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最real的纪录片,可惜停播了!

 alayavijnana 2017-08-12

在思考了一根烟的时间之后,蝉主还是想跟你们说一说这部纪录片,

 

毕竟它赚足了我的眼泪,也让我想起了,我早已遗忘的家乡。


《客从何处来》


这应该是央视做的最real的一部纪录片了,但最近我才发现,它还是被停播了。

 

原因,我不得而知,就不瞎几把猜了。

 

 回不去的叫家乡 

 

从2014年开始,央视就开始做一部叫《客从何处来》的纪录片,第一季的嘉宾有曾宝仪、马未都、易中天、陈冲和阿丘。

 

虽然这部寻根之旅的真人秀节目有点类似于BBC的《who do you think you are》,但可以说央视版《客从何处来》,丝毫不逊色于BBC。

 

而就在第一季收官之后,前年推出的第二季《客从何处来》也是有很不错的评分。


 

它好就好在,太真实。

 

每个人都行走在大历史之中,他们都曾将创造历史,参与历史,也成为了历史。

 

第二季的参与的嘉宾有萧敬腾、钮承泽、撒贝宁,佟丽娅、谢娜、金士杰。


虽然可能有不可抗因素让金士杰的那一集寻亲节目到现在都没有更新,但只在几句话的片头里,蝉主就决定,这部纪录片一定要等下去。

 

每个男人活着

应该吃苦 应该寂寞

应该被放逐


在这部纪录片里,每一个嘉宾通过一点点的蛛丝马迹去寻找自己的祖先,通过祖辈做过的事,到过的地方,去勾勒与自己隔了几代的祖先的模样,和性格。

 

从而得到理解,宽慰,和解,救赎。

 

曾经有一句歌词,回不去的叫做家乡,也许这也是我们极力想去寻找它的意义吧。

 

 

每个人没有故事,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理 解


在第二季里,最让人意外的就是雨神萧敬腾的出场,

 

在阿嫲在世的时候,他正值叛逆期,是一个油盐不进的坏孩子。

 

就在节目组问,你记得爷爷叫什么的时候,他想了半天,说你这样会让我觉得很不孝。



但是想了半天,他说,阿公就叫阿公啊,我们很少叫他名字的。

 

当萧敬腾开始顺着阿嫲的故事往回追寻,找到阿嫲去世前摆摊的街,


看着街坊还收着十二年前他阿嫲去世时摊子上的货,萧敬腾蹲在杂货间里,哭了。

 


他不知道是为谁说的一句对不起,他才发现自己是那么不了解为了整个家操心的阿嫲。

 


也就这个时候,他才觉得自己当时有多不好。


萧敬腾在追随阿公的线索时,发现阿公曾经在六十六年前,还被陷害还被栽赃进了监狱,但就算是想调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时, 监狱的档案只保留五十年。

 

阿公的故事,也就这样不了了之。



在萧敬腾的家族故事里,因为家乡老人的离世,并没有办法有着故事跌宕起伏的展开,但每一个普通人,都是这样,历经了历史洪流,最终被吞没。


那些最普通却又努力生活过的痕迹,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追 溯

 

在这个系列里,让蝉主最难过的就是阿丘的故事了。

 

阿丘的母亲是马拉西亚人,从小阿丘就很少听母亲说她以前的故事,也是因为怕影响不好。


而终于因为《客从何处来》阿丘终于问出了他妈妈小时候的故事,


还在马来西亚的时候,阿丘的母亲还很小,一家人生活幸福。



但在一天夜里,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父母被带走了,第二天听说被杀了。

 

从此阿丘母亲和她几姐弟成了孤儿,也被从被姨母带回,只留下一个大姐在马来西亚。

 

阿丘就为了寻找自己的外公外婆,也想为他们正名,踏上了马来西亚。

 

但就在马来西亚见到他的大姨和表哥,也说不出一个确切的结果。



终于在一个历史学家那了解到,当时英军和游击队有着正面冲突,而游击队的战场正好是阿丘外公外婆生活的地方,


而当时也有很多报道,称华人被游击队无辜残害。




所以很有可能,他们的外公外婆也是因此而丧命了。

 

