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字作多情

 思贝q1kso22d8l 2017-08-12



王献之《奉对帖》


先讲个故事。王献之的原配夫人是比他大一岁的表姐郗道茂,她美丽优雅、端庄娴静、知书达理,两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结为夫妇。但是,新安公主对王献之爱慕已久,便请求皇帝下令王献之休了郗道茂,再娶自己为妻。就这样,郗道茂被休,被“赶”出了王家。气愤吧?古代常有的事。


《奉对帖》: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无已,唯当绝气耳。


离开王家的郗道茂,其父已死,无处安身,只好寄于伯父郗愔门下,没有再嫁,凄苦抑郁而死。《奉对帖》是王献之在离婚后写给郗道茂的信,面对郗道茂,王献之字里行间无不充满着无奈与悲伤,“俯仰悲咽”,也有悔恨与自责。《奉对帖》的背后,是封建社会的爱情悲剧。



杜牧《张好好诗》


杜牧,大唐杰出大诗人,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写尽世态迷茫与历史风霜。而其唯一的传世书法《张好好诗》,竟然是写给一位颜娇美、歌艺才华的妓女,也可说这是一份情真意切的情书,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她的倾慕、怜悯、同情。


杜牧传世墨迹只此一件,作品看似平平,但细观起笔落笔处,抑扬顿挫,耐人寻味;行笔硬朗,结字劲健。清包世臣赞曰:“古人雄厚恣肆令人不可企及者。《宣和书谱》一书评杜牧书法:“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



陆游《钗头凤》


陆游内心的悲凉,不亚于王献之。


陆游与唐婉都出生书香门第,都擅长诗词作文,两人常借诗词互倾爱慕,幸福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亲友们也都认为他们是天生一对,于是陆家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


不幸的是成亲三年后,陆母怕陆游与唐婉沉醉彼此而影响陆游登科进官,以“婚后三年未有子为由,让陆游一纸休书休了唐婉。陆游书法《钗头凤》由此而来。


陆游《钗头凤》


陆游是个大孝子,三纲五常已深入骨髓,便随了母意。临别时,唐婉送一盆秋海棠给陆游作纪念。如此简单的分手,可能在陆游心里,以为只是短暂的分开,他说:待日后说服母亲,定迎你归来!


美丽的唐婉哭红双眼,无奈含泪离去。



一晃十年过去了,陆游回到老家,随意漫步到沈园,谁曾想却在这里遇见了前妻唐婉。当唐婉走到陆游身边的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恍惚、迷茫,恍如梦境,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还是思、是怜、抑或悔…


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做主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昨日情梦,今日痴怨,尽绕心头感慨万千。此时的陆游于是提笔在壁上题了千古绝唱的《钗头凤》,无尽悲凉寄字间。



赵孟頫《秋深帖》


在书法史上,赵孟頫与管道升夫妇,是对为人所称道的一对伴侣。笔墨相随的一生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合作的行书手札《秋深帖》,这幅落款为“管道升”的书法精品,其笔力扎实、字势修美,圆润丰腴,畅朗劲健,对家人的浓厚情感流露字表。



印赵孟頫与管夫人感情深厚,两人不分彼此,所以普遍认为作为家信的《秋深帖》,应是赵孟頫替夫人所写。从字迹上看《秋深帖》笔体温和典雅,是赵孟頫的行书特点。《秋深帖》起笔收笔不拘一格,通篇错落有致,每一处起笔、停顿、运势,都有其章法,又化无形,很生动地体现书家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翰墨境界。



我们看到落款,由于丈夫意识写的兴致勃勃,不小心题了自己的名字上去,因为这通手札写的太漂亮了,自己也不舍得毁弃,便在名字上略作涂改,原文题字为赵孟頫的字—子昂,修改为道升。这样的细节,足见夫妻情深。想想这小两口真是够浪漫的。



启功《痛心篇》


大书法家启功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了,他的爱情也很是曲折。因为是包办婚姻,启功和妻子成家时并没有太深的感情,妻子章宝琛相貌平平,也无才气,被启功冷落、被姑婆嫌弃。但是她依旧善良贤惠,在姑姑和婆婆生病时毫无怨言、全心照料,在启功困潦倒时尽心扶持,最终换回了婆婆弥留之际对她的认可:“你就如我亲闺女一样”。也打动丈夫,赢得了启功的心,他们夫妇一生虽无子女,但却一直伉俪情深。


启功《痛心篇》


章宝琛因病去世后,单身的启功拒绝所有人的牵线搭桥,余生未娶,只因一直沉浸在对亡妻无尽的哀思中,并因此写下了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痛心篇》,字里行间,无不表达了对亡妻的无限思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