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人与西藏(不懂历史的看看吧)

 明天风飒然 2017-08-13

赶太阳的部落(一)

这是一个部落的故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故事,所有的人都在想着同一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她是人类共同的故事……

欧洲人走出欧洲,是因为他们从没有看到这么一群骑着矮小的蒙古马,留着胡须,面容和善而彬彬有礼的人,却让教皇和那些城堡主人们闻风丧胆。他们并不是非要抢夺别人,而是对那些不守规矩,不懂得尊重别人的部落和种族进行制裁的人了的训导师,当一个地方的民众和他们的主子违背天理、不敬天地的时候,他们的铁蹄就会隆隆的从这片土地上踏过,而留下的,除了震撼、恐惧,和对生命、生活得重回新思考以外,他们用武力,教育那些不懂天理的部族们,不能逆天而行,要懂规矩,他们始终认为,他们是地球的捍卫者,他们从来不会对这地面射击,不会用铁锹,去挖那长满绿草的土地,因为,他们始终把大地叫――额吉(妈妈),为了母亲,他们在那些欧洲人还躲在城堡的时候,就已经绕地球好几个圈了,他们就是蒙古人和他们勇敢的先祖们!

追赶太阳的部落,始终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平静而美丽的生活哦。

当有些民族因为嫉妒别的民族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掩盖这个民族的伟大,而尽量去挖孔心思的找对方的短处,其实每个做了统治者的,都是心底阴暗、狭隘之士,真正被人们在道德上称颂的人,一般最后的下场并不是很好的,而且,人类总是向善,但往往统治人类的都是恶人,也只有恶人为了统治的时间更长,更能够满足自己的私欲,才会使尽各种办法,企图让他的子民们能够乖顺,而让人们变得善良,是最简单和容易进行统治的办法,是最容易取得效果的。

释迦摩尼没有做一国的君主,因为他想做人类的君主,他做到了,而且做的最长久,还要继续下去,只要有人类的一天,它将是最至高无上的;孔子有很多学问,周游列国,孔子的最大理想还是想做个一国之君,最后无奈,因为他太聪敏,而各国的君主们是不会喜欢一个比自己更聪明的人的,所以孔子最后只能搞一个三千学子的自己的一个窝里斗的小圈,说一些让人又能听懂又听不懂的鬼话,让无知和那些跟风的人迷迷糊糊的过了两千年,当统治者们每次拿出孔子来说话的时候,也是为了自己的主子的位置的安全,而并没有考虑很多比释迦摩尼更好的办法。释迦摩尼的伟大,在于它并没有像孔子那样希望用学问换取功名,所以他成就了大事,他成了宇宙的王,而孔子只能是“圣人”,也就是官场上的“剩人”了,仅此而已。释迦摩尼及成就了

1/35页

他的今世,更加成就的是他的来世,他用自己今世的苦,修得了来世的福,这是一般人不能够理解的,而人类总能够生生不息,主要是人类对未来世界、未知世界的向往,这是人类延续下来的原动力。而追赶太阳,是人类潜意识里、群体意识里最早的对未知世界,未来世界探索,而最早的这种意识,造就了地球上最伟大的民族――游牧民族。

佛教造就的蒙古人的西征

成吉思汗带领的草原铁骑,它并不是要掠夺财富和夺取他人的妻妾,这种狭隘的偏见,只是因为那些龌龊的曾经失败和低贱的种群因为仇恨而第二次回光返照。

蒙古人在对于人生命的世界观中,与自然万物平和相处是最为至高无上的,而有这样信仰的民族,不可能杀人嗜血成性,而万物有灵是草原民族最为伟大的思想,一个认为世界上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民族,万年前就懂得天人合一,人与人的和平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样的民族只是为了维护这样的信仰,才会让那些违背自然、违背人性的部族们。成吉思汗及蒙古民族在七百年的那次伟大行动中,完全是对于佛教思想在人类社会的一次全面实施,对于那些罪恶的部族和首领们,让他们再一次接受佛教,为佛教的推行和世界新秩序的建立,付出了热情和生命。

其实,战争的原因,就是为了建立一种和谐和蒙古人希望的如同草原办美丽的世界,也是佛教中的极乐世界,门古人用铁骑和弯刀,捍卫了这一伟大的思想。最初战争的起因,就是因为东西方贸易的过程中,中东的回教徒们杀死了商旅和使臣,这是蒙古人最为唾弃的,到今天,蒙古人曾经遵循的札萨,依然是全世界通用的国际准则。

