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河考古录

 司敬雪书院 2017-08-13

  清河县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处于太行山东麓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系古黄河、海河等水系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地面开阔,地势较为平坦,西部和北部略高,逐渐向东部和南部倾斜。因而流经县境及周边的古河流较多,其河道多为西南、东北流向。该县东临被称之为清水的卫水下游。清河由西南而来,自中部穿境而过。清阳江由县境西北流向东北。洪河由县境南部穿境而过。清河县境处于这四条主河道的包围之中。又由洪河、清河、清阳江分出许多向东北流入清水的支流。这些河流纵横交叉,密如蛛网,比现在江南水乡的河流还稠。古代华北平原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降雨较多,因而这里草木茂盛,环境优美。早在三皇五帝之时,古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相传轩辕黄帝的两个儿子少昊清阳氏和张挥相继封于青阳,即今清河县境。

  传说中的春神句芒亦生于此长于此,因而说清河是春神的故乡,春的故乡,没有南方的酷暑,没有北国的冰霜,是人间最美的地方。因古代车辆难负重载,陆路交通多被河流阻隔,主要靠水上交通。清河县境河流较多,水上交通极为方便。为交通方便,古城池多依水而建,讲究金城汤池,固若金汤。清河县境河流密如蛛网,多四面环水之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建城条件,故古城建置较多。早在夏朝禹王七世孙芒,就封公子武于此建武城。战国时期赵国于县境西北部置水东县,建水东城;封平原君于东北部,建东武城。秦汉以来又于县境置清河郡。西汉时清河郡辖十四县,有五个县城建于今县境内。北周又于县境置贝州,辖清河、广宗两郡。唐宋之时,贝州升为节度州,城郭下分置两县,被称之为北大库。在全国有名的九大州城中名列前茅。金移恩州至历亭后,清河始成偏僻小县。

  由于清河县历史上的繁荣昌盛,造就一批批历史名人,故而人为景观、传说故事丰富多采,描写清河风光和清河人物的名篇佳作琳琅满目。考清这些古城遗址,对宏扬清河历史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古城池多依河而建,郡城、州城多随主河道的变迁而迁徙,考清古城址,亦为考证古河流打下基础。清河、清水、清阳江、永济渠都曾为北方水上交通要道,它们的变迁就是卫运河的变迁史。考清这些古河道,对研究海河水系的形成、卫运河的演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学疏才浅,孤陋寡闻,见多识少,掌握史料不多,又缺乏实地考察,仅就孤闻管见撰就此文,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望专家、学者及各界有识之士予以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笔者只希望拙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便引出更多的好作品问世,共同揭开清河县历史的面纱,破解古城址、古河流究竟曾在何地的千古之迷。

  古城址考

  东汉甘陵郡国王都甘陵城考

  据《广平府志》载;汉甘陵,在(清河)县东南三十里,汉安帝父孝德皇,母孝德皇后葬此,俗名英陵(《大清一统志》)。清朝时清河县城在今葛仙庄镇城东、城西二村周围,其东南三十里处为今坝营鎭辛集附近。这一带原有九个冢子,号称清河九冢。其中最为高大的一个冢子,至今尚存。其他八个小冢子约毁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其出土文物未被重视,多数都已毁坏流失。后因有一石家庄村人携带由该村冢子中出土的两块玉璧进京出售,被疑为来历不明,而遭拘留。待其讲明出处后,有关单位通知省文物单位派专家随其来清河寻宝。据专家介绍那两块汉代玉璧比当时国家在国外巡廻展出的两块还大,还贵重。他们见多数文物已被毁坏,深感惋惜,只找到为数不多的几件,有金丝玉衣片、带字的玉牌等。由此断定九冢为汉代清河王室贵族之墓。1983年将九冢中最为高大,唯一尚存的一个列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九冢之外,在这一带挖渠时,亦常有古墓葬出土。有的墓砖带有象形文字;有的墓室内有壁画,不知为何代墓葬。

  据《后汉书》载:“清河国,高帝置,桓帝建和二年改为甘陵(国)。”又载:“甘陵(故厝,安蒂更名)”可知汉安帝已将厝县改名为甘陵。桓帝既改清河国为甘陵国,就说明清河郡国的王都已由西汉时期的清阳移至甘陵{厝}。东汉时已无清阳县名,应已并入甘陵(厝县)。据《中国历代行政区划》载:“(三国时期)清河郡治清河”可知:三国时期甘陵国已复旧名清河郡,甘陵城又为清河郡县治所。甘陵县已被清河县取代。据《隋书�6�1地理志》载:“清阳(旧曰清河县,后齐省贝丘入焉,改为贝丘。开皇六年,改为清阳,又有后魏侯城县,后齐省以入,武城亦入焉。)”可知甘陵县在北齐时又由清河改为贝丘,隋朝时又由贝丘改为清阳。《郡国记》云:隋清阳城内有汉清河王庆陵,在郡东南三十里,故厝城是也,后汉安帝改名甘陵,仍为甘陵国都。《太平寰宇记》载:“后魏孝昌三年,葛荣贼乱,以城内有甘陵高大,因据陵为堡,贼平,遂置清阳。”由此可知隋清阳城,即东汉甘陵郡国的王都甘陵城。据“城内有甘陵高大”而言,九冢中最为高大的当数辛集附近冢子村西现已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汉墓(俗称冢子)。据此推断该汉墓当为甘陵。该墓址与《广平府志》、《大清一统志》中所记载的甘陵距当时清河县城的方向、里数基本相符。

