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搞不懂的澳洲生态,你震惊了吗?

 九彩飞翔 2017-08-12
“蓝色字”


抵澳一个月啦!万里长征已经迈出一小步,撒花!


一个月里,最让我舒心的是这里的环境,最让我窘迫的是这里的天气,最让我开眼界的是这里的神奇动物,最让我搞不懂的是这里的歪果仁。



什么鬼天气?


刚来澳洲那几天,对这里的天气状况一无所知,每天起床都会感叹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好景不长,没过几天我就体会到了澳洲多变的天气。刚来第二周的时候在学校参加workshop,台上老师讲着讲着,外面突然下起瓢泼大雨,抬头一看窗外,并没有阴云密布,还是阳光明媚,只是阳光下这雨哗哗地下。我心想,糟了,早上出门完全没预料到会下雨啊,完全没有带伞,还和旁边同学抱怨,旁边同学说:“没事,这里的雨都是阵雨,不用带伞,我们出门从来不带伞。”果然,课还没上完,雨就停了,出门后,地上完全没有积水,只是湿湿的几片,我也暗自庆幸,以后不用担心下雨了,根本不需要带伞。


之后的几天,我也都经历过这种太阳雨,一阵一阵的,一朵云彩飘过来,下点雨就飘走了。就好像徐志摩的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只带走一片云彩。这种情况确实完全不需要打伞,带个帽子,或者在某个屋檐下躲一会雨就好。从此,我走上不带伞之路。

 

然而,上周四,又是这样的雨在傍晚下了起来,我当时正在上课,天也很快就黑了下来,我丝毫没有注意窗外的情况,等到过了2小时,下课之后,我一出门就傻眼了,居然雨还没有停,而且并没有要停的趋势,越下越大。我没有带伞,并且发现下课太晚,回家最方便的公交车已经没有了,其他车都要走大概5-10分钟,我恰好那天穿的衣服也没有帽子,当时已经做好准备变成落汤鸡了。不过幸好同节课下课的小伙伴要去我家附近吃饭,还有车(我也需要车),我才幸运的搭车回了家。这次经历之后,我每天都带着伞,以防多变的鬼天气。

 

后来又有一天,我没课在家,白天天气特别晴朗,晚上忽然就听着外面开始下大雨,开门一看居然在下冰雹,这隆冬时节还有如此强对流天气,我也是头一回看见。


当然,还是晴空万里,皓月当空的时候比较多。


还有些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7月正是澳洲的深冬季节,相当于北半球的12月,可奇妙的是,上上周我发现家门口的花开了,其他枝杈上也都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不是梅花不应该在腊月开放啊,让人有种春天就要来了的错觉,但实际温度还是冷的不要不要的。



神奇动物在哪里?


在澳洲我深刻体会到生态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每天放学回家路上,都会看到好多种不同的小鸟成群结队地在草地上吃东西,丝毫不怕人。你走的太近了,他们就会集体叽叽喳喳地从你的头顶飞过,飞向远处的枝头。它们有的像鹦鹉,有的像喜鹊,总之都是我不认识没见过五彩缤纷的鸟儿。我常想,这里的鸟儿怎么可以长得这么花枝招展,颜色艳丽,好像在向人们示威:“瞧,我在你们的地盘活的多滋润,多潇洒,多豪放!” 



有意思的是,我每天看到这么多鸟儿一直在吃啊吃啊,但一直有个疑问,就是从来没看到过鸟屎,就是以前经常看到pia在车窗车顶的那种白色的鸟屎。鸟儿的粑粑都去哪了?后来有一天我无意走到草坪深处,才发现,原来鸟儿的粑粑都隐藏在草丛里面的。但为什么从远处根本看不见呢,因为这些粑粑都是黑色的小颗粒,跟以前见过的羊屎粑粑长得一模一样。真是不由感叹,鸟儿们肥肥胖胖的,真是伙食太好了,连粑粑都赶上哺乳动物了。


在悉尼街头,竟然有我觉得应该进自然保护区的某种鸟类。


除了鸟儿,来澳洲最期待看到的神奇动物便是袋鼠了,但截止目前我还没有看到过,但有朋友就在堪培拉大学的草坪上拍到了蹦蹦跳跳的袋鼠。


据说如果开车离开市区,就很容易在公路边看到袋鼠,并且如果袋鼠跳上公路,则很容易引发与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所以,如果在路上撞死了袋鼠怎么办呢?土澳人民给出的答案就是,拿回去吃了吧,会专门的网站介绍如何制作road-killed的袋鼠。于是就有了如下迷之搞笑的路牌。


还有朋友在自家阳台捕获一只在阳台上偷吃面包的负鼠。


搞不懂的歪果仁?


堪培拉冬天的天气其实还是非常冷的,虽然不下雪,但夜晚最低气温也会跌至零下三四度,早晨出门气温也只有五六度。以我的感觉,不穿个秋裤毛衣大衣羽绒服大长靴,走在街上冷风嗖嗖的真是吹得人头疼。但是神奇的歪果仁(在这里好像我是歪果仁)的神奇衣着搭配实在让我觉得不知冷暖。


比如经常在街上看到上面穿羽绒服,下面穿短裤夹脚拖的男生,还有光着腿穿裙子和靴子的中学生,穿着羊绒大衣脚上穿着凉鞋手里拿着热咖啡的上班白领。每当看到这些的,我脑袋里都要冒出一百个黑人脸。

这是为什么,你们不冷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