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宝宝的成长,对钙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身体可能会出现缺钙的现象,孩子一旦缺钙不但会影响智力发育和神经系统,还对骨骼有影响,还容易驼背并出现“O”型腿或者“X”型腿,究竟哪些状况是属于缺钙的征兆呢? 宝宝身体是否缺钙?8种表现,一次看清! 1:宝宝容易烦躁不安,常常不明原因哭泣,而且缺钙会不容易入睡,就算入睡了也容易惊醒; 2:宝宝出汗比较多,即使天气不是很热,也容易出汗; 3:宝宝的头发发黄稀疏,枕部脱发圈,后脑勺常会出现脱发的情况; 4:妈妈们发现宝宝也没有其他的疾病,但是却比同龄孩子更晚出牙,或者是牙齿参差不齐,上下牙不对缝,咬合不正、牙齿松动,易崩折,过早脱落; 5:宝宝神情呆滞、表情少,动作和语言都比同阶段的孩子落后; 6:宝宝前额高突,形成方颅,或常有串珠肋,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使宝宝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7:宝宝厌食、偏食大多是因为身体的钙元素摄入不足,易导致食欲不振,进而导致宝宝智力跟不上,免疫功能下降; 8:宝宝容易长湿疹也与缺钙有关,常见于头顶、颜面、耳后,伴有哭闹不安,枕后及背部多流汗。 既然缺钙了,那吃什么能补钙? 一:口服补钙产品 钙剂的制剂很多,家长可选择含钙量较丰富的无机钙,如碳酸钙,乳酸钙,入口即化,有专门针对婴儿的补钙套装,产品要有正规的批号,拥有正规的药品或保健品批准文号才是国家承认并批准生产的合法产品,质量和安全才有保证。 二: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对于已添加辅食的宝宝,牛奶和奶制品是补钙的最佳选择,因为奶制品是目前被公认的含钙质最丰富的食品,而且吸收率也很高。 另外,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也含有少量的钙,坚果和海产品也是钙源丰富的食物,同时还含有维生素D,能促进钙质的吸收。 补钙最好是食补,可以挑一些含钙丰富的食品来给宝宝吃。如牛奶、奶酪、豆类食品、绿叶蔬菜、虾皮、橙汁等等。 三:让宝宝适当晒晒太阳 晒太阳有助于宝宝所补充的钙质的吸收,而且宝宝要尽量多露出皮肤,增加皮肤对VD的合成,秋天爸爸妈妈们可直接让宝宝在太阳下享受日光浴,夏天可在树荫下,使宝宝的皮肤经常接触紫外线,钙质吸收也会更好。 推荐几款含钙高的食谱方案: 一:山药芝麻泥(5个月以上宝宝) 原料:新鲜山药50克,黑芝麻(炒熟)50克。 做法: 1.将山药削皮,切小块,放在干净的碗里,放在锅里蒸熟。 2.将蒸好的山药用小勺捣成泥。 3.将黑芝麻放在研磨器里研成粉。 4.将黑芝麻粉加到山药泥里,搅拌均匀,即可。 二:蛋黄奶香粥(7个月以上宝宝) 原料:新鲜鸡蛋一个,大米50克,牛奶60毫升(或配方奶粉1小勺),清水适量 做法: 1.将大米洗净,用冷水浸泡1-2小时 2.将鸡蛋洗净,煮熟,取出蛋黄,压成泥备用。 3.将大米连水倒入锅里,先用大火烧开,在用小火煮20分钟左右。 4.加入蛋黄泥,用小火煮2-3分钟,边煮边搅拌,加入牛奶或配方奶调匀即可。 温馨提示:一般情况下,宝宝7个月后就可以开始添加蛋黄,但要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食用量。 三:紫菜豆腐羹(10个月以上宝宝) 原料:紫菜40克,豆腐300克,番茄100克,小米面10克 做法: 1.紫菜先用不下油之白锅略烘,再洗干净,用清水浸开,再用沸水煮一会儿,拭干水分,剪成粗条;豆腐切成小方粒,番茄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备用。 2.锅置火上,加油约2汤匙,放下番茄略炒,加入水半碗,待沸后,再加入豆腐粒与紫菜条同煮。 3.以1汤匙小米面混合半碗水,加入煮沸的紫菜汤内即可。 四:骨汤面(12个月以上的宝宝) 原料:猪骨200克,龙须面50克,青菜30克,米醋数滴。 做法: 1.将骨砸碎,放入冷水中用中火熬煮,煮沸后加米醋,继续煮30分钟后,讲骨弃之,取清汤。 2.将龙须面下入骨汤,将洗净、切碎的青菜加入汤中煮至面熟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