  甘陵既在东汉郡国王都甘陵城内,那么 此城应在坝营镇辛集附近冢子村西的汉墓甘陵周围,当之无疑。

  通过以上资料和考证可知:汉安帝葬父于厝县,尊其陵为甘陵,并改厝县为甘陵县,此后修甘陵城于甘陵周围,并将清河郡国的王都由清阳移至此地。桓帝建和二年改清河国为甘陵国。此时清阳县已并入甘陵县,不复存在。三国时期又于此地改甘陵郡国为清河郡国,甘陵县亦改为清河县。据《太平寰宇记》载:晋“于厝(甘陵)城西南七里置清河县。”又载:“永嘉乱后,石赵移(清河)郡理平晋城,即今博州清平县也。苻秦移理武城。后魏移清河郡及清河县于汉厝城(应指甘陵城)理。高齐自厝城移郡及武城县于今贝州西北十里,故州其城即汉信成理。”可知:晋时曾于甘陵西南7里(宋里)置清河县。约于今坝营镇东洪河村附近。永嘉乱后,后赵曾把清河郡的治所移至清平县(今已并入临清市)。前秦又把清河郡的治所移至武城(今清河县东北与故城、威县三县交界之处)。此期间清河县的治所应还在东洪河村附近未动。北魏时把清河郡、县的治所都移至甘陵城中。北齐把贝丘县并入清河县,又把清河县改为贝丘县。将侯城县、武城县都并入贝丘县(见《隋书�6�1地理志》)。其治所仍在甘陵城中,故《北周地理志》有贝丘治厝之说。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又由甘陵城把清河郡及武城县移至汉信城附近{今清河县西北部},甘陵城仍为贝丘治所,应以被称之为贝丘。隋开皇六年,改贝丘为清阳,还贝丘于故里(后并入清泉县)。《旧唐书�6�1地理志》载:清阳“旧治甘陵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移治于孔桥(今清河县东部)。”清阳县治所移走之后,甘陵城废置。

  从以上甘陵城的历史变革可知,它曾改名清河、贝丘、清阳,亦曾一度移郡治于平晋城。但平晋城决不是甘陵,若是甘陵的话,就不必迁移。据查自汉至南北朝时的北魏,贝丘与厝县(甘陵、清河)同为清河郡国(甘陵郡国)的属县。只是清河县(厝、甘陵)曾一度改名为贝丘。只有甘陵、清河、贝丘治厝,并无厝、甘陵、清河在贝丘之说,各种史书都记述的清清楚楚。不知为何国家的一些历史专家、权威人士,却把南北朝之前的甘陵人、清河人说成是今临清东北人,甚至《中国历史地图集》把甘陵城划到今临清东南,其依据又何在呢?各种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都证明甘陵城在今清河县东南部的汉墓冢子周围,当时的清河县城亦应在此。不但甘陵城不在今临清东南,甘陵人、清河人不是今临清东北人,而北齐至隋初的贝丘人应是今清河东南人。

  信成故城考

  据:《水经注》载:“清河又北径信成县故城西。应邵曰:甘陵西北五十里有信成亭,故县也。赵置水东县于此城,故亦曰水东城。”据《东汉郡国王都甘陵考》可知:甘陵,即坝营镇辛集附近冢子村西的汉墓—冢子。应劭为东汉学者,他说的应是汉里。1汉里=0.4158公里,50汉里=20.79公里。甘陵(汉墓—冢子)西北20.79公里处,即为今葛仙庄镇尹才庄附近的清凉江南岸。此地恰在清凉江(即《水经注》中所说的清河故道)之曲,与《水经注》中所说的“清河又北径信成县故城西……清河又东北……”的地理位置和离甘陵的里数完全相符,当为信成故城所在地,无可置疑。

  那么,就 在今清凉江南岸尹才庄附近,战国时期,赵国曾于此处置水东县。据《太平寰宇记·贝州·清河县》载:“信成故城,汉县,后汉并入清河。在(清河县)今理西北十二里,故州城外是也。城东南去永济渠十里。”可知:西汉时于此城置信成县,东汉时并入清河。但,据考《后汉书·地理志》中只有甘陵县,并无清河县 。三国时期才改甘陵县为清河县,故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东汉时并入甘陵县。

  《太平寰宇记 ·贝州·清河县》载 :“高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又移清河县于故信成。隋开皇六年,又移清河县于州郭,即今县是也。”《太平寰宇记·贝州》又载:“贝州(清河郡今理清河县)……高齐(天保七年)自厝城移(清河)郡及武城县于今贝州西北十里,故州城其城即汉信成理。后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平齐,于郡理置贝州,郡亦不废。隋开皇三年,废郡,以郡所领县属州。六年(公元586年)移武城县还于旧理,自厝城移清河县于州郭。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州为清河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窦建德,复置贝州,……六年移治所于历亭,八年,还于旧治。……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清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改为贝州。咸通元年(公元860年),长史郑仁凯以旧居湫隘移于故州东南十里,即今理所。”

  以上两段《太平寰宇记〉记述得很乱,似乎自相矛盾,但据上文对甘陵城的历史演变的考证及《隋书·地理志》可知:是北齐先将武城县并入贝丘县(当时建置于甘陵城),又自厝城(甘陵城)移清河郡及武城县于汉信成理。隋开皇六年改武城县为清河县,还武城县于故理(古夏城)。《太平寰宇记》中所言“高齐天保七年,又移清河县于故信成。”应是指移武城县于故信成。“隋开皇六年,又移清河县于州郭。”“自厝城移清河县于州郭。”都应指隋开皇六年,武城县改名清河县而言。州郭应是指当时州城附近的信成故城,而绝非《太平寰宇记》中的今(清河)县理所。因该书记载:信成故城“在(清河县 )今理西北 十二里,故州城外是也。”据:唐咸通元年,(贝州城)“移于故州东南十里”可知:唐咸通元年前后有两个东南、西北相距十宋里(因《太平环宇记》一书,出自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即公元976——983年。他说的应为宋里。)的新旧贝州城。

  为叙述方便,因唐咸通元年之前的旧贝州城,时而为郡,时而为州,亦曾一度州郡同郭,故称其为贝州清河郡城。唐咸通元年之后的新贝州城,即《太平寰宇记》中所指的今贝州城,因其历经唐宋,故称其为唐宋贝州城。贝州清河郡城(故州城)虽为汉信成理,但信城却在此城之外,可见此城只是建于信城附近罢了。就《太平寰宇记》中贝州“今理清河县”而言,可知清河县已随州治迁入新城,应是州县同郭。旧《清河县志》亦有唐咸通元年移县治所于其东南十二里之说。唐宋贝州城在贝州清河郡城东南十宋里,应指唐宋贝州城的西北角至贝州清河郡城的东南角而言,信成既在故州城(贝州清河郡城)外,其间应有一城之隔,与唐宋贝州城相距十二宋里,亦在情理之中。这也与“清河县治所于唐咸通元年由信成故城向东南迁移十二里至唐宋贝州城内 ”的说法相符。

