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点秋香》里周星驰有一句经典台词:“我就是人称玉树临风胜潘安、一支梨花压海棠的小淫虫周伯通!”这里,一枝梨花压海棠有英俊潇洒的意思,现在人们经常拿来揶揄调侃。 说起“一枝梨花压海棠”的出处,很有意思。 白居易的《长恨歌》有两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原意是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梨花带雨”用来形容女子之娇美。 到了宋代,苏轼的“一树梨花压海棠”流传至今。 据说,苏轼有个朋友叫张先,张老先生八十岁时娶了一个十八岁的小妾,苏轼和朋友前去拜访。苏轼问张先得此美眷有何感想? 张先笑了一下,口占了一首诗:
苏轼听罢,当即和诗一首:
梨花为白色,喻指须发皆白的年老丈夫;海棠为红色,花色娇艳清丽,喻指红颜年少的妻子,“梨花”压“海棠”风趣幽默又巧妙暧昧,指的就是老夫少妻。 老夫少妻在古代比较常见,这和古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比如早在西周时期,认为“男子二十加冠,女子十六及笄,即可结婚。又谓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是为不失时。” 东汉的班固在《白虎通义》中对男三十岁、女二十三岁适婚年龄作了科学解释:“男三十筋骨坚强,任为人父;女子二十三,肌肤丰盈,任为人母。”也就是说男女结婚相差一定岁数是很有必要的。 再加上古代不实行一夫一妻制,男人要是有钱,养得起,可以娶一发妻两平妻四偏妾,这么一来,老夫少妻就很正常了。 中国自古还有一个说法叫“老夫少妻生神童”,根据遗传学的角度,夫妻年龄相差大生的孩子比较聪明,比如被尊为“天纵之圣”的孔子。 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和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没有儿子,唯独小妾生了个儿子,还患有足疾,叔梁纥眼看自己岁数越来越大,很着急,便想再娶个小妾。 后来,当时还不满二十岁的颜征在愿意嫁给已经六十六岁的叔梁纥,但二人婚于礼不合,没办法,便在尼山同居,古语谓之“野合”而生孔子。 近代,老夫少妻也很多,孙中山比宋庆龄大27岁,两人在革命中产生感情,并结为终生伴侣。鲁迅比许广平大了17岁,名副其实的师生恋。而梁实秋比韩菁清大了28岁,作家歌星的忘年恋曾在台湾掀起过一场新闻风波。 不过老夫少妻只是个例,尤其在现代社会。一般来说,男人到了一定岁数,有丰富的经验阅历,具备不错的经济基础,懂得谦让和包容,更具男性魅力,年轻的女孩子更容易被吸引。 也就是老夫得有名、有钱、有资本,少妻得有才、有貌、有姿色。 男人要是老态龙钟之时还穷困潦倒,指定狗不理猫不闻人不爱,还想“梨花压海棠”?女人要是年老色衰、人老珠黄,估计也会“门前冷落鞍马稀”。 试想即便遇到了真爱,老头子一把年纪驾鹤西去了,留下小媳妇独守空房,这后半生的日子怎么过,倒不如开始嫁给一个年龄相仿的共同奋斗。 所以老夫少妻中,有人认为的男人贪恋美色、女人贪图富贵,倒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样的结合风险太大,需要通过别的方面来弥补。 老夫少妻在年龄上虽有代沟,更易掺杂着复杂的利益关系,但并不影响幸福,韩菁清曾经对梁实秋说:“每天我们在一起,也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多话,一开动马达,就不能刹车。” 梁实秋面对风言风语,对韩菁清说道:“不要说是悬崖,就是火山口,我们也只好相拥着往下跳。” 还有高调秀恩爱的杨振宁和翁帆、香港财团大佬梁锦松与跳水皇后伏明霞,情感路上漂泊大半生的金庸老爷子找到了心中的“小龙女”林月怡。 男人上了年纪有年轻美女相伴,枯木逢春、老树开花,得到了崇拜感和保护欲。而萝莉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在大叔身上得到了安全感和物质满足欲。 杨振宁给翁帆写过的情书很煽情肉麻,有点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思:“噢,甜蜜的天使,你真的就是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给我的苍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欣喜。” 许渊冲教授送给二人的一首诗表达得很到位:“振宁不老松,扬帆为小翁。岁寒情更热,花好驻春风。” 容光在《我的男人》中写道:“重要的不是相遇的早晚,而是心动得恰到好处。”人生充满变数,人性幽暗复杂,横亘身份和地位的外在条件,跨越看似不可丈量的距离,那一瞬间白光乍起,于是天雷地火,一发不可收拾。 梨花压海棠,白发配红颜,在成为无数人眼中的风景之时,也证明了一个道理:世间事有千般模样,爱情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流言会止于智者,真爱也会跨越年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