当他们来到外公外婆曾经生活的橡胶林了,阿丘收到了来自摄制组历史小组的一封信和照片。


上面是外公外婆曾经还没有下南洋时的老家,



一只简单的大木柜就是外婆的彩礼。


 

从老家的亲戚回忆里,外公外婆在结婚后不久,借钱去了南洋。


最后,钱是还清了,可人就是再也没有回来。

 

阿丘和表哥站在那片血亲生活与此,又在此死去的橡胶林里,两个大男人默默的抽泣着......

 


仿佛能看见他们在此割树胶,在此勤劳的生活,在此流血,在此慢慢的死去。

 

最后在阿丘要走的时候,表哥给他的一封信里,阿丘才得知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妹妹回到祖国,也是因为姨妈为了凑够弟弟妹妹回家的路费,被姑婆卖给别人家做劳力。


这是一个姐姐的选择,也是一个穷人的选择。

 



因为在雇主家无缘的打骂,让她得了抑郁症,一直到现在还没有痊愈。


但表哥信里最后的一句话,并不带有一丝抱怨。


他说,这十天的旅程,让我们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也知道我们为什么是一家人。



回 归

 

像这样颠沛流离的故事还有很多,但,人不论如何,再怎么艰难的路,都要回家,都要跟家有所联系。

 

在钮承泽的故事里,就更是如此,父亲钮骅18岁离家参军,跟随国民党去了台湾,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

 

钮承泽说,那是我父亲最痛苦的日子。他一封封的给家里写回家书,满是后悔和懊恼。

 


直到父亲得了渐冻症,再也没有办法写家信的时候,还是让护工在旁边用字母板花很长时间拼出一句短短的话,寄回家中。



在当时台湾和大陆还不能三通时,钮承泽的父亲还寄去日本,让日本的朋友转寄去中国。

 

《客从何处来》的节目组特意找到他父亲的日本朋友,让他说说当时的感受,

 

他说:我触碰到了被历史拨弄的亲人之间相互牵挂的情感。



不管是什么时候,人是想着叶落归根,就算是多危难的时候,都会想着家的方向。

 

至 亲

 

在颠沛流离中,祖辈们的伤痛、离散或是风光时刻,都是在这支血脉里的故事,当我们一步步回溯着上一辈的故事时,那种心酸,也只是一句过去了,过去了,只要活得好就行了。

 

就曾宝仪这次回家时,见到家里的四奶奶,因为自己的外公很小来到台湾,只留下四爷爷四奶奶在家照顾老人。


而遇到灾年没有口粮时,四奶奶出去要饭,养活着一家老小,照顾着整个家。

 


四奶奶把这件事告诉曾宝仪时,这个在奶奶面前的小丫头早就已经泣不成声,


四奶奶还特别嘱咐她,别告诉你外公,别老来我这,他听到这件事会难过。也就是至亲的人才会不让付出成为亲情负担。


 

客从何处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这首诗的开头本来就是一件悲伤的故事,当被孩子追问,客从何处来时,更是一件让人欲哭无泪的感觉。

 

客从何处来,不仅仅是别人对自己的追问,也是自己对自己的追问。



中国的发展,从农村开始,到农村结束。


直到我们背离了自己的家乡,遗忘了自己曾经在乡村的土地里,祖祖辈辈为此安贫乐道的生活了一辈子时,

 

我们不知自己从何而来,往何处而去,早就成为了在他乡的异乡人。

 

城市的进程和现代化,让我们逐渐成为了无根的浮萍,我们忘记了自己曾经是哪里人,祖辈是谁,连爷爷奶奶全名是什么,都不愿意去打听了。

 

寻根,这件事看上去并不那么的时髦,但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我们才能走的更远。

 

突然,蝉主想家了。


ps:汁源在各大视频网站都有,我看谁再跟我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