  综上所述可知,信成故城遗址在今清凉江南岸的葛仙庄镇尹才庄附近 。战国时期,赵国曾置水东县于此,故被称之为水东城。西汉时期,于此城建置信成县,为清河郡所辖十四县之一,东汉时期并入甘陵县(其治所在今清河县辛集、冢子二村附近的汉墓甘陵周围)。北齐天保七年,自厝城移武城县于此。该城又成为武城县治所。隋开皇六年,改武城县为清河县,此城又成为清河县城。唐咸通元年,清河县治所移至唐宋贝州城后,此城废置。尹才庄被俗称之为野鹊庄,大概是因为武城县及清河县都是从被称之为鹊城的故厝城移来此地,又从此地移走,像野鹊搬家似地移来移去而得名。清河县治所移至唐宋贝州城后,应是州县同郭。这个州县同郭的唐宋贝州城在什么地方呢?本文已考清了该城与贝州清河郡城在信成故城的方向、位置和里数,下文就以此对唐宋贝州城和贝州清河郡城分别予以具体考证。

  唐宋贝州城考

  据上文《信成考》可知:信成故城,在《太平寰宇记》中所说的今理(即当时与清河县,州县同郭的唐宋贝州城)西北十二宋里。则信成东南十二宋里,即为此贝州城。1宋里=0.475公里,12宋里=5.76公里。信成(即今尹才庄附近)东南5.76公里,为今西关村南,北宋元佑六年(公元1091年)所建的恩州城遗址的西南城角。按理推断此处当为《太平寰宇记》中所指今贝州城(唐宋贝州城)的西北角。在此恩州城遗址南门以外有1条2000米的狭长地带,被称之为古瓷街遗址。该遗址东起穆家井桥,西至此恩州城遗址西南城角。1949年前,此地曾有大量唐宋时期的古瓷器、陶器出土,被外国人坐地收购,造成大量文物外流。当时还挖出半截石碑上面刻着:“东南、西北五里长街。”据此推断此处当为唐宋贝州城北街遗址。此时期贝州曾为防御州、节度州,是有驻军的大州,是贝州最为兴盛时期。其城区及城外驻军设施涉及的范围应该较大。因而古瓷街遗址以南的职教中心一带,时有古文物出土,南堤村亦发现唐代墓葬群,牛屯村西林场因多生奇花异草,而有曾为官家花园的传说。总之,唐宋贝州城就在今丰收渠以西的此区域之内。宋元佑六年修恩州城时,应是借此城之北城墙为南城墙,因只是一城之差,故未说迁建里数。此城北移,大概应与王则据城起义有关。

  因官兵讨伐王则时,是从城南挖地道攻入城内,可能日久经水,造成南部城池塌陷,亦或许另有其它原因。恩州城与此贝州城虽只一墙之隔,因其城区范围较大,却为后人造成千古迷团。一些专家学者错把恩州城当作此贝州城,因而按照《太平寰宇记》的记述,得出信成城址在南宫市董家庙乡悬空村或威县桑园南的错误论断。清河县境内的其它古城址,亦与《太平寰宇记》中的今贝州城息息相关,离开它就无法考证。因而必须明确宋元佑六年修的恩州城不是此城,此城在其城之南的丰收渠西侧。丰收渠原为旧时疏水渠,俗称官道沟。官道者,官家河道也,此渠应为永济渠。因永济渠又名御河,乃皇(官)家河道之意,隋朝开挖时应经此地,北宋后期至金大定年间改道于今卫运河一线后,此地水量变小,故名官道沟。永济渠在信成故城东南十里,它离旧州城应不足十里。州城向东南移十里,而不移往它处,就是来此靠近永济渠,以求水上交通之便利。这与《中国历史地图集》上两个贝州城,在永济渠的位置完全相符,当之无疑。

  唐宋贝州城遗址,在宋元佑六年所修恩州城遗址(现已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丰收渠西侧。唐咸通元年,移贝州及清河县治所于此城。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贝州为永清军节度,升为节度州。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降为防御州。宋初复为永清军节度(见《太平寰宇记》)。瑞拱元年(公元988年),清河县治所由此移至永宁镇(此州城附近的驻军重镇),此城惟余州治。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清河县的治所又移至此城以北(即后来,于元佑六年所修的恩州城内)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平定王则起义后,改贝州为恩州,罢节度。此城亦成为恩州城(见《宋史�6�1地理志》)。宋元佑六年(公元1091年),新恩州城修好后,此城废置。

  贝州清河郡城考

  通过上文对信成和唐宋贝州城的考证可知:贝州清河郡城应在唐宋贝州城西北十宋里,即4.75公里处。已知唐宋贝州城西北城角就是恩州城遗址西南城角。此处西北4.75公里处在今葛仙庄镇花园、塔坊一带。据此城在唐宋贝州城西北十宋里,信成故城在唐宋贝州城西北十二宋里的此城之外推断,该城池南北约2宋里,西北部应与尹才庄附近的信成故城相连。花园村是因从前多生奇花异草,相传曾为官家花园而得名。塔坊村是因古时曾有隆兴寺舍利塔而得名。相传赵匡胤曾醉眠宝塔下,宝塔倾斜为其遮荫,待其走后倒掉。此处附近的茶店村,亦有赵匡胤出城三里喝甜水的传说。1972年,于谢炉镇孙石佛村附近发掘出土了1盒唐代青石墓志。该志铭文记载:墓主人蔡政死后,于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十月十八日葬于“郡城东南二十里管村西北一里袱先祖大茔”。因此墓志出自唐代,其里数应为唐里。按1唐里=0.45公里计算,则20唐里=9公里。该墓址西北9公里处恰在今花园、塔房东南,即贝州清河郡城附近。此时唐宋贝州城虽已建立,但它从未作过郡城,况且里数也相差甚远。至于它为什么不以近处的新城为标志,而舍近求远?大概是因为唐代文人喜旧好古,或许笔者沿袭墓主人的祖茔旧志或旧族谱的说法。总之郡城当指贝州清河郡城而言。据以上出土文物、古迹传说及其距唐宋贝州城的方向、里数,即可断定贝州清河郡城就在今葛仙庄镇的尹才庄以南的花园、塔房一带,当之无疑。

