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育人方法,值得每一位家长和老师学习

 木头1018 2017-08-12

孔子育人,是有非常灵动的方法的。颜回就说孔子的教育:“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方法在孔子那里,已经不是程序,而是出神入化,有如天地养育万物一般,无所不用,无所定用,需要雨就春风化雨,需要日光,就赤日炎炎,需要风,就穿林打叶,方法随需要而致,无所不用其极。没有固定的程序,没有先在的设定,一切都随着被教育者接受教育和成长实际的需要而如期到来。循循善诱,使学生欲罢不能。为什么叫至圣贤师,何以能够称为至圣贤师?秘密和要义都在这里。

当然,为了明白起见,我们也可以作一简单的归纳,比如“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相济”之类。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与其说是方法,还不如说是原则,是一种原则性的方法。

比如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发问,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际遇和不同心境下,问同一个问题,回答可能都不一样。

所以有人觉得理解《论语》很困难,同样一个“仁”,樊迟问孔子,孔子说“仁者,爱人”,有人因此觉得仁就是爱人。颜回问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又把克己复礼叫做仁。同样是樊迟这个人问仁,在不同的场景下,孔子有答以“先难而后获”,有答以“仁者,爱人”。如果你知道这一点,就应该懂得,不能因为孔子一句话,就给其中的观念,下一个定言。

有的时候孔子可能还不回答。比如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孔子说:“赐也,非尔所及也。”这不是你能做到的。子贡还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那么有谁会因为孔子没有正面回答,或者根据子贡的话就说孔子不讲天道?或者说孔子的仁就是不回答或者什么也没有吗?

出神入化的教育是没有定规的,随其所宜而适时适当而发。孔子自己也说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你能根据这样的话语说孔子很无知,什么也不知道吗?

所以因材施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因材、因地、因人、因境遇而施教,灵动不居,来无影而去无踪,谈何容易?

举一反三

《述而》篇中记述孔子的话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南宋大儒张南轩在所著《癸巳论语说》中解释说:

“此圣人教人之方也。学贵于思,思而后有得。愤悱者,思虑积久,郁而未畅,诚意恳切,形于外也。愤,则见于颜色;悱,则见于辞气。于是而启其端、发其蔽,则庶几。其听之之专,而感之之深也。然告之亦举一隅耳,必待其以三隅反,而后复之。此古之教者所以为从容,而使人继其志之道也。若不以三隅反,则是未能因吾言而推类,苟遽以复之,则于彼亦无力矣。”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圣人教人的良方妙法。这是针对真想有所学、有所长进的学生实施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想混个文凭,然后出去找工作挣钱吃饭,那就没有必要浪费心力和精力。对于这样的学生,甚至可以完全不必去理会他,孟子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不理睬他,就是对他最好的教育了。

我教学时间长了,跟学生关系密切,有些学生知道了,闲着没事跑我这儿来,为了表示亲近,装作问问题的样子,我一听,他的问题根本不算什么问题,不着边际,也不要紧,关键不是出自他的真心,只是怕我说他没问题,编造一个假问题来哄我开心。我说:“你呀,回去吧。甭拿我当礼拜天消遣了,我没空儿陪你。”是不是王老师对学生不热情,不是这么一回事,你要看他干什么来了。他不是真心来问问题,你也就不必正面回答他。因为那不是他的问题,回答没有用,回答反倒不如揭穿他,使他羞惭,这会对他的人格成长有利,这个时候,揭穿才是最好的回答。

问题是长期萦绕在心中,憋闷已久,不能自解,而后可以问人。憋了很久,想不通,于是再去发问,这是问问题的方法,也是回答问题的时机。不要跟学生卖弄学问,教育是为了让学生长进,不是让学生欣赏自己。把自己卖掉了,学生却没有进步,这是做教师的最大忌讳。让学生被问题憋到一定程度,然后启迪他,让他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路径,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用上面张南轩的说法,这个时候学生听得也专心,感受也深刻,记忆也就会跟着牢固、久远。轻易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不仅不会对问题有深刻的体会,而且还会生出对问题的轻慢之心,形成习惯以后,会养成轻率、浅薄的毛病。孔子用心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应当说,南轩的解释是非常准确到位的,但是实行起来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拿我们今天的教育来讲,大学教师们,进行启发式教育,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因为扩招以后,学生人数剧增,良莠不齐,加上数字化的管理,填表、上网登录成绩,还有各种考核表格以及课程分析表格、相互听课和评价表格等,教师们每天虽然疲于奔命,但仍然很难完成任务。还有各种科研任务指标,压力极大,苦不堪言,几乎很难腾出时间去跟学生谈心、聊天,甚至绝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可能认识,更不要说启发式教学了。中、小学教师的情况,也大同小异。他们压力也很大,又要晋职,又要继续教育,也是忙得不亦乐乎。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也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和挑战。

学思相济

什么叫做“学思相济”?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知识,而不思考问题,就会迷惘,不知所学为何物,也不知所学为何事。只思考问题,而不努力学习知识,就不能触类旁通,就不能举一反三,问题解决不了,向下就无法进行。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要联合起来,两者互相推助,共同成就。

具体说来,还可进行以下分述:问题从学习中来,学习是思考的基础和条件,不学习就不能产生真正的问题,不学习的思考是假思考,是空思考。学以养思,学以助思,学以成思。不学则无以思,无法思,不是真正的思。思以助学,非思不能得真学;思考是学习中的基本心理活动。思不纯,则学不正;思不精,则学不深;思不透,则学不成。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这才是善于学习的人,也才是善于思考的人。

荀子在《劝学》篇里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这句话的反面并不成立,整天学习,不思考也没用。问题还有另一方面,就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为什么会这样?平日思考不到,思考不清,想不懂的问题,被人一语道破。这是思想的功力,不是整天埋头死读书所能到达。

思想是学习的主脑,学习是思想的血肉。苏东坡有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困索在知识的迷宫里,不发挥思想的效力,就永远也走不出来。只有勤于思想、善于思想的人,才能达到“不为浮云遮障眼”的“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境界。学思相济不仅如上面所演绎,只在效果中看,还有境界和享用一环。要使学习和思想成为快乐,必须是两者并用,交相辉映。

学习如果缺乏思想的提升,很多东西就看不清,看不清就没有快乐;思想如果缺乏学习的陪衬,思想的问题就不着边际,就落不到实处,思想也会因此而缺乏快乐。没有快乐的感觉,学习和思想的活动都很难坚持下去,快乐是人生最大的动力,也是学习和思想的最大动力。缺少动力,是不能远行的,不仅事实上不能,心理上也不情愿。学习和思想的最深刻的动力,就是要使学习和思想成为快乐,而不是成为负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