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肝患者慎用干扰素,有用看看吧!

 释迦牟尼佛1 2017-08-13

使用干扰素治疗乙肝已经十多年了,干扰素一个完整的疗程要半年至1年,患者治疗需要价格昂贵,副作用明显,因此,乙肝病人应用干扰素时要慎重,以免走入误区。

1.我国多数乙肝患者不符合干扰素的适应症。干扰素的适应症是: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所谓的'大三阳 ')、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斑点杂交法),转氨酶增高,不是母婴传播引起的感染,临床上无肝硬化、肝功代偿良好的患者。按此适应症,我国乙肝患者绝大多数不在其范围内。我国乙肝患者多半来源于家族性的垂直传播感染(包括母婴和父婴垂直传播),病毒自幼而入,整合于肝细胞中,机体免疫呈麻痹及耐受状态,干扰素对其基本无效。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乙肝患者1亿3千万以上,其中1亿多是处于'潜伏状态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其肝功始终正常,无明显不适),这些患者使用干扰素基本无效;另外,重度、重型乙肝患者及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也不适合使用干扰素。这样一来,适合使用干扰素的患者只剩下慢性轻度乙肝一种,再除去垂直传播者,适合使用干扰素的患者更是寥寥无几。从临床实际情况看也确实如此,我国各地使用干扰素较为普遍,但并未严格按照其适应症选择病例,'大三阳也用,'小三阳也用,轻者用,重者也用,疗效确实不佳。

2.干扰素昂贵的价格让我国乙肝患者难以承受。干扰素使用的剂量和疗程是:500万国际单位,隔日1次,肌肉注射,共16-24周。500万单位的国产干扰素300元左右,进口的400元以上,一个疗程下来需2~4万元。这样的治疗费用,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基层及工薪阶层乙肝患者,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支出可能仅仅是个开始,如果疗效不佳或需巩固疗效,患者追加疗程,这样一来,10万元恐怕也挡不住;一些患者疗效尚可,取得暂时效应,病毒复制指标阴转,但是停药后没过多久,病毒指标又再次转阳,不得不再进行新一轮的干扰素治疗。有些研究表明,干扰素配合其它抗病毒药物或免疫调节剂(胸腺肽、胸腺素、乙肝转移因子等),形成所谓的'强强联合 ,可以提高疗效。但这样一来,治疗费用翻倍上涨,一般患者就是倾家荡产也治不起。

3.干扰素具有明显和突出的副作用。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第1周内,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畏寒、肌肉疼痛、头痛、疲乏、纳差、恶心。如使用大于500单位/次者,个别患者可出现低血压、紫绀、意识模糊,甚至癫痫等不良反应。在干扰素治疗数周后,较多患者可出现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肌痛嗜睡、易发怒、激忿及情绪波动、体重下降等现象;部分患者有脱发、轻度骨髓抑制及自身抗体形成等可逆性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有抑郁、无法控制的激动、呕吐、干扰素抗体形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等。

乙型肝炎是种全世界都流行的病毒性传染病,我国是高发区,病人和病毒携带者约有1.2亿人之多。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众多抗病毒药物中,干扰素的疗效比较确切,这是国际医疗界公认的事实。据报道,干扰素的有效率为25%-65%。

干扰素本质上是一类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它并不能直接杀死病毒,而是通过与细胞表面干扰素受体结合,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同时干扰素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增强身体抗病毒的能力。

干扰素虽然对乙肝病毒有效,但也是有适应症的,并非对什么样的乙肝都能'干扰',如用药不当,还会加重病情,适得其反。

多一点健康检查,少一份疾病担忧!定期检查是肝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我院决定'世界肝炎日728活动'于本月继续实施,主要包括:72.8元检查套餐(6项)和728元精准检查套餐(11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