  经以上考证和 《信成考 》所引《太平寰宇记》中的段落可知:贝州清河郡城遗址,在今花园、塔房一带。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移清河郡治所于此。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又于此置贝州,辖清河、广宗二郡。此时应为州、郡同郭。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郡,以郡所辖县属州,此时应称为贝州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州为清河郡,此时应称为清河郡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置贝州。六年(公元623年)移贝州治所于历亭(今山东省武城县城南旧城镇)。八年(公元625年)又移回此地。清阳县治所于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移就州治(见《旧唐书�6�1地理志》)。此时贝州与清阳县同郭。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又改贝州为清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清河郡为贝州。咸通元年(公元860年),移贝州及清河县于唐宋贝州城,此城仍为清阳县治所。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清阳县并入清河县(见《宋史�6�1地理志》),此城废置。

  西汉清河郡国王都清阳城考

  据《旧唐书�6�1地理志》载:清阳“旧治甘陵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移治于孔桥。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移就州治”据考,开元二十三年贝州治所在贝州清河郡城,即今葛仙庄镇花园,塔坊一带。据《太平环宇记》载:“故清河郡城在清阳县东南二十五里,汉高祖封王吸为清阳候,食邑于此。又景帝三年封王子乘为清河王,改为清河国,并在此城。”此城应为西汉清河郡国王都清阳县治所清阳城无疑。25宋里即:11.875公里。距塔房东南11.875公里处,即今谢炉镇的赵楼庄村附近。此处西临新清临渠,原有九龙口之称,相传因有九条河流在此交汇而得名。据地形调查,有两条古河道由今清河县西南的赵王河分别沿今丰收二支渠、三支渠穿越丰收渠向东北方向流来,把赵、刁、刘、房、王五个楼庄村和史庄、蔡庄夹在中间,继续向东北今运河方向流去。据传说和清阳地名推断北边的这条河应为蔡河;南边这条河当为此时的清河主河道,故称之为清河。因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故称之为清阳。从前挖渠多沿袭古河道,新清临渠与南李干渠上通往史庄村东的1条废渠,大概是起源于清河县南部的古莲花池的两条古河道。这两条古河道流至此地又把赵、刁、房、刘、王、贾6个楼庄村与陈庄、小阎庄、史庄、蔡庄夹在中间,这四条河道的交叉,形成井字形,把5个楼庄和史庄、蔡庄围在中间,四面靠河,已形成八条河道,但又有条七里河却从这里斜向西北通往今丰收渠(原永济渠),故此被称之为九河交汇的九龙口。清河县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洼,一般河流都是西南、东北流向。这向西北流的河很可能是人工开凿的,应是西汉此地为郡国时通往信城,或唐朝在此设县时通往州城的交通要道。古时我们这一带类似江南水乡,主要靠水上交通,这九河汇流之地,交通极为方便,就是西汉在此设立郡国,唐时在此设县的原因。

  刁楼庄村北一个有名的古迹张十五店,早在20世纪初期就有时常出土古文物的传说。1987年又于刁楼庄、赵楼庄两村中间发现汉代古墓群,出土的大量古文物,多已流失,仅被文化馆收藏的就有汉代石器六博棋盘、玉衣片等;汉代青铜器三足盉、灯座、含环铜器片、弓弩残件、带钩、盘子、铜镜片等;汉代陶器赭釉陶奁、绿釉三足仓、舞乐佣、动物俑等。据出土文物断定应为汉代王公贵族之墓。此处又与《太平环宇记》中所说里数相符,应为西汉清河郡国的王都清阳城当之无疑。

  相传赵楼庄村东有始建于唐朝的古戏楼。该戏楼大概几经修缮,至20世纪40年代未至50年代初才消失。戏楼附近有古庙,每年四月十八为庙会。唐朝如此繁华之地,应为当时的清阳县城孔桥。隋唐之时,常有还某某县于旧理之说,这可能就是清阳县迁回孔桥的原因。

  1989年5月,于谢炉镇谢葫芦营村出土了一块唐代青石墓志。据该志铭文记载:墓主人王惟诚,系太原府人,生前历任唐代贝州漳南县丞、历亭县令。于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三月,终于清阳别业,十一月葬于“清阳十里之南”,享年八十三岁。按1唐里=0.45公里计算,则为4.5公里,距该坟4.5公里处正在贾楼庄村西,房楼庄村南,大概此处就是清阳城的南城墙所在地。据考唐时清阳县城在孔桥的建置时间为公元688—735年,只有46年的建置史。王惟诚安葬之时,清阳县治所已迁往距该城西北二十五里的贝州清河郡城71年。该城只有46年的建置史,71年后为什么还被称之为清阳呢?王维诚从未在清河、清阳县一带任职,为什么置别业不于州城,而是在这已被废置的清阳县城呢?大概因为这里就是汉之清阳,古之清阳,无论县治所迁于何处,此地仍被称之为清阳。这里古迹尚存,繁华依旧,或许就是王惟诚置别业于此的原因。通过这些历史资料、地理环境、古迹传说和出土文物足以证实西汉清河郡国的王都清阳城和唐朝的清阳县治所孔桥都在此处。可是,一些史学家却把清阳城认定为在今清河县油坊,大概是因为他认定今卫运河就是西汉初期清河的主道,而不知当时的清河主河道是从这里流向今运河的。

  故厝城考

  据《太平寰宇记》载:“故厝城,在(清阳)县东南三十里,按《地理志》云:属清河郡,王莽改为厝治,汉安帝改为甘陵,其地先出甘草,士人号曰鹊城。”据此可知,该城应为西汉厝县治所,东汉时移清河郡治厝时,并未在该城,而是在甘陵周围修建新城,因而此城才被称之为故厝城。宋朝太平兴国年间的清阳县治所在今塔房、花园一带。今塔房东南30宋里(14.25公里)处,在谢炉镇李六庄村东南、沈庄村北。此处挖南李干渠时曾有石门出土,当为古城遗址。此处以东有句芒坟,句芒神像为一只大鸟,应为鸟裔部族。此城应为鸟裔部族聚集之地,故有鹊城之称。据推测秦治厝县,亦应在此。但无史料依据,不敢妄断。

