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因素分析 1、播种前种子处理 种子有时携带病原菌,在播种前必须经过特殊处理,才能既确保发芽率,又能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商产量和质量。 2、育苗 培育无虫、无病壮苗是蔬菜安全生产的重要步骤。种苗质量好坏、其生长强弱将对作物整个生长期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控制点 1、播种前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一种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方法,若种子处理或叶片喷施农药防治病虫害均有效时,最好选择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的方式有干热处理、温汤浸种、热水烫种、药剂消毒和药剂拌种等。 2、育苗 嫁接育苗。如黄瓜的嫁接,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和避免土传病害,克服连作障碍。如黄瓜枯萎病、疫病、根腐病等土壤传播病害为害较为严重。 这些病的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短则2~3年,长则7~8年,由于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抗病品种,采用药物防治极易造成对土壤及产品的污染。因而采用嫁接技术是防治上述病害的有效方法。 控制措施 1、播种前种子处理 干热处理 以黄瓜种子为例,将其在70~80℃下进行热处理,可杀死种子表面及内部的病菌,并钝化病毒,减少苗期病害发生。 温汤浸种 将种子放在搪瓷盆中,缓缓倒入50~55℃温水(2份开水对1份凉水)边倒边搅拌,水量为种子量的5~6倍,持续10~15分钟,水温降到30℃时停止搅拌,继续浸种。 热水烫种 将种子放在搪瓷盆中,放入凉水至刚好浸没种子,再用80~90℃的热水倒入盆中,边倒边搅动,水温55℃时停止搅动,保持水温7~8分钟,热水量不可超过种子量的5倍(防止烫伤)。 药剂消毒 将种子在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清水淘洗干净后再浸种。或将种子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清水洗净后在55℃热水中浸泡10分钟(搅动)然后常规浸种。 药剂拌种 用种子重量0.2%~0.5%的药剂混合搅拌,使药粉充分并且均匀地黏附在种子表面,这样可以防止苗期一些土传病害。 2、育苗 砧木的条件和砧木的选择: 要求砧木适应性强,对某些土传病虫害免疫或高抗; 和接穗亲和力强,生长后期不发生共生不亲和现象; 嫁接后长势正常,产品质量稳定,对产品风味影响不大; 砧木来源广泛,栽培管理和嫁接操作方便。 嫁接技术: 以黄瓜为例,嫁接栽培最常见的方法是靠接和插接。嫁接育苗由于存在伤口愈合过程,因而比自根育苗播种期要提前5~10天。 接穗播种量应比计划育苗量增加15%~20%。砧木播种量又要比接穗多15%~20%。 纠偏措施 只要严格按照以上程序操作,一般情况下能够培育出符合要求的壮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