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不想走太远, 担心时间不够, 又不想宅家浪费好天气。 不如去周边走走, 看些不一样的风景。 来看惠友的乡村深度游—— Joel Hanson- Traveling Light 来自莆田12580惠生活 00:00 03:28 (以下游记由惠友“樂在其中”提供) 梅洋村赏百廿间大厝 ■ ■ ■ ■ 最近天气真是热,正好到山区避暑。从涵江出发过了秋芦桥,行驶在大江线上,空气真是清新,一路青山绿林,心情特别爽。 梅洋村,出了个铁面御史江春霖而闻名,其故居百廿间更是引起我极大兴趣。来到江春霖故居前,右前方就是个石像,雕刻的栩栩如生,仿佛就站在你面前。 戒石碑,之前看明朝小说县府等衙门内都有这样一块碑,告诫当官者应当造福一方,人在做,天在看,放到现在来也是很有廉政意义的。 门洞对联:源从济水,派衍淮阳。说明江家从河南衍派而来,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堂号、衍派了。 迈进大厅,进士、文魁之类牌匾高高在上,标准书香门第。要知道封建社会能中个进士那绝对是万中挑一。明朝时单以县而论,咱莆田县出的进士量可是全国第一;而满清全莆田地区只有50多个进士,更显江春霖的学识了。 江春霖故居内果然房间众多,走廊,天井,土埕,像迷宫一样,不经意就从这边穿过另一边。 天井内的兰草等绿植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这样的廉洁基地确也应景。 不经意抬头,古朴屋檐下透出那一抹澄澈的莆田蓝,会让你回想好多事。当时我想,江春霖御史一定也曾这样仰望天空吧? 江春霖故居内还有好多老物件,老井、石磨、舂米臼,顿时勾起我童年的回忆,总觉得这些东西特别亲切,身上肯定有好多故事。 江春霖故居鼎盛时有42户200多人居住,随着社会化,原住民陆续搬迁外出,现在只剩一户老人家守着。近年来政府拨款修缮了故居,建成廉政基地,参观的人多了,也渐渐有了人气。 小贴士【路线】往秋芦方向行驶,过秋芦溪大桥沿大江线走7,8公里可看到梅洋村碑石,再顺着村道行驶2公里就到了。 在这飞逝的光影间, 用快门记录乡愁记忆, 用画面描摹美丽乡村。 一同用镜头记录莆田的美! |12580小编诚意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