  古邸阁城考

  据《太平环宇记》载:“古邸阁城,在(清阳)县东三十七里,按《地理志》云:赵平原君封东武城为邑,以贮器械因以名之。”由宋朝时的清阳县治所(贝州清河郡城)今塔坊向东37宋里,即17.575公里,恰在连庄镇连庄附近。据考连庄原名廉冢,因有赵国名将廉颇的墓冢而得名。邸阁城作为赵国贮存武器之处,应与名将廉颇的传说息息相关,后人为纪念廉颇,在此修墓,亦在情理之中。古邸阁城在此,当之无疑。

  故夏津县城考

  据《太平环宇记》载:“故夏津县城,在(清阳)县东南四十里。隋开皇六年,以县东有王莽河,又为古夏津城相连,因以为名。”当时的清阳县城于唐开二十二年时的州廓,即今花园塔坊一带。塔坊东南40宋里,即19公里处,在今清河县油坊镇民兴渠柳林桥南,马庄村西北。原有一条被称之为邑字河的古河道,由今清河县境南部的古莲花池,经这一带入故城界,向东北与古夏城相连。据此推断王莽河,当指此河(或许该河为王莽河的一条支流河道),古夏津城或许是古夏城之误。此处附近有土民杨氏墓地曾出土过隋朝仁寿三年的碑碣。相传该家族为隋唐之时官宦之家,墓地旧有石翁仲碎片。此处以西的大许庄村南深沟中曾发现古墓,因墓中文物被盗流失,其年代欠考。马庄村南的后魏亦有唐代古墓及文物出土。据推断故夏津城当在此处附近。据《隋书�6�1地理志�6�1清河》载:“(开皇)十六年置夏津县,大业初废入。”可知该县建置时间,仅有十年左右,就并入清河县。

  东武城、古夏城考

  据《太平环宇记�6�1贝州》载:“武城县(东北四十里,……)七国时,赵邑也。《史记》:赵平原君胜封东武城,即此城。盖以定襄有武城,同属赵,故此加东也。《汉书�6�1地理志》:东武城县属清河郡。晋太康年(公元280——289年),去东字。高齐天保七年,移理汉信城。隋开皇六年,复还旧理。唐调露元年,移于今理。”由此可知,此武城县城原为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封地东武城,它在唐宋贝州城东北40宋里,即19公里。由此州城东北角(即今穆家井桥)向东北19公里处,即今连庄镇东北部的军营、南赞固两村之间。军营村名的来历相传是因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曾在此扎营而得名。南赞固村菩萨庙中曾有铁磬,上面铭文记载:该村原名为南葬骨,据推测应为城南的葬骨之地。军营与南赞骨以西为东野庄村,以东为故城县的军屯。东野庄相传曾为古战场,因死人太多而成了乱葬岗,因夜间常有鬼火明灭,而得名野庄。军屯相传原为官府屯田之地。据推断东武城应在此四村之间,北为驻军大营,南为葬骨之地,西为古战场,东为屯田之地。东武城作为赵国的军事要地,有廉颇扎营的传说,亦在情理之中。此处,地处清凉江(清河故道)东南岸,与《水经注》中所说的清河“又东北过东武城县西,又东北”相符,又与《太平寰宇记》中所记述的距州城的里数、方向一致,当为东武城,无可置疑。据《太平寰宇记》可知:武城县治所自唐朝调露元年由古夏城移至此地。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民国版)载:武城“宋大观间(公元1107——1110年)卫河诀,徙今治(即今故城县建国镇)。

  据《太平环宇记》载:“故武城在县北十里,《隋区宇图》云:夏禹七代孙芸(应为芒字之误)封公子武于此建国。后汉光武封济南安王德为武城侯,前秦苻坚封长子为清河王,移居武城即此城也。”又载:“石赵移郡理平晋城,即今博州清平县也。符秦移理武城。后魏移清河郡及清河县于汉厝城置。”《旧唐书�6�1地理志》载:武城“汉曰东武城,旧治古夏城,调露元年移于今治。”可知此故武城即古夏城,因夏代禹王七世孙芒封公子武于此,而得名。东汉时就为武城县城、侯国所在地。前秦移清河郡治于此,后魏又于此地移郡治于甘陵城。北齐移武城县治所于信城。陏开皇六年又复置武城县于此。唐调露元年武城县治所移至东武城后,此城废置。此城在东武城北十宋里(4.75公里)。即军营村北清河、南宫、故城三县交界之地。

  据武城县名演变而言,西汉初置东武城县时,应在赵之东武城,不可能在夏之武城。东汉时移东武城县治所于夏之武城,故晋去东字。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测而已,没有史料依据,不敢妄作断论。

  侯城、信乡考

  据《魏书�6�1地形志》载:“侯城,太和十三置。”《水经�6�1淇水注》载:“清河又东北,径陵乡西。应劭曰:东武城西南七十里有陵乡故县也。后汉封太仆梁松为侯国,故世谓之梁侯城,遂立候城县治也。”《隋书�6�1地理志》载:清阳“又有后魏侯城县,后齐省以入”。可知: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所置侯城县,原为陵乡,系东汉太仆梁松的封地,故又被称之为梁侯城。北齐时并入今清河县。应劭说其城在东武城西南七十里。应劭为东汉学者,东汉时东武城建置于古夏城(即今连庄镇军营村北4.75公里)。距古夏城西南70汉里(29.106公里)处,约于今谢炉镇孙、焦石佛村南,坝营镇焦三店村北。孙、焦石佛二村西邻丰收渠(原永济渠),曾有唐代青石墓志出土。村北约4公里处的邱家那村亦有唐代孙建的青石墓志出土,其墓志铭文记载:君讳建,字立德,其先乐安人也。远祖赞,侯城侯,子孙因家之矣,今清河县焉。……祖,侯城县中正。父长迁,隋清德乡长。君……蓬州安固县令。此墓志足以证明侯城就在此处附近。焦三店村南的尹三店村有一个被称之为白马洞的古迹,后经挖掘的出土文物推断应为东汉之后的达官贵人之墓。孙、焦石佛村名之由来是因有古代石佛而得名。北魏之时信奉佛教,于县城或附近建寺,亦在情理之中。

