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跳出舒适区的人,最后都活成什么样子了

 xrj5857 2017-08-13


相信很多人都认识张钧甯,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张钧甯的父亲张志铭是法学博士、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及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母亲郑如晴是文学硕士、知名文学作家、台湾艺术大学讲师。

这样的一个人,她的未来是被人安排好的,她也按照父母的安排从读书到后来考取法律学硕士,然后很可能是找个高薪工作或者当高校的教授。

是啊,相信这样的人生是大多数人都喜欢的,高薪、安逸、舒服…...你的人生从20多岁就能看到你最后的结果。

她一直在内心问自己一个问题:“做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开心?

最后她选择了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从一帆风顺的人生,结果跑去做临时演员,在试镜了40次以后她还是一个临时演员,所有的人都非常不理解她,但是最后她的作品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她的选择。

人是非常害怕改变的,因为你不知道改变后会怎么样,即使你已经很痛苦了,但是你也不愿意去改变,你会有很多的担心,你不能确定新的选择是否能带我再走上金字塔尖。然而人生本就有多种可能性,即便是求而不成也未必是一种浪费,寻找自我、让自己激情飞扬,本就是人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反观活成白纸一张,那才是人生最大的浪费。

那些跳出舒适区的人,最后都活成什么样子了

心理学研究中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在舒适区我们得心应手,每天处于熟悉的环境中,做在行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际,甚至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对这个区域中的人和事感觉很舒适。但是这样的生活,无疑是温水煮青蛙。

以自己为圆心,自己的手为半径,开始画个圆。你会发现所有需要的东西,都在这个圆圈里。

这个圈,叫作舒适区。

还记得很早以前有一次在去一家非常好的国企单位出差的时候,有一个产品需要他们的员工去测量,结果我看到的是很多人在椅子上玩着手机,帮助我们测量的这个员工正在看她买的股票,等了二三十分钟,她才开始帮助我们测量,原本在我估算中应该一个小时不到可以搞定的事情,结果那天居然做到了下午三点(中午休息2小时),这效率简直令我发指。

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在这样一个单位会怎么样?” 我的回答是:“我会疯掉” 的确,这家单位薪资丰厚、离家近、安逸舒服,但是同样的你的人生一眼就看到头了,你也很难有任何的成长

那些跳出舒适区的人,最后都活成什么样子了

人有一种习惯,就是总喜欢在舒适熟悉的环境待着,这种“舒适区”一旦建立,你就会变得无比依赖,慢慢地爱上周围的墙,就想要待在这舒适的小屋,不愿意飞出去看看,去看一下外面的世界。

其实舒适区本身没问题,就像家一样,温暖舒服,每个人都有。但如果家的力量太强,你放弃了去外面看看的梦想,是挺可惜的。我们都有过想出去看看然后被爸妈叫停的时刻,但大多数坚持出远门的孩子,也没有忘记过回家的路,回家后,不仅眼界开了,知道世界变大了,明白自己渺小了,最重要的是,他们开始着手下一次旅行的计划了。

是的,他们的舒适区,反而变大了。

那些跳出舒适区的人,最后都活成什么样子了

我还记得在去年9月份的时候,有一个学员,她和我诉说了种种的痛苦,那个时候的她刚刚被男朋友甩了、非常的自卑、长得也不好看、特别缺乏安全感,我给他的建议是让她跟着我学习成长,而她也没有让我失望,非常的努力,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让自己更加的自信、朋友圈更广了,每天都充满了笑容,最大的收获了她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收获了一个同样在学习成长的男朋友。

而现实中大多数人你会发现很多人知道自己的状态,比如知道自己自卑、懒、不自信等等,但是如果你告诉他一些方法可以让他改变的时候,他会找很多的借口,比如我长得不漂亮、年纪大了等等一系列借口,他们中有一部分人根本就不想改变,只是抱怨一下,还有一部分人想改变,但是内心又害怕改变,即使知道自己现在的状态很糟糕,原来的习惯状态是自己熟悉的,如果走出去他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是更好还是更糟糕?

很多人知道很多道理,很多方法,但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一个人只有舒适区被打破,才能见到突破和卓越,从而带来持久的幸福。

这个时代的高手不再是默默无闻埋头努力的人,而是那些不可替代的有创造力的人,所以,那些总是在舒适区中温水煮青蛙的人,终究会被这个时代淘汰,不过是时间问题。工作如是,爱情亦如是。

那些跳出舒适区的人,最后都活成什么样子了

曾经的她和现在的她

那些跳出舒适区的人,最后都活成什么样子了

这是我很多年前关注的一个人,古人云:30而立,但是对于她来说在30岁的时候差点就站不起来了,那一年,因为她的工作能力比较差,她被公司裁员了;那一年,因为两个人感情糟糕,男朋友和她说了分手;那一年和父母吵架,加上自己压力巨大、迷茫,她得了终身无法治愈的神经性耳鸣。

30岁她,一路所有,没钱、没感情、没工作、甚至身体也出问题了。

于是,她开始了1000天改变计划,告别过去的自己,她开始去参加很多的社交活动,打破原来的生活方式,她开始每天早起,开始做时间管理、开始每天健身、读书、学习、旅行……

我也在微博上看着她一天一天告别过去的自己,看着她从自卑到自信,从一蹶不振到自信面对每一天,从一个看上去非常土的姑娘变成了大家眼里的女神,从小白领到创业,从被人甩,到拥有了一个非常爱自己的另一半。

那些跳出舒适区的人,最后都活成什么样子了

多做一些等你到80岁了,不后悔,还能经常和你的孙女吹牛逼说:“我当年.......”

那些跳出舒适区的人,最后都活成什么样子了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最怕的就是自己在年轻的日子里,把日子过成发条,只剩下嘀嗒嘀嗒。

趁着年轻,趁着还没定型,多去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让自己更强大点,强大到在任何一个环境都能活得下来,强大到和谁在一起都是幸福的。

至于舒适区,我觉得哪一天等我老了,拼不动了,再回去吧。

当然走出舒适区,并不是盲目地辞职,相反,你应该有一份活下来的保底工作,除此之外,在你的八小时之外一定要给自己的生活中埋下一些彩蛋:去做一些你平时不去做的一些事情,比如去看一本一直想看的书;去专门做一个自己想要的发型;和闺密去一个自己一直都很想去的旅游景点;去毫无保留地烂醉一次;去看一场能唤起回忆的演唱会。

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人奋力去追求着自由,而我们已经有了这么自由的躯体,为何不去努力拆掉思维里的墙,自由地飞出去看看这世界的模样?

即使你现在是一直青蛙,那又如何,我就要跳出这口井,去看一看外面的天空,去望一望辽阔的大海,那一望无垠的海水。

别让舒适区毁掉你的人生,去看看围墙外面的世界。固步自封的人,舒适区会越来越小,终有一天,会发现世界早无落脚之处。

而一个真正的强者,他们经历了沧桑,化解了迷茫,学会了坚强,懂得了疗伤。他们在哪里都能活,哪里都是舒适区,哪里都是自己的天堂。

勇敢地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大胆地省掉犹豫的时间,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我做什么是最快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