容易炸机。在她们的沉着操控下,无人机降落时撞上了小树桩,差点炸机。“毕竟安全第一。”有了这次教训,“小白杨”变得更谨慎了。


123号作品 《盛夏的清凉》


提起今后的打算,“小白杨”说:“正准备下一场在甪直古镇的航拍大赛。”说到这里,她的眼神熠熠生辉。“无人机是摄影的一个很好补充,活到老,学到老。今后我还要学剪辑,做视频,变得更专业。”年轻的心境,乐活的态度,对新事物保持好奇,永远在路上。哪里看的出这是54岁的小白杨。


124号作品 《水乡人的夏日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