  从前开河挖渠多沿袭旧河道,此处西邻丰收渠,原为古河道,有着极其便利的交通条件。据以上里数、出土文物和地理环境推断,侯城就在此处附近。但据考《汉书�6�1地理志》和《后汉书�6�1地理志》清河郡和甘陵国所辖县中均无陵乡。清河郡所辖县中有信乡(侯国),而甘陵国却无此建置。据推断信乡应以并入甘陵,或许因靠近甘陵,后汉改称陵乡,曾一度封太仆梁松为侯国。据《水经注》载:“屯氏河故渎自别河东径甘陵之信乡故城南。……应劭曰: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乡,故县也。”甘陵西北17汉里,即7.0686公里。今汉墓(冢子)西北7.0686公里处,即今谢炉镇孙石佛、焦石佛村附近,亦与陵乡、侯城相符,可见应指此一地也。孙、焦石佛村南有条古河道遗迹,当为《水经注》中所说的屯氏别河支津也。

  古河流考

  《水经注 》中的清河(清阳江)考

  《水经注》中对清河流向的记述为:淇水经白沟“又东北过广宗县东,为清河。”“清河东北经广宗县故城(在今威县方营、固献一带)南。……田融言:赵立建兴郡于城内,置临清县(今临西县仓上村)于水东,自赵石始也。”“清河又东北经界城亭东。”“清河又东北经信乡(在今清河县孙石佛附近)西。”“清河又北经信成县故城(在今清河县尹才庄附近)西。”据此可知《水经注》中所描述的清河,是曹操截淇水入白沟,至今临西、威县一带进入清河故道才被称之为清河。它从临西县仓上村西一直向东北,大概略循赵王河至威县丁家寨,由大堤村南入清河县境。因从前挖渠多沿袭旧河道,并根据需要略有弯曲或取直。它继续向东北,大概略循丰收二支渠至胜利渠接口处,再略循胜利渠一直向北,由尹才庄西北入今清凉江。这与《水经注》中所描述的“清河又东北经信乡西”“清河又北经信成县故城西”相符。1987年5月于邱家那村出土的唐代墓志铭文记载:该墓址在“清河东二十里”。此处恰在胜利渠以东二十里附近,相差无几。这再次证实了此段胜利渠就是沿袭的清河故道,清河是在今清河县境内,而不是在威县境内,也不是在两县交界处。《水经注》载:“屯氏故渎水之又东北,屯氏别河出焉。屯氏别河故渎又东北经信成县,张甲河出焉。《地理志》:张甲河首受屯氏别河于信成者也。”据此说观察推断,屯氏别河所走的亦是此段清阳江故道。今由威县而来的清凉江当是漳水与张甲河的合流,它在信成与屯氏别河相交后,向北流入南宫地。原清阳江(清河)却沿今清凉江向东北,入故城县境。即《水经注》中所说的“(清河)又东北过东武城县(在今军营村附近)西”“清河又东北”走出县境。据《水经注》又载:“张甲河北绝清河于广宗县(今威县东南)”可知 :这段由威县丁家寨而入清河县境的清河,在威县东南已与张甲河有过一次交汇,在信成附近(今尹才庄西北)又再次与张甲河相接,故而此段清河(清阳江)亦有张甲河之称。它曾为屯氏别河的一个分支,其名称亦被张甲河所取代。

  据《水经注》载:“清河又东北径清阳县故城西。汉高祖置清河郡治此。”可知:《水经注》中说的这段清河是由西汉清河郡国王都清阳城西北经过。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故而西汉时期的清河应在清阳城南,与此河所处地理位置不符。据推测此河当是西汉时期清河的一条支流,因其地处清河之阳,故有清阳江之称。三国时期曹操打冀州时,截淇水入白沟 接清河进入这条被 称之为清阳江的清河支流故道后,才使其成为主流 ,被称之为清河。

  西汉之前的古清河考

  上文已说明:西汉时期的清河当在其清河郡国王都清阳城南。《水经注》中所说的屯氏别河的一条支流,恰在此城之南。即:“屯氏别河又东,支津出焉,东经信成县故城(今清河县尹才庄附近)南,又东经清阳县故城(今清河县赵楼庄附近,西汉初置清河郡国时的王都清阳县城。)南,清河郡(《水经注》作者所处的北魏时期清河郡城在甘陵,即今清河县辛集、冢子村附近汉墓周围)北。”此河道遗迹在清河县境内,至今尚断续可见。据该河道遗迹推断,它大概是由今临西仓上村西沿袭清河故道(赵王河),经威县刘洼村入清河县境西南部孙洼一带的一片湖泊沼泽地,沿丰收三支渠向东北至徐家村分作两支,一支继续沿该渠至常三店村北穿过丰收渠与南李干渠相接;另一支继续向东北,于张屯村北、孙石佛村南穿过丰收渠,经陈二庄、刘保庄村南,被村民称之为南沙河,于刘保庄村东南分作两支,一支向东南的被称之为盐河;一支继续向东北,经谢炉村南穿过新清临渠,继续向东北经房楼庄村南、王楼庄村东南角,过陈庄、小阎庄、大阎庄村北。由大阎庄村北偏向东南,穿过今民兴渠,与辛堤一支渠相连。略循辛堤一支渠向东北,走出清河县境。因清阳以处于清河之阳而得名,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而清阳恰在此河之北,据此推断,此河当是西汉初期以前的清河主道,它恰在今清河县境中部通过。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此河介于齐、晋之间,依理推断应是齐在河之阴,晋在河之阳。今清河县境应分属齐、晋两国。

  屯氏河、屯氏别河、洪河考

  《水经注》载:“河之故渎,自沙丘堰南分,屯氏河出焉。”“屯氏故渎水之又东北,屯氏别河出焉。”西汉元封二年(公元109年),黄河北决于馆陶沙丘堰南,分出屯氏河。屯氏河流向东北,又分为两股,一股主流沿袭被称之为清水的卫水下游故道,略循今卫运河,经山东省的临清、河北省的临西,由清河县境东部向东北流入故城界,仍被称之为屯氏河。

