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种小病千万别忽视,拖久了会变成癌症,3种方式可预防!

 独树逸 2017-08-13

小病一拖再拖,时间久了会变成大病,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癌症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疾病其实给了我们很多次机会,如果能够及时给予科学的预防,事实上,大部分小病是可以得到预防甚至根治的。

第一,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一组子宫颈病变,常发生于25-35岁妇女,大部分低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可以自然消退,但高级别却很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很有可能发展为浸润癌,因此,及时发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并采取有效措施,才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措施。

发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后,应该要学会这三种预防方式。

定期到医院进行子宫颈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对于低级别瘤变,可以采用冷冻和激光治疗,对于高级别瘤变,则需要进行子宫颈锥切术;因为HPV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发病密切相关,所以注射HPV疫苗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第二,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总称,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前者与癌发生关系密切,是癌前期病变,后者与癌发生关系较少。

肿瘤性息肉通常指大肠腺瘤性息肉,这种息肉不同于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因为它癌变的几率非常大,而且它可能会导致出血,大便性状改变等不良症状。

如果医生告诉你,你被确诊为大肠腺瘤性息肉,那么你就需要及时采用三种预防方式,以避免息肉癌变。

在内镜下进行息肉电凝切术,这是目前治疗息肉使用最广泛的微创手术;定期到医院复查肠镜,需要每6个月到1年一次;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包括控制体重,高纤维饮食,戒烟戒酒。

第三,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其中胆囊腺瘤性息肉是潜在的癌前病变,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与此相比,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及胆囊腺肌瘤等非肿瘤息肉则不会发生癌变。

很多病人在罹患胆囊息肉的时候往往并没有症状,几乎全是在彩超检查时发现的。

发现胆囊息肉后,动态观察非常重要,应该每半年进行1次彩超检查,一旦发现息肉有变大增多的趋势,应该及时手术治疗;对于直径大于25px的胆囊息肉,是腺瘤性息肉的可能性很大,恶变的可能性也很大,应该及时切除;应该低脂饮食,坚持运动,戒烟戒酒。

第四,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胰腺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永久性损害。胰腺出现不同程度的腺泡萎缩、胰管变形、纤维化及钙化,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障碍,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因此确诊时一定要注意预防。

定期到医院进行胰腺影像学检查,以早期排除癌变可能;找到引起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如果有胆囊结石,最好手术解除结石梗阻;戒烟戒酒,清淡饮食。

第五,黑色素痣。

黑色素痣是由一群良性的黑色素细胞,聚集在表皮与真皮的交界产生的,黑色素细胞可能会分布在网状真皮下部,结缔组织束之间,围绕皮肤的其它附属器官如汗腺、毛囊、血管、神经等等,偶尔还会延伸到皮下脂肪。

黑色素痣有可能发生癌变,转变为恶性黑色素瘤。

最好不要进行激光手术点痣,因为这种方法多不彻底,还有可能刺激痣癌变的可能;对于反复摩擦的部位出现痣,或变大变黑,疼痛,应该警惕癌变可能;最佳治疗痣的方法是手术切除,可以根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