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光文的乡情

 雲泉 2017-08-13

○一种怀念戴松岳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这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于1962年写下的遗诗,这首诗曾感动过无数华夏游子。然而,在三百年前,还有一位这样的老人,也在台湾那块土地上遥望故乡凄然而逝。这就是明末清初的鄞州学者,被誉为“台湾文化初祖”的沈光文。

沈光文(1612——1688年),字文开,号斯庵,鄞州栎社人。他和黄宗羲有着同样的经历,即青少年时游学南京,中年时投身抗清,晚年时治学传道,只是一在故乡一在海东,但他们同为明清之际浙东学人的典范。

沈光文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16岁时考中秀才,崇祯三年(1630年)又中浙江乡试副榜。25岁时进南京国子监读书,时为崇祯九年(1636年)。9年后的1645年,南明弘光政权覆灭,清军攻占南京,浙东义师在钱肃乐领导下慷慨北上,守卫钱江。沈光文于此时束装回乡,加入鲁王的抗清队伍,被授予太常博士,参与钱塘江划江之役。1646年,清兵攻陷绍兴,沈光文随鲁王入闽,晋升为工部郎中,在金门诸岛部署抗清,后相继任兵部职方郎中、太仆寺少卿,期间,他奔波于浙江、福建、广东之间,作鲁王与郑成功之间的联系人,又奉桂王朱由榔之命,监督郑鸿达之师。清福建总督李率泰以高官厚禄对其诱降,沈光文严词以拒。

1652年秋天,沈光文移家去泉州时,忽遇飓风,惊涛骇浪中,小船竟从围头泽一直漂至台湾岛,从此,沈光文蛰居孤岛三十六年,度过了充满悲欣的后半生岁月。

在台湾的三十六年中,沈光文的遭遇是戏剧性的。当时的台湾被荷兰殖民者所占据,他们在西岸南部筑起了赤嵌城。沈光文上岸后,在东山搭茅屋、开田地自谋生路。荷兰殖民者听说来了一位学者,就聘请他为“宾师”。沈光文也应邀而去。但待他认清了荷兰殖民者想奴化中国人的真面目,便辞职归田。他考察台湾地形,为光复台湾而与郑成功联络,策动郑成功收复台湾。1660年,恼羞成怒的荷兰殖民者将他和他的儿子关入牢中。在狱中虽屡受折磨,但沈光文父子拒不屈服。出狱后的沈光文生活艰难,但仍坚守气节,以教书行医度日。

1662年2月1日,郑成功率大军收复台湾,同来的还有一批文人如徐孚远、陈士京、卢若滕等。沈光文赋诗以纪其胜:“郑王忠勇义旗兴,水陆雄狮震海瀛。炮垒巍峨横夕照,东溟夷丑寂无声。”郑成功对沈光文非常关照,拨给他住宅、耕田,并按期送来粮食和钱币。自此沈光文衣食无忧,与文友们赋诗作文闲游林泉。

但这样的好日子竟如昙花一现,半年后郑成功染病而亡,其子郑经一改郑成功的施政方法,并取消了对遗老们的优待措施,这使沈光文忧愤交加,便在诗文中暗加讽谏。年轻气盛的郑经对此极为恼怒,沈光文处境十分艰难。无奈之下,沈光文去了大岗山超峰寺落发为僧,法名超光。但身入佛门的沈光文心却在尘世,耐不住青灯黄卷的清冷也难入佛境难悟佛性,不久又还俗回家,隐居于汉罗门山中。在此期间,他招收生徒,教授汉字,讲授国学,同时兼行医术,治病救人。直至1681年,郑经去世,郑氏家族才对沈光文复礼如故。沈光文的日子又好过了。但两年后,清兵入台,台湾归属于福建省,而闽浙总督姚启圣和沈光文是旧交好友,听说沈光文依然健在,不但来信问候,还邀他出山入仕,这于一生抗清的沈光文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两人毕竟是知交,姚启圣知道年老的沈光文归乡心切,就答应派人送他回鄞州安度晚年。孰知此约未行,姚启圣因病而逝,这一好事又成了水中之月。所幸的是,时任诸罗知县季麟光崇文尊老,对沈光文非常尊敬,不但按期拨给钱粮,而且每十天一次看望他,这使晚年的沈光文有了优裕的生活环境,他和从大陆来台的诗人韩文琦、赵行知、华裘、王际慧等人组建了当地最早的诗社——东宁社,相互切磋、互相唱和,以抒情言志,并将诗作编为《福台新咏》。直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77岁的沈光文卒于诸罗,葬于善化里东堡。

在台的漫漫三十六年间,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始终有一缕情思萦绕于沈光文胸中,那就是浓烈的思乡之情。于是,从他的笔底倾泻而下的是绵绵的乡思:

故国山河远,他乡幽恨重。

——《葛衣咏》

望月家千里,怀人水一湾。

——《望月》

万里程何远,萦徊思不穷。安平江上水,汹涌海上通。——《怀乡》

岁岁思归思不常,泣岐无路更谁同?

待看寒雁南飞空,问讯还应过越东。——《思归》

故国霜华浑不见,海秋已过十年淹。——《思归》

爆竹声喧似故乡,繁华满目总堪伤。

起去看天天未晓,鸡声一唱残年了。——《己亥除夕》

不管诗人如何怀乡,一湾海水终究像天堑一样隔断了沈光文的归乡之路,在无望、无奈又无可诉说的乡愁中,沈光文身死异乡,然而他在不经意中播下了文明的种子,传播了中华文化。

在台湾,沈光文第一个推行大陆的教育制度,进行汉语教育;他始终倡导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昭示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他在台湾边走边看,写下了《台湾赋》、《台湾舆图考》、《东海赋》等著作,为台湾留下第一批汉语文献;他创办诗社,集聚同好,相与唱和,开创了台湾文学……正因为他的杰出贡献,改变了台湾的文化底色,使台湾真正接上了中华文化的根脉。成为中华文化在台湾传播的“第一人”。

台湾人民也给沈光文以永远的纪念,清道光四年(1824年)建立的文开书院就以他的字为名,并以他为首的八个寓贤配祀理学宗师朱熹;在善化镇,有文开桥、光文桥、光文路等地名以资纪念。与他同时的诸罗知县季麟光说:“从来台湾无人也,斯庵来而始有人矣;台湾无文也,斯庵来而始文矣!”后他二百年的国民党原主席连战的祖父连横在《台湾通史》中特在列传中首录沈光文,称他“居台三十余年,自荷兰以至郑氏盛衰,皆目击其事。前此寓公著述,多佚于兵火,惟光文独保天年,以传斯世。海东文献,推为初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