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床原来是压力过大有关

 图书 馆员 2017-08-12

尿床原来是压力过大有关

退休医生桑 小朋友高高是四年级的学生近半年来几乎天天尿床,妈妈十分担心,就来医院咨询要求治疗

经详细检查,发现孩子的膀胱括约肌及整个泌尿道都正常,经过细心追问才知道,平时学习不用心,成绩一直是在班里垫底,爸妈没少劝导,现在临近考试孩子紧张导致压力性尿床加重,幸亏医生老师及时引导加上药物治疗俩月后才逐渐控制夜尿

童尿床是正常生理现象,大部分在五、六岁之后都能控制小便,十岁前不小心尿床,也算合理忍受的范围。 但十岁后不自主尿床,一周高达两、三次,就是「小儿夜尿症」,可能是肾脏或尿路结构出问题,或膀胱括约肌未成熟造成神经反应差,建议家长带孩子就医,避免影响生活及人际关系。

10却天天尿床,检查后肾脏或尿路结构没问题,妈妈在医生的引导下才知道是孩子是因为学习压力等烦恼,因此请父母多关心孩子,缓解孩子的情绪,另辅以尿道括约肌训练及药物治疗,半年后终于不再尿床。

儿童尿床一般不需要用药治疗,通常予以饭前限水、固定时间起床尿尿等,多能减少尿床频率。 曾遇过一名女孩,每周至少尿床二次,后来发现习惯睡前喝300毫升的牛奶,戒掉之后就不再尿床。

想帮孩子改善夜尿,建议可在家利用药膳食补,例如四神汤、人参鸡汤或四君子(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炖排骨等,都有补气健脾之效,有助膀胱收缩正常。

此外,父母勿因尿床责备孩子,要有耐心了解尿床原因,建议妈妈可与孩子一起洗沾尿床单,让孩子有助意识上学习控尿,同时学会知道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精神上重视自己尿床

如何减少孩子尿床?

1晚上限水:晚餐后限制水、汤、可乐、咖啡因及水果摄取,建议晚上9点后不再喝水。

2睡前解尿:先将膀胱排空,以容纳夜间分泌尿量。

3和孩子一起换洗床单:让孩子正视尿床,为自己尿床习惯负责。

4勿因尿床责备孩子:在没有尿床的隔天给予嘉许和鼓励,加强孩子信心。

5厕所位置在睡房附近:可点一盏小灯,方便夜间如厕。

6夜间定时起床如厕:定时唤醒孩子如厕,并训练他夜半有尿意时应自行起床尿尿。

7药膳食补:四神汤、人参鸡汤或四君子炖排骨等,具补气健脾之效,有助膀胱收缩正常。

8、经上处理仍不好应当看泌尿科医生帮助找找原因,积极治疗。

尿液颜色观察身体的某些疾病

人体每天通过尿液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不论孩子或是大人当患某种疾病或应用某些药物时,可以影响尿液的颜色,借以初步身体某些异常的信号

一、正常尿液颜色

正常人—天尿量为1000-2000毫升,小儿尿量临床上受多种因素影响,及个体差异较大。正常情况下,婴儿每天排尿量为400~500毫升,幼儿为500~600毫升,学龄前儿童600~800毫升,学龄儿童800~1400毫升。

正常小便为淡黄色,呈透明状,无沉淀混浊现,尿液96%-99%是水分,其它大部分是废物,如尿酸、肌酐等。正常尿液的颜色可因饮水、出汗及活动量不同而深浅变化不等,一般从淡黄色至深琥珀色。

二、常见尿液颜色变化及其所预示的信号

1红色或粉色尿:多半是尿中有红细胞,医学上称血尿。用眼睛就能看到尿呈红色称为肉眼血尿。引起血尿的病因很多,常见于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结石及肿瘤等。如各型肾炎、肾结核、急性膀胱炎、前列腺感染或其他类似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猩红热、充血性心力衰竭铅或汞中毒等也常引起血尿。

另外,还有医学药物等因素可以使尿液变红,如吃过甜菜、蓝莓或者大黄服用过利福平、非那吡啶或者番泻叶等,如果排除这些因素就要注意是尿血了。

当尿液中有血时,应及早看医生。

二、白色尿:白色尿常见于脓性尿、乳糜尿和盐类尿。小儿多数是因尿液含有过量盐类造成尤其是冬季常见,甚至小便呈米汤样,多为原尿中含有大量的磷酸盐或尿盐酸,放置后易沉淀,如把小便放在瓶内加热后会马上变清。盐类尿属正常生理现象。可不而愈,关键是要多饮白开水。

其次是脓性尿是由严重泌尿道化脓感染引起的,脓性尿常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肾脓肿、尿道炎,或严重的肾结核。至于乳糜尿多因丝虫病引起,但小儿可因先天淋巴管瓣膜功能异常引起,也很少见

