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共享按摩椅不是刚需的他,目标是让按摩椅替代所有椅子

 扫地僧一一 2017-08-13
  腾讯创业 | ID:qqchuangye
  其实,张鑫不担心其他自助设备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在他眼里,共享按摩椅最终的竞争对手是:椅子。
  文 / 腾讯创业 管慕飞
  2016年5月的一天, “头等舱互联”创始人张鑫接到了一通来自马来西亚电话。电话那头,正在参加辟谷修行的好友徐明海,于饥肠辘辘中想到了一个将给他们生活带来剧变的点子——创业做共享按摩椅。
  这一想法的源头,是徐明海在马来西亚看到的一种投币式按摩椅,这对做过公用电话的张鑫来说,实在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张鑫不由得兴奋起来,因为此前的创业经历也告诉他,这几年,国内对共享物品的需求正在慢慢成熟。
  但张鑫也发现,投币式设备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即故障率高,且由于没有物联网,设备的状态也无从得知,此外,管理、对账也存在重重困难。这些都决定了投币式这被难以规模化。
  当时,国内各类共享物品还没有今天这样火热,但张鑫已经隐隐察觉,用户扫码支付的习惯正在形成。等到徐明海回国,张鑫立刻拉上他和几个创业伙伴,在湖南常德的一家酒店里做了为期一个月的实验。
  实验结果让张鑫大为振奋:两台定价为10元/次的按摩椅,在一个月时间内营收3000元。
  10月,“头等舱互联”第一批50台共享按摩椅诞生,投放于深圳。如今,“头等舱互联”共享按摩椅在全国的投放量已达4000-5000台,采用自产 采购的模式,产品遍布北京、深圳等城市。
  去年年底,“头等舱互联”已获得真顺、梅花投资的天使轮,德沣投资的Pre-A轮,共计1500万元融资。
  按摩椅不是刚需,舒适才是
  “按摩椅是刚需吗?根本不是,”刚在一家咖啡厅落座,张鑫就语出惊人。
  “线下没有按摩店时,你会想到去做按摩吗?想不到,但是有那么多家为什么还都活得好好的?原因就是我看到就会进;这跟手机是一个道理,我用了苹果以后就不会用诺基亚了。”
  在张鑫看来,按摩更像是一种即时性需求,但人对舒适的需求却一直存在。事实上,“头等舱互联”重点投放商场、4S店、美容院、教育中心等等场景,也正是想利用人在站着等待时更加渴望舒适感的特点。一方面,人需要坐得舒适,另一方面,长时间等待场景中,人们需要一些工具来消磨闲散时间,两相结合,按摩椅就成了最佳匹配。
  但这种假设的匹配真能得到市场的验证吗?创业之初的实验给了张鑫以信心,而眼下的经营状况似乎也令他满意。
  和其他一些共享产品类似,共享按摩椅也是通过在公众号内扫码完成支付,然后享受服务。费用视不同场景,分为5元/6分钟、7.9元/12分钟、14.9元/30分钟等几档。据张鑫透露,目前,每台按摩椅每月营收在1000-1500元之间,而成本主要在于场地租金,从每月几百到一千多不等,回本周期为6-12个月。
  “头等舱互联”扫码后出现的收费界面
  此外,家用按摩椅销售市场的现状也让张鑫对他的共享设备充满期待。他表示,目前国外家庭按摩椅保有量在20-30%,而中国可能连1%都不到,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两三万块钱一台的按摩椅的确有点像奢侈品,而且按摩椅非常重体验,因此不容易被电商触及,这就给了共享按摩椅极大的机会。
  闲散时间的争夺战
  瞄准日常生活中的闲散时间,这听起来和当初的知识付费想要利用用户的碎片时间如出一辙。
  而这也恰恰是张鑫认为共享按摩椅与其他共享物品的不同之处,例如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分别对应出行和充电,都可以看作是提供了一种刚性服务,而共享按摩椅更多是提供了一种人们用以消磨闲散时间的选择。
  对于短距离出行来说,单车可能是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对于手机没电来说,充电也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按摩是否是“杀时间”唯一的选择呢?
  说话间,张鑫也注意到了摆放在咖啡厅一角的一台迷你KTV。最近几个月,各大商场、电影院、小区的闲置空间,纷纷被一批无人资助设备占据:迷你KTV、娃娃机、自助健身仓……瞄准闲散时间这块肥肉的,显然不止共享按摩椅一个品类。
  张鑫认为,自助设备的普及主要由三个趋势推动。一是工业自动化的制造能力在提高;二是移动支付习惯的养成;三是场租的增加,现如今开店越来越贵,同样是卖汽水,自助设备的成本要比店面低很多,此外还省去了装修和人力的成本。
  但对于娱乐型的自助设备可能争夺闲散时间,张鑫似乎并不担心。“从订单量来讲,我们每台设备每天5-6单,最高10单,比其他品类产品要高,而我们的成本又比较低,一台迷你KTV可能需要2-3个平方,而我们的设备只需要1个平方。”(注:腾讯创业无法证实具体数据)
  其实,张鑫不担心其他自助设备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在他眼里,共享按摩椅最终的竞争对手是:椅子。
  共享按摩椅的真正对手是椅子
  在张鑫的设想中,未来,按摩椅可以取代现有的椅子,而不必占据额外的空间。“比如一家咖啡厅,在卖饮料可以赚钱的情况下,如果椅子还能多赚3-5块钱,何乐而不为。”
  正是这样一种定位,使得共享按摩椅给予用户充分的自由。一直以来,共享物品、无人自助设备都在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用户素质。共享单车遭小学生5秒开锁,免费“蹭骑”;有人进无人便利店不买东西,专门“蹭空调”。按摩椅也没能幸免,据张鑫说,的确不乏抠脚大汉在按摩椅上打盹,却不付钱做按摩。但是在他看来,这却未必是坏事。
  “人的心理是这样,按摩椅上一个人都没有,他不会去试,但只要有几个人,他自己就过去了。你对用户好一点,用户也就对你好一点。”他还表示,从后台数据来看,这些用户对总订单量的影响并不大。
  当然,在张鑫看来,“头等舱互联”的核心是为用户提供更多消磨等待时间的方式,未来也会推出其他品类的产品,不止是按摩椅。“比如在汽车上、火车上、飞机上,大家也有大量的等待时间,我们是不是可以生产某种产品,去代替这些地方的椅子?”
  眼下,延长用户交互时间也是“头等舱互联”共享按摩椅的目标之一。据张鑫介绍,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几秒钟即完成交互不同,共享按摩椅除了按摩以外,还能为用户提供音乐、电商等配套服务;随着产品迭代,未来按摩椅还可能具备称体重、量血压、测心率等功能,这种长时间的交互也或许也能带来一定想象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