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金消失只是个误会

 昵称43487666 2017-08-14

现金消失只是个误会

  进入8月,贴身肉搏已成习惯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几乎同时启动“2017无现金日”“无现金周”,对满足条件的移动支付给予多种奖励,甚至抽奖领黄金,将移动支付再次炒热。

  “我钱包里的现金,除了加油几乎用不到。”在加油站等待加油时,一位车主对科技日报记者说。移动支付这么方便,纸币等货币形式会不会消失?

  多位专家认为,并不会。

  “货币是一种制度,用作交易的媒介。”欧阳日辉强调,在互联网经济社会中,以实体通货方式(纸币或硬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场景逐步减少,大部分交易都将使用非现金支付方式进行。

  “但是,纸币不会消亡,仍然是流通手段和支付工具。就如有了飞机和高铁以后,汽车的存在也是有必要的。”欧阳日辉强调,“无现金”这一提法并不严谨,容易让普通老百姓误以为现金会消失,同时,很多传销组织也在利用“数字货币”“虚拟货币”等概念从事非法活动。

  欧阳日辉说:“如果形容在支付过程中不使用现金,‘非现金’的提法显然比‘无现金’更合适。因为,广义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个部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时代,货币的形态不断变化,数字经济时代货币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但现金是仍然存在的。”

  李勇坚亦认为,虽然纸币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小,但至少在未来十年里,纸币还不会完全被取代。据李勇坚介绍,在手机移动支付出现前,各种信用卡支付以及其他方式的非现金支付方式就在国外非常盛行。如信用卡是美国的主流支付方式,在日本,交通卡(suica)被广泛用于各种支付场景。中国则跳过了信用卡或其他非现金支付方式,跳跃着进入了全民移动支付的阶段。

  李勇坚强调:“正如信用卡出现了差不多七十年,仍未能取代现金一样,移动支付虽丰富了各类非现金支付的手段,但仍依赖于各种基础设施(如信息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如生物信息识别技术),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风险,如,某些灾难导致信息基础设施破坏、技术受到攻击等,都会影响到移动支付的使用。”

  对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李连发教授也认为,现金纸币有它的不可替代性,对设备等无任何要求,纸币的使用量虽然在下降,但不会完全取消。李连发说:“刷脸、虹膜支付都需要非常强的外部环境,并非在任何外部条件下都适用。”

  移动支付引发新问题

  当移动支付火遍大街小巷,它所引发的诸如金融安全、企业强行推广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巡视员高级工程师陈立吾表示,随着互联网与相关业务的深度融合,金融业务的正常开展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金融网络已成为金融安全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对此,李勇坚表示,除了传统的资金安全问题,移动支付的安全风险主要来自数据安全。移动支付使丰富的数据信息汇聚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一旦数据泄露或被滥用,将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移动支付所带来的金融安全风险及防范始终被热烈讨论和寻找解决办法中,将成为相关机构和企业的长期命题。但是,近期因某些电商强推移动支付,拒绝收取现金的做法,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反感。

  最近,各互联网巨头纷纷开展“无现金城市”“无现金周”等移动支付营销战,第三方支付平台与线下商家签订协议,约定移动支付需达到的业绩标准/返现门槛,线下商家为达到该业绩标准/返现门槛,明确对消费者表示不收现金,只接受移动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的覆盖性普及虽然值得鼓励,但企业端的强推政策不可取,他们没有权利限制人民币的使用。”生鲜电商专家、中粤金桥投资合伙人罗浩元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拒收人民币的行为是违法的。商家可能会以仅拒绝了‘收取现金’的支付方式,并未拒收人民币作为抗辩理由。但我们认为,现金的收取无需相应技术支持,且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所以,商家拒收现金的行为显然是违法的。”

  “拒收现金,实际上是商家设置了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方超强律师说,“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展的相应营销或推广活动,目的在于推动移动支付的推广和应用,而不是带有强迫性地消灭现金支付方式。不管是部分商家过分追求平台奖励等蝇头小利,把经念歪了,还是与支付平台达成默契。支付方式的变革应当是潜移默化的,随着消费者习惯的改变而完成变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