、黄色尿--指尿呈黄色或深黄色。其原因有:

1上火。

2食胡萝卜,服核黄素、痢特灵、大黄等药可出现尿液变黄,一旦停止服用,随即消失,无需多虑发热或有吐泻可有脱水,尿就会浓缩小便的颜色就可发黄。

3另一种小便黄的像浓茶,则是肝脏或囊病变。肝炎的早期,小便的颜色像浓茶似的

四、棕褐色尿(如同酱油颜色):可见于急性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大面积烧伤、溶血性贫血尿液也可似酱油色。

至于血红蛋白尿指尿中出现游离的血红蛋白无红血球,尿液呈红葡萄酒状。常见于疟疾、蚕豆病、不合血型的输血、溶血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如食蚕豆后即发生棕褐色尿,要警惕蚕豆病并有疲乏、头晕、恶心、皮肤、眼巩膜发黄,应及时送医院。

五、黄褐色尿: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甲型肝炎,砷、氯仿等中毒。

深红带黄色尿:见于胆红素尿,常为甲型肝炎。

黑褐色尿:常见于酚中毒及恶性黑色素瘤及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蓝色或绿色可能一些不常见的遗传病,如家族性高钙血症(也被称为蓝尿布综合征);也可能是一些特殊细菌感染,如假单胞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会出现绿色尿;有些药物如阿米替林消炎痛或丙泊酚也会产生蓝色或绿色的尿液,如没有好转的话,去看医生。

绿色尿见于尿内有绿脓杆菌滋生时,或胆红素尿放置过久,见于大量服用消炎药后。

七、无色尿可能是糖尿病、慢性间质性肾炎、尿崩症的信号,如果不是饮水太多的缘故,应注意鉴别

八、尿液中混有泡沫:正常可带泡沫不用担心,如果尿液总是带有泡沫,那有可能是摄入过多的蛋白质或是肾脏出了毛病,应去医院检查

总之,通过肉眼观察,就能从尿液颜色变红得出很多信息。必要时应去医院做检查以明确诊断

用酒精擦澡给宝宝退烧要慎重

退休医生桑

标签 发热、酒精擦澡 退热

酒精操是退烧是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但对婴儿来说,用酒精降温就有许多讲究。首先,降温固然重要,但是采取的措施不当会雪上加霜。酒精擦拭宝宝皮肤,使发热时扩张的皮肤血管收缩,确实皮肤能很快降温,但是影响体内热量的发散,形成外凉里热,弊大于利。
二是有些宝宝会对酒精过敏,而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如皮疹、红斑、瘙痒等。
三是酒精会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被宝宝吸入体内,容易引起酒精中毒。
四是给宝宝降温降得太快(例如用酒精或洗冷水澡),会有反作用。宝宝可能会开始颤抖,颤抖可产生更多的热量使体温将再次升高。
五是因酒精擦浴能兴奋迷走神经,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小孩子甚至引起心室纤颤及传导阻滞而导致心跳骤停。
酒精擦澡适于39度以上的大孩子的发热,婴儿皮肤娇嫩、毛细血管丰富,可以使用30度左右的酒精擦澡退烧。如果家中没有低度酒精可用度白酒稀释后使用。用酒精擦拭退烧,只能擦在腋窝、大腿根部、颈部等大动脉处,切勿大面积的全身擦拭,并要随时测量肛温,降温后立刻用被毯等物为孩子盖上。酒精擦拭只适用于高热无寒战又无汗的情况,如果孩子已经出汗,表明体温已经开始外散,此时并不适合擦拭酒精。
对新生儿发烧单纯散包物理降温是最佳的方法,千万不要用酒精降温,即松解宝宝的衣服和包被,让其自然散热。具体操作是:体温在38℃以下时,一般不需处理,只要多喂些水就可以。如体温在3839℃之间,可将包裹孩子的被子掀开,或给孩子换上较薄的衣被,以便于散热,也可以让孩子的头枕一个冷水袋降温。对于39℃以上的高热患儿,可用纱布蘸着温水擦颈部、腋下、大腿根部及四肢等处降温。在降温过程中要注意,孩子体温一旦开始下降,就要马上停止降温措施,以免矫枉过正出现低体温。夏季降温的同时要注意给孩子多喝白开水或糖水。
临床上小儿物理降温方式还常推荐用冰袋冷敷、毛巾冷敷、温水浴等为小婴儿退烧的几种常见方式。但婴儿一旦持续发烧伴有精神不好等的情况,最好到医院由医生诊治,避免处理失当。
当然,给宝宝降温还有其他的选择,如用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那样的非处方药等等。但是,千万别给宝宝吃阿斯匹林退烧,因为阿斯匹林有消化道刺激作用,并有可能引起宝宝的瑞氏综合征,这种病虽然罕见但却很严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