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装要“潮”不要潮,夏季最全防潮攻略

 瀞舒凝兰 2017-08-14

自家装修就得要有个性要潮,但是遇到暴雨侵袭的时候,面对回暖天室内陆面、墙面出汗,冷热交替墙漆脱落等糟心窘境,是不是有种强烈的意念,想“干”掉室内一切的潮湿?编辑深有体会,也特此安利千余字,希望你能从中找到防潮的秘籍。


01

家庭篇


1、地板

湿气很容易积聚在地板上,其中地砖的反应最明显,一碰湿气秒秒种就能变身溜冰场,很容易滑倒摔伤。



此时可以好好利用厨房里的盐。取几勺盐溶解在温水中,然后将拖把浸泡其中,用来拖地板。



温热的盐水蒸发速度会比冷水快,地板干的速度也会比较快,食盐里的氯化镁和氯化钙能够吸附水分,可以延长地板的干燥时间!



2、厨房

厨房用水量大,是家中的潮湿的重灾区。



平时多开抽油烟机或者抽气扇排出湿气,苏打粉、面粉等可以吸收湿气,晒干的茶叶或者用过的咖啡渣也有同样的功效。



3、衣柜

潮湿季节,衣物防潮十分必要。可以好好利用衣物烘干机,烘干之后的衣物可以及时放入衣柜。



一些不穿的衣物可以用真空收纳袋收好,而当季的衣服,可以在衣柜中备好吸湿包。



4、卫生间

家中最湿的地方就是卫浴间,即使做干湿分离,也难免感觉湿答答的。一定要注意多开排气扇,保持浴室干爽,扫除地面的积水,避免水汽凝结。



洗衣粉是良好的防潮物件。将洗衣粉分装到有小洞的小袋子里,放在除湿的角落里。可以选择有香味的洗衣粉,能让浴室变得干爽清新。



02

家居篇


1、实木

实木家具虽然一般在出厂前都经过严格的干燥处理,但仍然不可掉以轻心!



实木家具可以使用专业的木制家具清洁剂进行护理,把保护蜡或专门的清洁剂均匀地涂抹在家具表面,然后轻轻地擦拭。



从而会在实木家具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以保持家具光泽,同时还能防潮。



2、皮质

皮质家具也是必须进行防潮的。皮质家具受潮,容易遇冷变硬,甚至还会出现霉点。如果皮质家具变形或褪色,多半是由潮湿引起的。



皮质家具如果受潮,可以用软干布擦掉表面的湿气,然后用专用的貂油、绵羊油、皮革油等对表面进行保养。



从而可以软化皮质,还可以防潮防霉。



3、金属

金属家具遇水容易腐蚀生锈,所以最需要进行防潮。



金属家具要经常用湿布、柔和的清洁剂擦洗,最好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尽量不要让其碰到水。



一旦出现腐蚀生锈现象应及时处理,碰到潮湿天气尽量用干燥的布进行擦拭。



4、布艺

布艺家具相对比较麻烦,受潮后表面会出现湿润、沾灰等情况,使布艺家具变得很脏。



布艺家具防潮要用专门的吸尘器先把表面的灰尘清理干净,然后再用吸水性能好的沙发巾擦拭,而且要保持经常清洗。



经常清洗和防潮,布艺才会保持鲜亮的色彩和舒适的手感。


5、藤艺

藤艺家具其实不怎么需要防潮,因为它受潮干燥后会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和尺寸。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藤艺家具受潮,千万不要重压,防止藤椅变形。



简单来说,藤艺家具受潮后最好不要去碰它,让它自己静静地待着。


03

家电篇


1、电视

电视受潮,很容易出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情况。为有效防止家电受潮,最好每天开机一次,通通电,以机身产生的热量达到除潮目的。



2、电脑

潮湿的环境中如果不使用电脑,可以使用防尘防灰的专用电脑罩罩住电脑,不要让主机和显示器裸露在空气中,防止水汽进入。



3、洗衣机

值得注意是,很多人都认为洗衣机是与水接触来进行工作的,应该不存在防潮问题,其实洗衣机同样需要防潮。



如果洗衣机在潮湿季节出现故障,一是要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二是暂停使用,待潮湿天气过去了再使用。



✦编辑小窍门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天然的除湿小物件,如苏打粉、泡过的茶叶、洗衣粉、蜡烛等都是防潮除湿的“神器”。


1、苏打粉

厨房里唾手可得的苏打粉可以吸收湿气,结块后可用来当清洁剂,刷洗浴缸、洗手台、脸盆等,去油去污兼防霉,效果非常好。



2、洗衣粉

打开新的盒装洗衣粉 ( 或将其倒入用完的除湿盒中 ) ,在塑料膜上戳几个小洞,放在任何需要除湿的角落。洗衣粉吸饱水分结块后可拿去清洗衣服,一点也不浪费。 



3、蜡烛

如果觉得居室太潮湿,点蜡烛也能起到降低居室空气湿度的作用。如果家里已经出现霉味的话,可以选用含天然植物香氛精油的香薰蜡烛。



编辑留言:生活要有潮流,但家不能有潮湿。多雨潮湿的季节,一定要做好防潮除湿的准备工作,保持居家环境的干燥清爽,提升自己的生活的幸福指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