  另一股被称之为屯氏别河的支流沿袭清河故道于临西、威县一带分为两支。

  第一支由威县东南穿越张甲河由大堤村南入清河县境,沿袭《水经注》中的 清河(旧清阳江)故道至马屯村北又分为两条支津。一条支津继续向北至尹才庄西北又与张甲河相衔接,因而这段屯氏别河支流,亦被称之为张甲河。(详见《水经注中的清河考》)另一条支津由马屯北胜利渠附近(即《水经注》中的清河故道)流向东南,经简庄、三官庄北,至堂上村东北穿越丰收渠,由陈二庄村西绕向陈二庄、刘保庄村南,进入西汉时期的清河主流故道(以下详见《西汉之前的古清河考》)。这与《水经注》中所言“屯氏别河又东,支津出焉。东经信成县故城南,又东经清阳县故城南,清河郡北。”完全相符。由马屯村北至刘保庄村南这条沙河遗迹很明显,据推测当是屯氏别河夹带着古黄河的泥沙淤积而成。

  第二支为屯氏别河的主流。它由孟村西入清河县境,略循丰收五支渠至东潘庄西流向东北。即《水经注》中所说的“屯氏别河又东北,径清河郡南,又东北径清河故城西。”此时的清河郡城建置在东汉时期的甘陵城,恰在此河之北。《地理风俗记》曰:“甘陵郡东南十七里有清河故城者,世谓之鹊城也。”甘陵东南十七汉里约于今东潘庄附近,《水经注》中说此清河故城是西汉初期清河定侯王吸的侯国所在地。此河大约在东潘庄以西流向东北

  进入今新清临渠。该渠恰在西汉时期的清河郡国王都清阳城(在今谢炉镇楼庄一带)西经过。至于“径清河故城西”是指此城,还是指在东潘庄附近另有一个清河故城,尚待考证。总之,此河大约略循今新临渠至张二庄附近流向东北,由张宽以南走出县境,于故城县穿越卫运河,至绎幕县(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北 )南。这与《水经注》中的(屯氏别河)“又东北径绎幕县南”大致相符。

  丰收五支渠这段屯氏别河被当地人称之为洪河,相传为禹王治水时疏浚的九河之一。此洪河大概是由丰收五支渠一直向东,穿越莲花池、卫运河,入山东省去与济水、漯水相连,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测 而已 。

  永济渠考

  据《水经注》载:淇水入白沟“又东北过广宗县东,为清河。�6�1�6�1�6�1�6�1�6�1�6�1置临清县于水东,自石赵始也。”《元和郡县图志�6�1贝州�6�1临清县》载:“永济渠,在县城西门外。”因《水经注》与《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说的临清县建置未变,其治所在今临西县仓上村附近。可知此段永济渠即清河故道。

  据《水经注》载:“清河又北径信成县故城西。�6�1�6�1�6�1�6�1�6�1�6�1清河又东北”可知信成故城在清河(即今清凉江)东南。据《元和郡县图志�6�1贝州�6�1清河县》载:“永济渠,东南去县十里。”《太平寰宇记�6�1贝州�6�1清河县》载:“信成故城,汉县,后汉并入清河。在今里西北十二里,故州城外是也。城东南去永济渠十里。唐咸通以前,郡理于汉信成即此也。”“永济渠,东南去县十里,南自汲县引清、漳二水入界,近孤女冢,原号孤女渠。隋炀帝征辽,改为永济,俗呼御河。”可知:永济渠在信成故城东南十里。唐元和年间的清河县城在汉信成故城,因而《元和郡县图志》中的“永济渠,东南去县十里。”应理解为永济渠在县城东南,离县城十里。信成故城在《太平寰宇记》中的清河县治所(今理)西北十二里,而永济渠又在信成故城东南十里,则清河县治所应在永济渠附近与州城同郭。“永济渠,东南去县十里。”之说与事实不符,很可能是照搬误用了《元和郡县图志》的说法。总之,清河在信成故城西北,而永济渠却在信成故城东南十里,显然是永济渠在临西仓上村以北,由《水经注》中的清河进入孤女渠。作为永济渠的孤女渠在信成故城(在今葛仙庄镇尹才庄附近)东南十里,恰与宋恩州城遗址东丰收渠的地理位置相符。在宋恩州城东北角有一座高大的土丘,被当地人传称为皇姑坟。据推测当为孤女冢,作为一个孤女有如此高大的坟丘,被传说成为皇姑,亦在情理之中。此丰收渠旧称官道沟、老官沟。

  永济渠俗称御河,御河即皇(官)家河道之意,官道沟亦为官家河道之意,当是永济渠改道今卫运河后,原河道水流量变小而被称之为官道沟。永济渠改道今卫运河大约是在北宋后期至金大定年间。此后,这段原为孤女渠的永济渠被称之为官道沟。明朝时将官道沟疏浚开挖为疏水渠,南起田庄村北,经葛仙庄镇东关村东入清凉江。1952年开挖自临清县月洼寺(在今临西县仓上村附近)至疏水渠的清临渠。官道沟又由疏水渠改称清临渠。1965年,清临渠改道南衡灌渠后称新清临渠。原清临渠(官道沟、疏水渠)改称丰收渠。原为孤女渠的永济渠,经过多次的开挖疏浚已变为今天的丰收渠,其河道流向不可能没有改变。相传在今威县刘洼村一带,古时候有一个宰相,其独生女儿出嫁时,为交通便利,动用民工挖了一条渠。皇帝怒其劳民伤财,将其处以死刑。因古代亡父为孤,故而此女被称之为孤女,此渠亦名孤女渠。据此传说推测永济渠应从今临西县仓上村附近沿袭清河故道,由威县刘洼村进入今清河县境内的孙洼一带,大概略循丰收三支渠入丰收渠。大约略循丰收渠至东关村北的皇姑坟(孤女冢)附近斜向东北,在张二庄附近进入屯氏别河故道,由张宽村南流出清河县境,至故城县卫运河附近与清凉江(即:清阳江、清河)汇合入卫运河。

