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五十讲│第一讲

 秦岭之尖 2017-08-13

第一讲

吴颐人

   吴颐人,原名吴一仁,一九四二年生,上海人。原上海闵行书画院院长。师从钱君陶、钱瘦铁、罗福颐等前辈大师,研究书、画、篆刻五十余年。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

      别署甚多,有司马由缰、宁邬、强之、绿云楼、醉汉、壬壶、忘我庐、溪饮庐、逐鹿山房、逐鹿子、两天晒网斋、三难堂、白驴禅屋、千万莲花院、行地天马厩、拜婴楼、候补愚叟居、嘶云阁、嘶云山民、星照一心园等。

 篆刻史知识

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秦统一六国后,皇帝独称“玺”,臣民只称“印”。汉代也有诸侯王、王太后称“玺”的。唐武则天时因觉得“玺”“死”同音,改称“宝”。唐至清沿旧制而“玺”“宝”并用。汉将军印称“章”。之后,印章根据历代习惯,有“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种称呼。



 篆刻家及名印故事

【“秦汉后一人而已”】

文彭有一个得意的学生何震,是安徽人。经常来往于当时的首都南京。他跟文彭努力钻研文字学,探究文字来源,使他确信如不深入研究文字的来源,是难以从事篆刻艺术的。所以他刻的印都正确无误,多半是得力于老师教诲和自己学问的根底。文彭得了“灯光冻石”,总喜欢自己落墨布置,再请何震镌刻。由此可见何震的刻印功夫了。此外,他学习秦汉古印十分全面,对铸印、凿印、古玺、玉 印等不同风格都能大胆探索,当时的篆刻界评他的刻印是“秦汉后一人而已”。

何震篆刻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