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古书画:明 吴门画派 绘画三帧

 晨曲 2017-08-12


今日导读

一、中国油画:大地用绚烂的花朵   致敬先驱

二、好帖欣赏: 元~饶介    书帖两帧

三、奥地利绘画:谁是有福的生命   就在此度过一生

四、每天古书画:明   吴门画派   绘画三帧




吴门画派

明代中期的绘画派别,亦称“吴派”。因苏州为古吴都城,有吴门之谓,而其主要代表人物如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张宏等名家,均属吴郡(今苏州)人,故名。


    明 沈周 虎丘送客图轴 纸本设色 173.1×64.2厘米

    《虎丘送客图》轴是明代画家沈周为水部司马徐仲山所作的送别图,收藏于天津博物馆。此图绘远山崚嶒,云气缭绕,潺潺溪水。溪水边一高台上有一隐逸高士端坐抚琴,身后是两棵郁郁苍苍的松树,枝壮叶茂。整个画面布局疏朗有致,青山耸秀,树木葱茏,碧水潺潺,老者置身其中,幽幽然抚琴送客,表现了文人放逸闲适的生活状态。



    明 文徵明 松石高士图轴 纸本设色 59.5×28.7厘米

    据蔡羽序记,正德十三年二月十九日,文徵明与好友蔡羽、王守、王宠、汤珍等人至无锡惠山游览,品茗饮茶,吟诗唱和,十分相得,事后便创作了这幅记事性作品。

    画面采用截取式构图,突出“茶会”场景,在一片松林中有座茅亭泉井,诸人冶游其间,或围井而坐,展卷吟哦,或散步林间,赏景交谈,或观看童子煮茶。人物面相虽少肖像画特征,大都雷同,动态、情致刻画却迥异,饶有生意,并传达出共通的闲适、文雅气质,反映了文人画家传神胜于写形的艺术宗旨。同时,青山绿树、苍松翠柏的幽雅环境,与文人士子的茶会活动相映衬,也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



    明 唐寅 东篱归影图(又菊花图)轴 纸本墨笔 138×55.5厘米

     唐寅的写意花鸟画既不同于院体,又与沈周的浑厚、文徵明的秀雅有别,显出活泼洒脱、生趣盎然的特点。天津博物馆所藏《东篱归影图》即是唐寅的一幅优秀花鸟画作品。作品在画法上属小写意,运腕灵便,以书入画,以写代描,造型优美。菊花、奇石、杂草墨色浓淡相间,颇有层次感。

    全图笔墨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形象饶有韵度,从中可以窥见唐寅在探索写意技法和开拓花鸟画新境界方面的卓越建树。画面右上画家自题“彭泽先生懒折腰,葛巾归去意萧萧。东篱多少南山影,挹取荷花入酒瓢。唐寅”,钤朱文方印“唐伯虎”、朱文长方印“南京解元”。
      此图在主体风格上介于没骨点写与“勾花点叶”之间,主要是受到了沈周的影响。这种风格突破了文人写意花鸟的程式化语言,同时又丰富了传统的笔墨形态;既具有较强的塑造性,又不乏书写的意趣。作品造型严谨,结构松活,因势成型,墨色透明,笔致简明而形态生动,既遵循了写真传统,又强化了笔墨的情绪特征,绘画语言富有动态感。

    图中所作枝茎在简练的用笔中蕴藏着顿挫、复笔、略带飞白的细微皴擦等不同笔法。所画叶子,虽也用墨色敷染,但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以笔立墨、墨淡而融厚有味、墨浓而鲜灵不浑的高超技法。



    明     仇英     桃源仙境图轴   绢本设色175×66.7厘米

    东晋隐士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描绘了人们理想中的隐居胜地,成为后世画家热衷描绘的题材,仇英的《桃源仙境图》也应是取材于此,描绘文人理想中的隐居之乐。此图为重彩大青绿山水,深受南宋赵伯驹兄弟工致一路画风的影响,又兼取刘松年精巧明丽的用笔、用色。

    全画以竖幅高远章法,分三层叠进,近景为深壑、小桥、流水,桥上有童子捧瓯而过。板桥过处,青草铺地,另一童子携食盒亢于岸头。隔小溪为山洞,内有钟乳石悬壁,有泉淌漾而出,洞口水边有一位仙者弹琴,两位仙者于旁静听,传神入微。仙者傍依的山根岩石间,有山桃杂卉伴卧松而开放,古松自右岸斜坡横卧于洞顶,松皮龙壳,青藤盘绕,与左岸山岩之山桃相呼应,境界超逸,非神仙之属,又怎能到这里生存!这是作品的主题部分。洞顶清霭虚掩处,有小路自云中显现,绕过山梁及松林,琼阁高筑与松柏相辉映,山涧有清泉,挟乱石而流泻,涧边杂卉仙草益发,石上小亭别具,山间浮云缭绕,斜晖之中,几组远山,一派云海,更使画面境界无尽。

    右下款题“仇英实父制”,钤“仇英实父”一印。画上另钤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二方清内府藏印,并有“欣赏”、“灵石杨氏珍藏”、“杨曾之印”、“燕翼堂”、“颍川怀云子图画”等鉴藏印。图中上半部分峰峦起伏,幽深高远,山间白云飘浮,庙宇时隐时现。下半部分是流水木桥,奇松虬曲,坡上的桃树林掩映于山石、树木之间,景致雅气,一幅人间仙境景象。三位高士临流而坐,白色的文士衣着在金碧辉煌的山石、林木映衬下,显得格外鲜明。

    明  陈淳 罨画山图卷

    表现的是江南秋山烟云空蒙的景致,山峦连绵起伏、云烟飘渺,山中村舍若隐若现。草木吸饱了水分,郁郁葱葱。在技法上更多运用点子,有米芾的遗意。陈淳在绘画上曾向文徵明学习过,但他不拘于师法,更多自运,笔墨豪放,意境幽远。卷尾陈淳大字题跋,笔飞墨舞,全然没有与绘画比例的框框,这正是一般的画家不敢为、又不能为的。嘉靖甲辰即1544年,陈淳是年辞世,该作当为最晚作品之一。



    国内外经典油画作品欣赏

    古字画赏析及介绍,当代画家推介

    收藏知识和藏品介绍

    历史老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