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艳纯:高考试卷中“比对”题的比重及探究

 昵称40236469 2017-08-14



高考试卷中“比对”题的比重及探究

长沙外国语学校  杨艳纯

 

“比对”题,顾名思义是通过比较对照、核对两者之间的异同,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的试题。原本“比对”一词出现在科学研究中,它是指利用实验室间的比对,对实验室的校准或检测能力进行判定称为能力验证或实验室水平测试。实验室间比对是借助外部力量来提高实验室能力和水平。比如“DNA”比对,目的是提高数据的精准性,使结果具有更高的信任度。这就要求研究者具有严谨缜密的作风,认真细致的态度,还需具备丰富的知识和高深的专业技能。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优秀尖端的人才就必须具备这样的技能和知识。为了增加区分度,拉开分数差距,今年的高考题“比对”题的比重加大了,难度增加了。下面我将主要对2017年高考卷中“比对”题的分布及解题方法做一些探究,以求同仁们的斧正为感。

一、      论述类阅读中“比对”题的设计与解答

高考卷的第一个模块论述类阅读一般设置三道选择题,都是可以通过“比对”原文,精准选出正确答案的。而且一套试卷的头三题,遵照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应该是不难的。而往往是许多考生一开始就被困住了,雾里看花,纠缠不清。既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又弄得头昏脑涨,心烦意乱,这是大忌。那么平时该如何应对,才不至于大考不慌呢?

(一)了解论述类阅读的选材特点

论述类阅读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篇幅较短小,文字较简洁,多是大众化、通俗化的报道;二是信息密度较大,阅读难度不小;三是成果价值高,成果发布的时间近,常常是反映某一领域的最新动向和研究动态,往往又是水平最高的理论成果。所以对考生来说,是比较新的或是比较陌生的“新知识”,就有了难度。但如果我们了解这类文章的特点,也就能快速理清脉络,读懂文章。

(二)明白论述类阅读的写作特点

论述类阅读遵从一般议论文的写作程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过开头部分往往提出一个新概念,并对此概念做出解释,或进一步说出其特点,然后亮出作者的观点。接下来引经据典地阐述、剖析、佐证自己的观点,或是把此概念与其他类似概念、旧概念相比较,突出新概念的特点或进步,或是把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人物对新概念所持不同观点作比较,突显作者观点的与众不同与缘由。文章结尾往往展望新概念的前景,或推断自己所持观点的前瞻性,或总结人们对新概念的关注和愿景等。明白了这种文章的思路,再通过圈点批注理清层次,写出段落大意,文章就读懂了百分之七十。但想要在考试中三道题不丢分,功夫还在下面。

(三)把握论述类阅读的设题方式和误项设计

1考查方向及设题重点

    从《考试说明》(略)不难看出此模块考点的几个关键词:理解、筛选、整合、分析、归纳、概括,都只是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原文,而且都是以选择题呈现,并不要考生做文章。所以在设题上是有规可循的。第一题基本上是考查对新概念的理解,第二题往往是对原文内容分析正确与否的判断,第三题常常是推断题。也就是说论述类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且题干下面的选项设计往往是正确的多,基本上三道题都是选出错误的一项。

      2、误项设计类型

论述类阅读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还要了解误项的设置规律,才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一般而言,选项的迷惑性主要表现在:①以偏概全(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词语干扰考生);②混淆时间:(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③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④模糊范围(扩大或缩小范围);⑤肯否失当(有意将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相反);⑥无中生有(原文无此信息);⑦偷换概念(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⑧曲解文意(故意曲解文中相关词语、语句的意思);⑨文不对题(选项与题干要求的内容没有关系);⑩过于绝对(故意拔高或缩小)。归整、强调一下,第一道概念类命题主要注意文不对题(答非所问)误划类别(肯否失当或混淆时间)”“弄错对象(张冠李戴);第二道判断类命题主要注意“以偏概全(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第三道推理类命题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

(四)仔细“比对”原文才是解题根本

    1、依着题目与选项索检原文,找到答题区间。

考生在初读原文时,了解了行文的思路,通过圈、点、批、注,对文中重要概念、结构层次、段落大意等胸有成竹,再次回归原文,找到答题区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2、心怀误项,仔细“比对”,明了原因。

做这类题时,心里要时时刻刻装着误项的类型,以便在“比对”原文时,能快速、敏锐地找出错误。论述类阅读命题说白了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通过删、添、调、改、漏、凑等手段来设计错误点。考生如果心里装着误项,又能明了命题者的用意、手段,信息密度再强,难度再大的文章也没有必要畏惧、惊慌,因为这类文章阅读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科技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考生,而是考查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来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锁定错误点,快速检验,不似是而非。