另外国家的形成和讲解的划分,无不从蒙古人的西征中,再一次让人类懂得“没有规矩,难成方圆”道理。而在蒙古人的内心,世界是没有围墙的,因为蒙古人痛恨围墙,这个只有农耕民族才能够做出的懦弱的、懒惰的想法,造就了蒙古人必须用人的行为和礼来建造地球上的极乐世界。思想是行动的前提,当我们在理顺西征重新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蒙古行动中,真正的道德结论就是对佛教文化的捍卫和传播,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起自十月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和捍卫一样,希望人类建立一种新秩序,但这一次是失败的,其实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佛教释迦牟尼思想中的一种实践行为,究其真谛,还是希望世界大同,建造一个极乐世界――共产主义社会,释迦牟尼王子,物质生活声么都不确,是通过改变自己的内心世界,消除烦恼来改变世界;而马克思自始至终都是一无所有

2/35页

的穷光蛋,他的思想是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其实都是为了幸福的没有烦恼的生活,蒙古民族用民族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释迦牟尼的思想,而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穷困的农耕民族的生活,但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贫困依然,因为过于对追求物质的满足,以至于忘记了人类生存的精神意义,导致今天中国的山河破碎,河流污浊,这种因为追求物质而完全不顾生存环境的思想,将是人类的灾难,而蒙古人所捍卫的东西是完全相悖的。

农耕民族在今天喊着自己比别人先进的时候,这个井底之蛙哪里知道,蒙古人在四百年前就用法典规定:必须一夫一妻制。而中原民族到20时世纪的五十年代,才强制结束了这种陋习。人类最为根本的生育问题上都这样的原始状态,有什么资格称自己先进呢?

故事从这里开始

故事是从这里开始的,我发誓――所有的都是真实的故事。因为,真实地才能够让给你离不开,离不开那一个个鲜活的英雄……

我又回到百年前那一个个你曾经走过的高原的山岗,寻找你的足迹,你的气息我能够感觉得到,我知道,你一直跟着我,你一直在看着我;我感觉到我的心灵被你牵引,走向太阳远去的方向……

固始汗骑的是枣骝马,��

千里的草山哈占下;��

维尕妹不怕个天塌下,

头掉了碗大的疤疤。

17世纪初叶,卫藏地区以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嘉措为首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势力,受到第悉藏巴(藏巴汗)地方政权的敌视,在青海的蒙古喀尔喀部阙图汗与第悉藏巴联合,更构成对黄教寺院势力的威胁,加以康(今四川省甘孜及西藏东部昌都一带的藏族地区)地区的白利土司・顿月多吉崇奉苯教,与藏传佛教为敌,逮捕、迫害各派佛教僧人,黄教寺院势力的处境岌岌可危。

1627年(后金天聪元年),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在清太宗皇太极的攻击下,自辽河流域西退,曾在内蒙古土默特部的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停留数年。随后林丹汗又率部众去青海,准备与占据青海的喀尔喀部阙图汗部会合。林丹汗虽是藏传佛教信徒,但从未明确属何教派。林丹汗与阙图汗的联合,有共同对付尊信黄教的蒙古卫拉特四部,进而向卫藏地区扩展实力的企图。此时对黄教寺院势力的威胁,由于林丹汗与阙图汗的联合,形势更趋严峻。

卫拉特四部均以尊信黄教相标榜,并以黄教的施主自诩。当黄教寺院势力处于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不得不向实力雄厚的卫拉特四部求援。

1634年(天聪八

3/35页

年),黄教派专人将密信展转送交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领袖固始汗,请求他出兵救援。  

固始汗(1582―1655),(也译顾实汗)本名图鲁拜琥。因他曾调解过卫拉特四部与喀尔喀部之间的争端,而受到喀尔喀部领袖人物和青海著名的黄教活佛东科尔呼图克图共同赠予的“大国师”的称号,“固始”即“国师”二字的音转。固始汗不仅骁勇善战,而且深谋远虑,久蓄雄心壮志。但在卫拉特四部中,和硕特部受到实力更为雄厚的准噶尔部的排挤,当固始汗接到黄教的求援密信后,立即作了出兵的准备,他还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轻装简从到拉萨,与黄教领袖人物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嘉措及后来被认定的班禅四世・罗桑却吉坚赞会见,双方密谋对付黄教劲敌的策略。在固始汗返回和硕特部前,达赖五世和班禅四世共同赠给他“丹增却杰”(藏语,意为执教法王)的称号。  

  二、固始汗据青海,次第挫败黄教政敌

如前所述,17世纪初叶,黄教寺院势力腹背受敌,形势危殆。但在1636年秋末固始汗自伊犁出兵之前,形势已有一定的变化。先是林丹汗未及与阙图汗会合,即因出痘病亡(1634),阙图汗部也发生了内讧事件,实力大为削弱。

