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级诊疗】基于分级诊疗的居家护理模式趋向及探索实践

 xiaoninga42u31 2017-08-12


背景


围绕主题,我们安排了2017年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颁奖活动和众多学术展示。大会设1个主论坛和12个分论坛,主题分别为:

1.各级公立医院在分级诊疗中的角色担当

2.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路径

3.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质量提升

4.医药分开后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

5.从战略创新角度打造患者安全生态圈

6.打造医院的精品中医专科

7.现代医院病案管理的标准与责任

8.患者安全与质量提升优秀案例报告会

9.医院绩效考核与员工薪酬管理

10.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融通

11.精准医疗与互联网健康

12.医院文化传承与新闻宣传

我们将根据各个分论坛的主题进行系列推送。


本篇推送的文章是与分论坛1“各级公立医院在分级诊疗中的角色担当”有关的内容。


【相关政策】


护理工作是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鼓励医疗机构为出院患者提供形式多样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鼓励大型医院通过建立护理联合团队等,帮扶和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护理服务能力,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家庭病床和居家护理。”(选自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原文标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具体地址: http://www./yzygj/s3593/201611/92b2e8f8cc644a899e9d0fd572aefef3.shtml


【相关文章】


王汉松、赵列宾、王莹、傅丽娟、董斌、陆红、沈南平等分析国内外居家护理发展现状,介绍居家护理常见的三种开展模式,并探讨医院开展居家护理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一、国内开展居家护理常见的模式。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居家护理服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为患者提供一般常见病的居家护理服务,对病人进行各种护理操作和健康指导, 根据病人需求提供更方便、安全、可靠的服务。社区居家护理在人员培训、护理标准统一以及质量保障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2医院设立延续性护理中心。医院设置专门的延续性护理中心,为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这种模式多用于出院后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服务区域一般以医院为中心,服务地域、服务内容以及服务频次等受到医院人力、地域等方面的限制。


3、医院与社区对接模式。目前,在一些较大型的医院也逐渐开展了点对点的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医院社区对接模式。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前两种模式的缺点,但应在分级诊疗的大形势下做好区域医疗资源的整体布局。


二、对居家护理服务的建议。


1、居家护理各项规范、统一的规章制度仍不完善。目前,居家护理正不断得到政府、医疗机构以及居民的重视,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在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时,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操作规范、质量与安全等各方面均存在差异,缺乏规范、统一的规章制度。因此,在分级诊疗的总体趋势下,综合发挥大型医院技术资源的优势,形成规范、统一的规章制度,以利于居家护理服务的进一步精细化、合理化发展。


2、项目定价以及医保支付仍是居家护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居家护理服务在很多地区没有得以真正落地的关键,即是没有相关的服务项目定价或者定价不合理,医疗机构在人力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无暇顾及居家护理需求,开展积极性不高。而且,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居家护理费用没有纳入医保支付之前,服务开展对医疗机构和患者都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和负担,难以有效推动居家护理服务的发展。因此,项目定价以及医保支付仍是居家护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处。建立完善的居家护理服务法律体系,制订合适的收费价格,建立合理的经济补偿机制,才能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积极性和患者家庭的接受度,有效推动居家护理服务的长远发展。


相关文章来源:《中国医院》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