要想这三道题不丢分,快速检验是很有必要的,方法是对选出的答案是否能准确地说出误项类型,且一般三道题的误项类型不会重复。2017年全国Ⅰ卷第一题虽然是“选出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实际上考查的还是对概念“气候正义”的理解,正确答案为D,那么错误的三项:  A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范围扩大,原文是“一些非政府组织”,此答案遗漏了“一些”。) B 、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说法绝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国内公平,不只是单一地“限制排放”。) C 、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对象错误,不只“为后代设定义务”,也要“为自己设定义务”。)

第二道题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实际上是判断对否,答案为C,表述为“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以偏概全,原文用大量篇幅阐述的是“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选项表述为“代际公平”,二者只取其一。)

第三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实际上是推断题,答案为B,表述为“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前后关系错误,不仅“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还有“义务”需要分担。)

从以上分析可见,只有准确地对上了号,不似是而非,才能保证不丢分。那么,平时训练就必须养成把对选项的关注重点和误项类型挂起钩来的习惯,熟稔于心。一般是:弄错了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就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如果选项中包含“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词,须重点关注,容易犯“混淆时间”的错误。选项中包含“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词,也须重点关注,可能犯“过于绝对”或“肯否失当”等错误。选项前后表述关系弄错,容易犯“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条件”等错误。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比对”题的设计与解答

高考卷第二大模块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体裁仍然是小说,但实用类文本不再是人物传记,改为新闻材料,而且原来是选做题,在小说和人物传记中任选一篇阅读,为了公平起见,所以在题目设计上题型差不多,难度也不相上下。现在改为必做题,而且在文本材料的选择上区别度大多了,设题的角度和区分度也不同了。所以分而说之。

(一)小说阅读“比对”题的设计与解答

小说阅读“比对”题的设计只有一道题,原来是五选二,选出最恰当的两项,现在是四选一,选出不正确的一项,但万变不离其宗,考查角度都是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如何准确解答此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重点关注传统小说阅读的出题点

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以塑造人物为核心,不管是中国小说还是外国小说都一样,只不过是在表达技巧的术语表述上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考查,会涉及到小说的主题和人物描写的方法,人物描写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细节描写等,情节一般表达为开头——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环境描写中多考查自然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①渲染了气氛,烘托情感;②交代时间、地点或社会背景;③揭示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④暗示人物的命运;⑤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⑥有线索象征、暗示作用;⑦起对比烘托或比衬作用;⑧揭示或者深化小说主题。

   2、了解外国小说阅读中出现的术语或概念

阅读外国小说,有些术语或概念也应该有所了解,否则看到了,眼前“一抹黑”。外国小说把小说分为八个基本元素,即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有的元素与传统小说相同,现挑几个较陌生的术语或概念加以强调:

①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即叙述者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有限视角即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形象大于思想”   小说的主要功能是叙事而不是说理,小说通过形象将蕴涵其中,忌讳主题鲜明。小说通过客观描绘、隐喻、象征暗示出主题,因此主题就有多种可能,具有多样性。

③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   扁平人物是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如《变色龙》里的奥楚蔑洛夫。圆形人物性格较为复杂,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比如美国小说《飘》里的斯佳丽。                    

④摇摆和突转   小说常常通过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其他情节、人物性格及主题的摇摆(插入)来改变节奏,使情节迂回曲折,人物形象丰满,主题深刻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契诃夫的《变色龙》故事不是一下子讲完而是在摇摆中进行。突转指的是情节(经常是结尾)的出乎意料又要在情理之中,它可以加强故事性,让人有美的享受。欧·亨利的小说是这方面的典范。

 “延迟”手法   指的是作者在情节运行时着意安排的技巧,其目的就是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曲折有致,摇曳多姿。如《牲畜林》。

3把握小说阅读考查的误项设计和“比对”点

虽然小说阅读考查的误项设计与论述类阅读有所不同,但还是异中有同,多有类似的。不管考查的形式过去是五选二,现在是四选一,考点还是相同的。误项类型大体上可归纳为:①弄错概念或术语;②范围大小失当(特别注意“全”“都”一类的词);③主题不对或故意拔高;④用词不准确或失当;⑤有意弄错写作手法等。

解答此题,首先应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写了谁干什么事,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手法,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等。再看选项中是否涉及这些方面,如果有,就应该到原文中找到“比对”区间,看是否有这种手法,以及对这些描写手法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对作用的表述有没有错误。这些都需要通过“比对”原文,认真对照分析,才能准确无误地做出判断。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小说阅读《天嚣》(原文略)第4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答案为B,表述为“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问题出在最后一句“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曲解了原文的意思。“都”字过于绝对。

