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陋室之外的刘禹锡

 采菊东篱630 2017-08-14
刘禹锡(公元722847年),字梦得,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刘禹锡在政治上备受挫折,但他刚强轩昂,一生坚持真理。他是中唐文坛上独树一帜的大家,其诗文皆有很高的成就,如诗国天空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光耀千秋,有“诗豪”美称。后人编有《刘禹锡集》。

  桃花咏诗贬连州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刘禹锡任屯田员外郎,兼判度支盐铁案,与王叔文、王丕、柳宗元一起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永贞革新”。革新触犯了宦官利益,顺宗下台后,革新派受到贬官、赐死、株连,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刘禹锡被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后,又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在朗州一任十年,写了《聚蚊谣》、《飞鸢操》、《咏史》等大量诗歌来表达他“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的坚强决心,抨击把持朝政“鹰隼仪形蝼蚊心”的顽固派。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二月,刘禹锡和十年前被贬的柳宗元、韩泰等人同时被召回长安。十载艰危关山阻,一朝京城重相逢,大家都禁不住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柳宗元提议说:“我们为了革新,贬官远地多年,今日京城聚首,实是人生难得之事。听说玄都观桃花盛开,我们同往一游如何?”于是几人结伴同行,进了玄都观,果然满观桃树密如林,桃花盛开,娇红欲滴。刘禹锡问柳宗元:“记得十年前我们贬官出朝时,玄都观里没有一株花木,此时何来满观桃树?” 柳宗元说:“听说这些桃树都是你我离京后,宦官俱文珍命道士栽的。”刘禹锡笑道:“桃花艳如火,能有几日红?争如松柏耐岁寒,四季长不老!”好友欢聚,三春赏花,不可无诗。刘禹锡想到永贞革新失败后革新派所受的打击和迫害,想到自己贬官十年驻守边州的遭遇,想到宦官俱文珍虽已死,满朝新贵仍是他那一党的顽固派,当权的宰相又是当初革新派的政敌武元衡,不由十分愤慨,便从观中找来纸笔,一挥而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大家看了齐声叫好。这首小诗传开后,武元衡大怒,指使人弹劾刘禹锡“挟邪乱政,不宜在朝”,把刘禹锡贬到比朗州更远的连州去当刺史,后又调任夔州、和川刺史。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春天,刘禹锡又被召回长安任主客郎中。这离他写诗遭贬已有十三年了。上次他才44岁,现已是鬓发斑白年近花甲的老人了。他想到当年参加永贞革新的旧友,多已不在人世,抚今追昔,感慨殊深,想到13年前在玄都观写诗的事,又不禁心潮澎湃,意兴昂奋,决定旧地重游。

  三月初的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刘禹锡出了礼部衙门,独自穿街过巷,到玄都观去。13年前那种“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盛况没有了,观里冷冷清清,悄无一人,百亩宽阔的庭院里,半是青苔。13年前灿若云锦的千株桃树荡然无存,只有墙边金黄的菜花开放,当年种桃的道士们也不知哪里去了。他想到那些靠打击革新派上台的顽固派,恃宠擅权,炙手可热,当初是何等煊赫,不可一世,如今还不是像红极一时的桃花一样,转眼间就凋零净尽、烟消云散了吗?自己虽然遭受多次打击,23年来饱经风霜,备尝艰辛,但一直没有在恶势力下低头,现在终于看到了那些权势人物的下场。想到这里,他充满了自豪、昂奋的感情,在房內找来笔砚,在墙上题诗一首:“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题完诗后,他昂首挺胸,出观而去。刘禹锡这两首游玄都观诗,表现了他不向恶势力屈服的斗争精神,千古流传,令人赞赏。

