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泥陶砚|窑火中幻化出的精灵

 天宇楼33 2017-08-1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文化发展长河中,砚台历史悠久,它似乎与华夏文明同生,与文字同兴。经考古发现,砚台最早是从研磨器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这种研磨器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直到汉代以后,随着制墨工艺的发展,墨可以在砚台上直接研磨,就不再使用研石。


汉刘熙作《释名》记: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后汉书·班超传》:“安敢久事笔研间乎。”古无“砚”字,以“研”为习,能研墨者,皆为“研”也


在望野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当中,就有一个关于古代砚台的专题展——《研砚|泥陶砚“33”选特展》




展览简介

 在“研砚——泥陶砚‘33’选”特展中,一共展出33方陶瓷泥砚,其间多为珍稀之物,有邺都宫瓦、中原泥砖、虢州澄泥、泽州澄泥、鲁地澄泥、当阳峪绞胎、窑器磁具,展现了陶泥工匠的独特艺术审美和高超窑业成就。



1

馆藏欣赏 砖砚

以砖制砚者多用魏晋旧砖这是因为旧砖上多有图案文字,高古淳朴,极具玩赏价值,且砖质细腻,宜于制砚从唐宋开始的文人墨客,发现用秦砖汉瓦制作的砖砚,非常好用,于是竞相效仿,以至于一砖难求,价格可比金玉,一直到近代吴昌硕作画写字多用砖砚研墨,鲁迅更是此砚种的使用和爱好者。


(建武八年造砖 箕形砚, 砖为公元342年,砚为唐制)


( “永通万国”钱铭砖砚, 砖为北周“大象”风貌,砚为唐制)


(' 万岁' 铭砖箕形砚, 砖为东魏“兴和”风貌,砚为唐制)

( 朱雀纹砖砚 ,砖为北朝风貌 ,砚为唐制

2

馆藏欣赏 澄泥砚

唐代以前歙、端石砚还没有出现,泥砚就成为古人作书、作画的重要研磨器。但因为其为人工烧制,烧制的技术也不同,所以不像石砚那样为某一方的特产,质量也会因地而异。目前收藏普遍认为山西绛县和江苏宝山烧制的澄泥砚是相对比较好的。澄泥砚的好坏可以从质地、颜色、花纹等看出鳝鱼黄颜色的最好,绿头青次些;黄土有斑点,叫砂斑点,点大些的叫豆瓣砂,小的叫绿豆砂,一般大小斑点都有的是上等,很适合落墨。

(明 澄泥牧童卧牛砚)

( 清 袁枚铭 澄泥桃核砚)

(北宋 澄泥抄手砚)

(含山铭 澄泥套砚)

(北宋 澄泥抄手砚)

3

馆藏欣赏 辟雍砚

辟雍砚是一种传统制器。它的砚面居中,研堂与墨池相连,砚台中心高高隆起,砚台四周留有深槽储水,以便书画家润笔蘸墨之用,显示出它的实用功能。砚的下部用为数众多的珠足承托,足部明显突出,往往还有纹饰。辟雍砚的造型独特,显示出制作者的独具匠心。

(唐 绿釉辟雍砚)

(唐 青白釉辟雍砚)

(唐 三彩辟雍砚)

(隋 相州窑青釉辟雍砚)

5

馆藏欣赏 龟砚

(唐 淌池龟砚)

(唐 淌池双头龟砚)

6

馆藏欣赏 暖砚

清代北方盛行暖砚,顾名思义这是为了防止冬季墨汁冰冻而制成的,即是以炭火砚堂、砚池温润,以便书写的特制砚台。实际上,暖砚非‘寒士’所能用,倒常是皇家的专用品。此砚种材质名贵,做工精细,是清代文具中的代表性作品。

(宣和六年款 黑釉暖砚)

(隋 贾壁窑青白瓷灶形砚)

7

其它珍赏

(北宋 双履池“柘沟砚”)

在古代,人们使用最普遍的色调只有两种:红与黑。远古陶器上就有红与黑的图案,许多漆器上也有红与黑的弦文,文人有墨写的文章与朱砂的圈点,官员有墨写的案牍与朱砂的批文,皇上有墨写的御文与朱砂钦此……‘双履砚’应运而生满足了红与黑的需求一边贮朱,一边载墨,可谓墨写朱批两不误。

(唐 巩县窑黄釉刻朱合”款盖盒砚)


(北宋 倭角双池抄手砚)


(唐 隔池双足箕形砚


( 金代 当阳峪窑绞胎倭池抄手砚)


(唐 隔梁砌石四足砚)

(唐 莲瓣形三足砚)

(唐 凤池倭首箕形砚)




望野馆藏精选

 

“征文”与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