2016高考全国Ⅱ卷小说阅读《战争》是一篇外国小说。设题为“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选出最恰当的两项,答案是DC,错误的三项考查重点及错误点分别是:A项考查小说开头的作用,同时也考查小说中第一人称的作用。小说中的一般是线索人物,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串起故事情节,同时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一般不是作者。这考的是常识问题。B项是分析小说的语言技巧。E项是考查小说的主旨,本文应是揭示战争的残酷,并非是表现民众的必胜信念,有故意拔高主题之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比对”题的设计与解答

今年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的选择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过去的几年都是人物传记,记叙优秀人物的生平事迹、功业成就、精神风貌等。而今年变成了非连贯新闻材料阅读,而且是图标类、新闻类、专著类三种问题夹杂,此类文本是一个创新,前所未有。这种题让考生一脸懵,战战兢兢。其实冷静下来看,它和今年的论述类阅读有些相似之处,只是材料的性质变了。第78两道题在设题和误项点的设计上是大同小异,不谋而合的。新闻材料也主要考查学生分辨、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只有第9题是简答题,考查学生筛选、分析、概括能力。

2017年全国Ⅰ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原文略)第7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答案为B。问题出在主次颠倒,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述为“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主辅不分,转移话题,干扰考生。第8题为五选二的多选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选正确的两项,答案是BC,不正确的三项问题分别是:A、原文“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同时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选项中把“方式”当成了目标,乱调乱凑,重组词句,似是而非,糊弄考生。D、由图表可知,55岁以上人群及“大学及以上”学历关注度下降,所以集中度的比值不可能“不断的攀升”。模糊范围,混淆关系。E、更是于文无据,无中生有。

可见,解答此类题无须被表象吓倒,不管阅读的材料在实用类的前提下怎么变,只要你凝神静气,读完全文。然后做题时分三步走:1、根据题干,找到答题区间;2、依着选项,认真“比对”原文;3、验证错误点是否与“干扰项”匹配。做到不模模糊糊,不似是而非,那么,你就胜券在握,不会丢分,这两道题可有8分的比重啊!

三、古诗文阅读“比对”题的设计与解答

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和古诗鉴赏,文言文阅读三道选择题,第一道题和第二道题往往是考查文言断句能力和文化常识的积累与判断,第三题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虽然一、二题做题时也要“比对”原文,但不比第三题对读懂原文,“比对”原文做出判断的要求高,而且难。所以我在这里只讲第三题。古诗鉴赏两道题,一道选择题,一道主观题,我在这里也只讲第一题。分述如下:

(一)文言文阅读“比对”题的设计与解答

     近几年来,高考全国卷的文言文阅读材料相对固定,文体为人物传记,设题也比较固定,第三题(12题)基本上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这是一道综合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判断。但它又是选择题,而且设题为选出错误的一项,这就意味着有三个选项是正确的,正好可以成为考生理解文意的最好凭借,因为现代中学生最不愿意读也读不懂的就是文言文。当然不是说考生不去读原文,直接从此题的选项下手,这样做容易断章取义,拿捏不准对错。所以,还必须按以下步骤来做文言文阅读。

1、初读→了解传主人物的大致情况

人物传记的整体结构及介绍人物的一般顺序是:姓名→籍贯→职务→经历→事件。具体的行文一般分为三个部分:①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姓名、字号;籍贯;家庭背景;学识;性情;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最初任职情况等。②人物的主要事迹。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而“时间、地点、职务”是事情分层的“三标志”。③人物的性格作风。多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了解人物”。

初读时,不要花太多的时间纠结在某些词句上,有些实在难懂的地方采用跳读法。但阅读时需要特别关注那些评价性的语言,不管是作者的直接评价,还是从辞色的褒贬中感受到的作者的情感倾向。因为设题的选项往往会在此设置陷阱。

2、再读→依据四个选项“比对”原文

文言文读一遍不可能完全读懂,甚至可能只读懂了60%,那么在考场上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求助于综合题(12题)的四个选项来理解文意是很有必要的。根据我们的经验和探究,这道题的四个选项基本上是按照选文的顺序,用白话文依次对每一段落或所记人物的主要事迹作概括或评判。如果我们拿每一个选项的表述去“比对”原文,再依据我们初读原文时的理解,就更能准确地理解原文并做出判断了。解决了这道题,读懂了原文,再回头做前两题,就不在话下了。

2017年全国Ⅰ卷文言文节选自《宋书  谢弘微传》,第12题四个选项: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就是对原文从开头到“遣财禄秩,一不关豫”的解读)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就是对原文从“混风格高峻”到“号约微子 的解读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就是对原文从“混以刘毅党见诛”到“入门莫不叹息”的解读)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就是对原文从“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到“弘微一无所取”的解读)依据此四个选项是不是对原文的理解明白、通畅多了。