  蔡河考

  据旧县志中古迹篇记载,蔡河流经谢炉西北。并于该条目下附有秋胡戏妻的传说,相传秋胡为春秋时期今清河县三官庄人,其妻于三官庄、南堤一带,投蔡河而死。据此可知该河应经这一带村庄,丰收二支渠恰在此两村之间通过,当是沿袭蔡河故道而来。据此推测蔡河当是由《水经注》中的清河故道进入丰收二支渠,大概略循丰收二支渠至牛屯附近穿越丰收渠。渠东此河道遗迹至今犹存,依稀可见。它由牛屯村向东北经周家那与刘保庄两村地界,被刘保庄村民称之为家北河;周家那村民称之为家南河,再经谢炉、楼庄、蔡庄西北,华家那村东南,再向东由张广庄附近进入民兴渠。大概略循今民兴渠至张宽南又流向东北,进入今故城县界,在三官庙村入今卫运河。但《行水金鉴》却载:“蔡河起自段沙土村北,经张宽向东北入武城(今属故城)界,在三官庙村入御河,可泄清河县东北部一带积水。”细分析该河“起自段沙土村北”之说,与传说和古河道遗迹不符。《清河县水利志》中只说该河“西起古黄河(今清凉江),东通减水闸。”“明末清初於没。”此说似乎又太笼统,还待后人考证。

  邑字河、七里河考

  邑字河故道。又称“一字河”。据《清河县水利志》记载:“在县东部,南北方向。上自莲花池(今潘家庄)逶迤入武城界,至河西减水闸。每遇水患,泄安家洼一带水入蔡河。何时开挖已无书记载。明末清初淤灭。”据此说推断,并按照该书中的《清河县古河道图》观察,此河应从东潘庄附近,流经马庄、柳林桥附近入辛堤一支渠,大概略循辛堤一支渠流出县境入故城界,至河西减水闸。

  七里河。据:《清河县水利志》记载:“在县旧城东南七里,上自莲花池西,于县城东门天齐庙口合入疏水渠(今丰收渠),北入黄芦河(今清凉江)。明朝县令卢士杰深浚过一次,以后逐渐湮灭。相传是一条自然排水河道。”据该书《清河县古河道图》观察,此河当从东潘庄以东流向东北,至陈庄西北转向西北,经刁楼庄村北,穿越新清临渠,至东关附近入丰收渠。

  赵王河(张甲河)考

  赵王河。《清河县水利志》载:“据民国《清河县志》记载:从宋末元初就有水患记载。在县西部,南自大堤村南入境,折而西北,沿小屯村、梨杭村西,在南宫县大河村南入清凉江,俗称赵王河。”《水经注》中的说法是,清河由临清(今临西仓上村)西,一直流向东北,至信乡(清河县孙石佛村附近)西,又流向正北,至信成(清河县尹才庄附近)西。按照《水经注》中“张甲河北绝清河于广宗(今威县东南)”,“屯氏别河首授张甲河于信成”的说法,大概应是张甲河在威县东南穿越清河后,在大堤附近折而西北,至今威县大河村南又去与尹才庄西北的清河(屯氏别河)相接。据此推测:此段赵王河当是张甲河右渎支流的一段。即《水经注》中所言:张甲河“右渎东北经广宗县故城南,又东北经界城亭北,又东北经长乐郡枣强县故城东。”此段张甲河与赵王河的流向基本相符,它在信成附近与清河(清阳江)相接后,并没沿袭清阳江入故城界,而是向南宫、枣强一带流去。

  漳河考

  漳河,又名漳水。据《清河县水利志》载:“漳河原为黄河支流。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东徙后,漳河沿宿胥故道(即黄河故道)下流。历史上漳河含沙量大,河床宽浅,迁徙无常,经常泛滥成灾。漳河流经清河县境是从清代。漳水自广平分为两支,一支向东至馆陶入运河;一支向北至丘县又分两流,其一支经威县、清河,至青县入南运河。康熙、乾隆年间,北支逐渐淤塞,东流入运河故道至今,即现在的清凉江。”该志又载:“清凉江,古称漳水,又名宿胥故渎、清河、屯氏别河、张甲河、黄芦河、清阳江等。商、周时期清凉江为漳水河道。春秋时期,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从宿胥口改道,东行过清河境,历史上叫宿胥故渎。”“汉建安九年(204年)九月,曹操引漳入白沟,凿利槽渠,当时出现一水多名,既可称清河、漳河,又称白沟或淇水。”该书中说“漳河流经清河县境是从清代”,又说“商、周时期清凉江为漳水河道”,“曹操引漳入白沟(清河)”,显然是自相矛盾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漳水历史上曾多次流经清河县境。“漳水自广平分为两支,一支向东至馆陶入运河”,于馆陶入运河的这一支,当是进入被称之为清水故道的卫运河,由清河县东部边界经过,不再考证。“一支向北至丘县又分两流,其一支经威县、清河,至青县入南运河。康熙、乾隆年间,北支逐渐淤塞,东流入运河故道至今,即现在的清凉江。”据民国二十三年版《清河县志》载:“清阳江故道。《畿辅通志》(云):在清河县西北。漳河旧自临清州之牛家寨入县西北之梨杭村,北岸属南宫县。又北经王城后,又东北至张宽村入武城县。一名清凉江,久淤。黄芦河,一名古黄河。《畿辅通志》(云):故道在清河县北一里,即九河之马颊河,上通瓠子口。每卫河泛滥,由此下注南宫县。……《方舆纪要》(云):黄芦河上流自清河北流入南宫县。

  《枣强志》按:黄芦河即清河故道所经,晋魏间谓之索卢水,至宋则黄河北流所经,自明以来复为漳水别流。黄芦之名疑即起于黄漳二水行经之后,始有此名。”可知:漳水是由临清州之牛家寨(今属威县)进入梨杭村西的赵王河(张甲河右渎),从南宫县大河村(今属威县)南进入清阳江故道(即《水经注》中的清河故道)。其北支经南宫、枣强至青县者,被称之为黄芦河。据推测它流经的应是汉朝的张甲河故渎。晋魏期间称之为索卢水,宋时为黄河北流所经,明时又为漳水别流。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此河道逐渐淤塞。漳水沿清凉江(清阳江、清河故道)东流入卫运河。

  清河县境原为古黄河、清河、漳河等水系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因而古河流经常在这里改道。除以上考证的古河流外清河县的古河道还有很多。黄河、漳河历史上都曾多次流经清河县境,它们除流经卫运河(屯氏河)、清阳江(屯氏别河)外,由威县牛家寨而来,经清河县马屯村、三官庄北的一条古沙河,亦明显的带有古黄河、漳河流经的特征。它们曾几次于何时从这里流入西汉时期的古清河或蔡河,尚待考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