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风眠 | 艺术是人生一切苦难的调剂者

 Mix杨林 2017-08-12

林风眠

1900.11.22—1991.8.12

画家



林风眠,家名绍琼,字凤鸣,后改风眠,广东梅县白宫镇阁公岭村人。出生于贫农之家。父伯恩,兼做石匠,工于宋体碑文。风眠幼时,即喜爱绘画,中学时代,其习作常受老师的称赞。1917年梅州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学院。1918年参加勤工俭学赴法留学。


1920年入读法国迪戎(DIJON)国立美术学院。不久又转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并在巴黎各大博物馆研习美术。1928年创办杭州西湖国立艺术学院,任院长。抗日胜利后,在杭州西湖国立艺术学院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委员。1977年定居香港。


林风眠毕生致力于艺术教育和绘画创作。在留法期间,他认真学习西洋画法,并融入中国文化。回国后,对中国传统绘图,如隋唐山水、敦煌石窟壁画、宋代瓷器、汉代石刻、战国漆器、民国木版年画、皮影等等,也一一加以研究。此外,他对中国文学、诗词、音乐也认真学习,以丰富自己的艺术素养。在创作上,他尊重中外绘画和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但极力反对因袭前人,墨守成规;主张东西方艺术要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以自己民族文化为基础,发展新的中国艺术。香港《文汇报》1991年8月14日报道中说:(林风眠的作品)“融汇中西文化传统于一炉,创造出个人独特画风,蜚声国际艺坛。”


林风眠的执着纯朴的艺术求索不免孤独,他在各时期总被人觉得“不合时宜”。细心的观者可以发现,林风眠艺术的疏远政治主要还不是出于某种政治如何,乃出于他对艺术本质和功能的看法,以及对艺术创造本身的痴情。他为此曾被批判为“形式主义”、“情调不健康”,乃至遭受政治上和肉体上的迫害。


1991年8月12日,林风眠病逝于香港,终年91岁。


林风眠纪录片(上)

林风眠纪录片(下)


语  录


一个艺术家的一生,像茧儿吐丝、结茧,然后自己咬破茧丝,美丽的彩蝶才能出茧自由地飞翔。


依照艺术家的说法,一切社会问题,应该都是感情的问题。 


艺术之原始,系人类情绪的一种冲动,以线形颜色或声音举动之配合以表现于外面。


谈到艺术便谈到感情。艺术根本是感情的产物,人类如果没有感情,自也用不到什么艺术;换言之,艺术如果对于感情不发生任何力量,此种艺术已不成为艺术。 


我是睁着眼睛在做梦,我的画确是一些梦境。


据心理学家言,美之所以能引人注意,是因为人类有爱美的本能的缘故;人类学者更以各种原始人类的,以及各种现在存在着的野蛮人类的,如爱好美的纹身,美的饰物,美的用具等,证明了这事实;生物学者亦以各种动植物之以花叶羽毛之美为传种工具的事,把这事实推广到各种生物界去。


美学不特研究美的对象,也批评它;美学不特可以批评艺术,也可以拿来评价人类的普遍生活:它可以把知识的对象的真,意志的对象的善,艺术的对象的美,完全统一在一点上。


人类为求知识的满足,所以有哲学之类的科目,为求意志的满足,所以有政治之类的方法;为求感情的充实,故于文哲政法之外,又有艺术。——艺术,一方面创造者得以自满其情感之欲,一方面以其作品为一切人类社会的一切事情之助!


人类是一种有情感的动物,因为要把自我的情感,表现出来给别一个人同情,则不能不借着脱胎于空间的或时间的形象如文字,绘画,舞蹈,以及歌唱诸艺术。


艺术的第一利器,就是它的美。


艺术根本系人类情绪冲动一种向外的表现,完全是为创作而创作,绝不曾想到社会的功用问题上来。如果把艺术家限制在一定模型里,那不独无真正的情绪上之表现,而艺术将流于不可收拾。


艺术的第二种利器,是他的力!


艺术,把这种力量藏诸身后,便任我们想用什么方法,走向那一方面,只要被他知道了,他立刻会很从容地,把我们送到我们要去的那条路的最好的一段上,增加了我们的兴趣,鼓起了我们的勇气,使我们更愉快地走下去了!


艺术,是人生一切苦难的调剂者。


推  荐  书  单


1


林风眠谈艺录

内容介绍


《林风眠谈艺录》从艺之途、艺之道、艺之声、艺之流、艺之语等方面全方位展现林风眠的艺术思考。通过本书,世人可以看到中国美术发展的百年历程,看到林风眠为中西艺术之融合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看到艺术本身应有的面貌、价值和使命,看到这位老人历经风雨的人生和返璞归真的感悟,从而领略林风眠作为现代画家的深厚国学功底,领略林风眠作为艺术教育家的深邃哲思。


2


《林风眠长短句》

内容介绍


《林风眠长短录》收录了林风眠关于那些年代、那些画作、那些画者的艺术讲义和书信札记,全方位地展现了林风眠的人生感悟。


3


《林风眠画集》

内容介绍


《林风眠画集》主要由林风眠画集:渔村暴风雨之后、生之欲、民间、人道、人类的痛苦、白鹭、梅鹤家风、三鹭、构图、裸女、人体、农妇、渔女、渔、市集、风景、江畔、肖像、渔女、渔家、东坡访僧、升官发财图、猫头鹰、学步、江舟、村落、山水、竹石、豆花与黄蜂……等内容组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