3、三读→索检误项错误点不含糊

人物传记“比对”题误项设计类型与论述类阅读也是大同小异,只是根据文体的特点有所侧重。一般会在以下几方面设置错误点:①张冠李戴;文言文文字简约,有时名字古怪,再加上人物关系复杂,很容易混淆,弄错对象。②无中生有;把本来没有的信息或次要人物的信息强加在传主人物身上。③时间、地点混淆;人物的主要事迹涉及到的时间、地点多,随意搭配时间或地点制造错误点干扰考生。④主题分析错误;⑤对人物的评判失当;⑥人物关系混乱,乱点鸳鸯谱等。做题时,心里时刻装着这些误项类型,当选项与原文发生碰撞时,能快速找出错误点,并明确类型,验证出题人的考查意图。2017年全国Ⅰ卷中12题答案是B,错因就在张冠李戴,弄错对象。原文“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根据此段所述,主语是“张混”,那么“居住在乌衣巷”的是张混而不是谢弘微了。

(二)古诗鉴赏“比对”题的设计与解答

古诗鉴赏是历年来高考必考题,材料基本上来自唐诗、宋词、元曲,只不过在设题上原来是两道简答题,从今年开始改为一道选择题,一道简答题。选择题为五选二,选出不恰当的两项,考查的是考生对中国古诗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整体把握和鉴赏能力。古诗阅读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读不懂或理解不到位是常有之事,而五选二的选择题的设计,有助于读懂诗歌,通过五个选项和原文进行“比对”琢磨,说不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要想稳操胜券,做好这道多选题,还必须稳打稳扎,步步为营。

1、读懂诗歌是前提

如何读懂一首古诗?套用两句俗语: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平时深厚的积淀和长期地对自己文学素养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当然,古诗读得多了,积累多了,也能找到一些规律,根据我的积累和经验,可以这样来读古诗:

首先,了解古诗的类型及特点,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探究,我们可以把古诗归为四大类:①写景抒情诗;②咏物言志诗;特点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或咏物寓理。③边塞征战诗;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比较复杂。④怀古咏史诗;特点是借古讽今、怀古伤己。不同类型的诗歌描写的侧重点不同,表达的情感和主题迥然而异。

其次,读懂一首古诗,需要把它当文言来读,注意补省略,调语序和词的活用。按照以下步骤,做实以下工作:一看,即看标题、作者、注释、序文、甚至标点,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题材、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作者如果是名家大家,我们可以根据平时对他生平和创作特点的了解来辅助理解此诗。附在诗歌后面的注释不能忽略,从注释中往往可以看出写诗的背景,有时注释还暗示了诗人心情,内容主旨往往隐于其中。序文更是暗示诗歌背景,作者风格,情感态度等。二抓,即抓意象特点、抓情感暗示。特别是语言的暗示,钱钟书先生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它包括色彩的暗示,时令的暗示,环境的暗示,动作、行为的暗示和情感的暗示。三辨,即辨人、事、景、物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联或各句间的关系。明代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清代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弄清了景和情的关系,也就大致把握了诗歌的主题。

2、明辨手法是硬件

虽然说古诗鉴赏的两道题各有所侧重,14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鉴赏,但古诗创作的一些手法或术语也应该有所掌握,否则,选项中万一出现一些简单的手法或术语,却不知晓或混淆,直喊冤枉也是徒劳,于事无补。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简单地说,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而在唐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还有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诗。一般高考古诗鉴赏材料为近体诗,也就是绝句和律诗,或者宋词,元曲中的小令。绝句是四句,律诗一般是八句,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又有“起→承→转→合”之说。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之分。

诗歌的创作手法主要以描写和抒情为主,描写手法有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诗歌的表现手法有白描、象征、联想、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扬、对比、用典、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

3、“比对”诗文定乾坤

有了前面的初读诗文和硬件准备,再用五个选项“比对”原文,认真细致,确保精确无误。2017年全国Ⅰ卷14题的五个选项的设计,是按照诗歌的前后顺序依次对诗歌内容进行赏析,通过依次“比对”原文,就能发现其中的端倪。A项“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而原诗“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说的是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如此看来,“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是错误的。E项“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而原诗“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说的是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所以“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错,是诗人有感而发:面对天下英才,国家的栋梁,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应当具备慧眼认真鉴别。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说自己老病,精神不济,阅卷挑选人才之事要拜托同仁,那是谦逊之辞。可见,此题在设计陷阱时,主要是根据诗歌鉴赏的特点来拟定的:①弄错感情色彩;②曲解诗意;③褒贬失当;④无中生有;⑤观点态度不对;⑥情感主题错误;⑦手法混淆或错误;⑧诗歌常识弄错等。

综上所述,高考卷中“比对”题比重越来越大,分值越来越多,目的是在增加区分度,拉开分数差距。而高考的竞争是残酷的,“提升一分”况且“干掉千人”,所以,好好研究“比对”题,训练“比对”题,应该成为未来考生的重要任务和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