1635年(天聪九年),阙图汗派其子阿尔斯兰率兵万人进入卫藏,按原定计划与噶玛噶举派红帽系饶绛巴、第悉藏巴・丹迥旺布联合,共同消灭黄教寺院势力。但是,阿尔斯兰到达藏北达木(今西藏当雄县)后,黄教寺院势力成功地收买了他,使他倒戈,与第悉藏巴的军队交战。第悉藏巴・丹迥旺布率军进至藏北,阿尔斯兰惟恐后路被截断而撤回拉萨,并拜见了达赖五世。由于阿尔斯兰进入卫藏后未按原计划攻击黄教寺院势力,反而倒戈攻袭第悉藏巴,投靠政敌达赖五世,噶玛噶举派红帽系饶绛巴派遣信使向青海的阙图汗控告阿尔斯兰反复无常,阙图汗下令处死阿尔斯兰,最后阿尔斯兰被其部将杀害,部众溃散,阙图汗遂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固始汗率和硕特部兵于1636年冬抵达青海,略事休整后,即于次年(1637年)正月,发起了对阙图汗的突袭。在青海湖西北岸,固始汗以少胜多,以1万兵力摧毁阙图汗的3万军队。固始汗之子达延台吉又追逐阙图汗所率残部至哈尔盖(今青海刚察县境)的冰滩上,阙图汗被俘,推测是被杀害了。阙图汗被消灭后,青海遂尽入和硕特部的治下。

此时,白利土司和第悉藏巴对阙图汗的覆灭大为震惊,急谋对策。但是未及他们动作,固始汗即于1640年出兵康区,攻打白利土司。此前,固始汗于1638

4/35页

年曾派遣蒙古僧人墨尔根噶居喜饶嘉错入藏,迎请达赖五世去青海,担心此次出兵会危及达赖五世的安全。但是达赖五世没有接受邀请。墨尔根噶居喜饶嘉错又到扎什伦布寺拜见班禅四世,正逢第悉藏巴修建一座大寺院,施工的农奴受命在扎什伦布寺的后山采石,故意从山上滚下巨石,损坏扎什伦布寺的僧舍。达赖五世和班禅四世仍处在第悉藏巴的迫害之下。墨尔根噶居喜饶嘉错回到青海,向固始汗详细报告如上情况,固始汗遂首先对白利土司用兵。白利土司・顿月多吉兵败被俘,固始汗尽释被白利土司监禁的各教派佛教僧侣。⑦,深得各教派信徒的好感。

  固始汗灭白利土司后,曾派人去拉萨传送他在康区获胜的消息,但达赖五世或是由于顾虑固始汗率兵进入卫藏,黄教寺院势力的发展会受到他的牵制;或是故意放出风声以麻痹第悉藏巴・丹迥旺布,表示固始汗在略定康区以后,即可返回青海,不必率军到卫藏,多次指示强佐(总管)索南饶丹,不宜邀请固始汗军进藏征讨第悉藏巴。然而达赖五世的强佐索南饶丹未按达赖五世的意旨行事,反而捎密信给固始汗,请固始汗带兵前来卫藏攻灭第悉藏巴。

固始汗收到密信后,佯称回师青海,使第悉藏巴・丹迥旺布放松戒备,实则暗中引兵迳向卫藏进发。当固始汗于1641年(清崇德六年)兵临拉萨时,第悉藏巴竟毫未觉察。据藏文史籍《安多政教史》记载,东噶尔宗(今堆龙德庆县东嘎区)经过激战,被固始汗攻破,德钦宗(今达孜县德庆区)和乃乌宗(今堆龙德庆县柳梧区)等地的第悉藏巴所属地方官员纷纷出降。最后,固始汗于1642年攻下日喀则,第悉藏巴・丹迥旺布被俘。起初,固始汗曾有意起用丹迥旺布为自己效力,后来由于第悉藏巴政权的支持者不断举兵反抗,甚至企图营救丹迥旺布,固始汗觉察到事关重大,于是下令处死第悉藏巴・丹迥旺布,第悉藏巴地方政权(1618―1642)于兹结束。  

  三、卫藏地方势力与清明的早期联系

满族崛起于我国东北地区,在17世纪初叶建立后金王朝前,满族社会比较普遍的宗教信仰是萨满教。藏传佛教与满族统治阶级的最早联系,始于清太祖努尔哈齐时,当时有藏僧干禄打儿罕囊素“不惮跋涉,东历蒙古诸部,阐扬圣教”。在他圆寂(1621)后,努尔哈齐还下令为他建立佛塔。

清太宗皇太极即位后,为了表示对藏传佛教的崇信,于1639年(崇德四年)十月,派遣以察汉喇嘛为首的人员去卫藏,带信给当时掌管地方政权的“图白忒汗”(即第悉藏巴)和“掌佛法大喇嘛”,“延致高僧”去满洲传教,以期

5/35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