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世界最好听的10个《卡农》

 shuzechi 2017-08-11




全世界最好听的《卡农》10个版本大集合


卡农

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 "规律"。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 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为另一声部所摹仿,即严格的摹仿对位。


卡农出现于13、14世纪,后人常采用古典曲调作为卡农主题。"D大调卡农",是帕赫贝尔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音乐,带有一丝意大利式的,甜蜜宁静的忧伤。在不到五分钟演奏长度里,其中的"顽固音型主题" 反复出现28次,可是听者却能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


最经典的卡农是来自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D大调卡农》(Pachelbel's Canon)



关于《D大调卡农》,这里还流传着一个凄美的故事:


帕赫贝尔10几岁的时候流浪到英国,被英国一个小村庄的琴师收养,之后他学会了弹钢琴。有一个旁边小镇上的富人家女孩,叫芭芭拉(Barbara Gabler),一次她经过教堂听到帕赫贝尔弹得曲子,便爱上了他。


芭芭拉心里喜欢帕赫贝尔,却没有告诉他,她对帕赫贝尔说自己热爱音乐,希望可以拜师学艺,帕赫贝尔很高兴地收下了这个徒弟。芭芭拉因心爱之人而学琴,并没有把精力放在钢琴上,这遭到了帕赫贝尔的责备,“你不适合弹钢琴,也不喜欢钢琴,你走吧。”



芭芭拉听后很沮丧,决心好好弹琴,证明自己可以拿到钢琴第一名。半年过去,她在比赛中拿到了奖,当她拿着奖杯准备向帕赫贝尔表达心意时,他已经离开应征去打仗了。就这样,芭芭拉等候了三年,等来一具别人为了让她死心而运来的尸体,她趴在尸体上哭了三天三夜,三天后的晚上,芭芭拉割腕自杀了。


其实帕尔贝尔并没有死,在他们分别后,帕尔贝尔发现自己也不知不觉爱上了了芭芭拉。他准备为她写首歌作为求婚的礼物,在芭芭拉自杀后的第二个月,帕赫贝尔回到了小镇。他从村民的口中得知芭芭拉为他做的一切后,放声大哭,他坐在钢琴前,弹出了为她而写的卡农"Canon(D Major)”。



很多人质疑卡农背后的故事,它只是虚构了一段美好的夙愿。真实的故事其实是,1681年,帕赫贝尔二十八岁时娶芭芭拉盖布勒(Barbara Gabler)为妻,他们还有了孩子,不过卡农确实是帕赫贝尔写给女儿和妻子的作品。


但是,很多人因为这个纯美虚构的故事,对《卡农》有了一层更深的爱。音乐赋予其中的感动和温暖,加上一个故事的升华,相融在一起,让《卡农》成为了每个人心中的经典。



有人说,以后婚礼上会放《卡农》,暮年的葬礼上也会放卡农,因为卡农可以治愈一切。


卡农,是可以听一生的经典。



乔治·温斯顿 世界上最经典的那段《卡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