  惟吾德馨在陋室

  唐长庆四年(824年),刘禹锡被贬和州刺史,因没有给管辖州地的节度使送礼,惹恼了节度使。结果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让他搬了3次家,从最初的3间房改为1间半,又改为1间。后来他自己建了草房,斗室之中,仅容一床一桌一椅。当时和州正遇早灾,百姓枯草无收,困苦不堪。刘禹锡十分焦虑,他一面向朝廷奏明灾情,一面颁布政令,组织百姓疏通水逳,开垦生产,而无暇顾及自己的家,致使庭院杂草丛生,青苔布满了台阶。刘禹锡对此毫不介意,反而诙谐地称它为“陋室”,并作“铭”加以称赞。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陋室铭》而蜚声遐迩: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通篇81字,情与景会,事与心谐。然细读此铬,不觉此室之陋,但觉此室之雅: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接纳文人墨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高贵可比“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抒发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后来书法家柳公权闻此,亲自书写,并请名匠勒之成碑,立右陋室院中。

  四海齐名白与刘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提出过许多真知灼见,如“文章与时高下”、“诗者,其文章之蕴耶”、“片言可以明百意”、“境生于象外”等。在中唐诗坛上,刘禹锡以自然邃美的诗风独树一帜,表现出巨大的创新精神。青年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后与白居易并称“刘白”,时称“四海齐名白与刘”。白居易一再惊叹:“诗敌者,非梦得而谁?”“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可见刘禹锡“诗豪”美称名副其实。

  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在和州任职两年后,奉命卸任回洛阳,途经扬州。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后被罢任,也回长安述职,经过扬州。两位大诗人相聚在扬州。当时两人同是55岁,都是离职罢任回京,所以心情都不是很好。在初次相逢的宴会上,白居易满怀感伤地写下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其中有“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之句,充满着对命运无奈的嗟叹。刘禹锡则作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巴山楚水淒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作烂河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一方面感叹23年的弃置一边,让大好时光白白失去,另一方面将自己喻为沉舟病树,但又有千帆过、万木春的景色,以此劝勉。他们在扬州登上栖灵塔,刘禹锡写下了《同乐天登栖灵寺塔》:“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干。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两位诗人在扬州达半月,共同吟唱,为唐代扬州一大盛事,也为后人留下一段佳话。

  刘禹锡的大量诗文,都是在被贬期间的发愤之作。他说过:“谪于沅、湘间,为江山风物之所荡,往往指事成歌诗;或读书有听感,辄立评议。穷愁著书,古儒者之在同,非高冠长剑之比耳。”正是这种被贬谪生活,才使他居巴、楚而有瘴厉之叹,守朗、夔而有拘囚之思。他的作品总是连带着生活的血肉,浸润着作者的感情。

  唯物思想影响大

  刘禹锡现存诗作800余首,其诗取材广阔,无论是社会现实还是前朝史事,无论是时事政治还是个人经历,无论是风土民情还是山川景物,都有所涉及。

  他的诗主要有讽刺诗、咏史怀古诗、歌颂战争诗和抒情酬赠诗。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歌颂战争诗以《平蔡州》3首、《平济行》2首著名。民歌体诗尤以《竹枝词》影响最大。他的民歌体诗在唐代西南少数民族中流传甚广,民间迎神鼓舞所唱的歌曲,“率多禹锡之辞”。那里的青年男女,不分贵贱,都爱唱刘禹锡的诗歌。尤其是民歌体诗作在当时有广泛的影响。人们公认刘禹锡是《竹枝词》之祖,他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文人诗与民歌相结合的新道路,他的《竹枝词》在宋化受到苏轼、黄庭坚的高度评价。

  刘禹锡的《天伦》,是唐代光彩夺目的哲学著作,阐述了天的物质性,反映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刘禹锡提出以气为世界万物的基础,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约“天人交相胜”的理论。他认为天与人都是有形的物,人则是动物中最高级的类,天、人、万物都以一定的物质形态为其存在的根据。刘禹锡认为,天与人,作为有形的物质,各有所能又有所不能,客观事物各有其特殊的能,各以其特殊的能胜过对方,这就是“天人交相胜”思想的基础和要旨。刘禹锡说:“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这是说人的职能是改造自然,实行的法制确定是非标准,以治理社会。刘禹锡强调的是人的能动作用,因为人有群、智慧和“以法胜天”的特点和能力。人依靠集体的力量和自身的智慧,发挥法制的作用,利用自然的有利条件,就能胜天。刘禹锡这些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李兴濂(著名杂文家)

  作者:著名杂文家来源著名杂文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