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以小光圈得名挑战摄影极致
2017-08-14 | 阅:  转:  |  分享 
  
以小光圈得名挑战摄影极致



摄影里,你搞得懂搞不懂的条框那么多,你摸得清看不透的词汇真不少;稳住不要慌,这次我们要有理有据地让你的摄影聊资华丽上天;

这一期,咱们聊聊【F64小组】



1932年,在一场位于旧金山deYoung美术馆举行的摄影展开幕现场,几位参展的摄影师向公众宣布,“F64小组(GroupF64)”正式成立。

他们正是一群来自美国加州具有相同摄影理念的年轻摄影师们。

一张1932年“F64小组”摄影展的开幕宣传册

“F64小组”的成员包括爱德华·韦斯顿(EdwardWeston)、安塞尔·亚当斯(AnselAdams)、维拉德·范·迪克(WillardVanDyke,F64小组直接发起人之一)、伊莫金·坎宁安(ImogenCunningham)、约翰·保罗·爱德华兹(JohnPaulEdwards)、松垭·诺斯科维亚克(SonyaNoskowiak)和亨利·斯威夫特(HenrySwift)。

F64小组部分成员合影

“F64小组”名字来自于当时镜头最小的光圈值。

由于大画幅相机镜头像场比较大,镜头光圈通常可以收缩到F64,意指用最小光圈获得影像的最大景深,从而得到清晰范围最大的照片;另一层涵义,则是力求作品具有最清晰真实的画面。





其中安塞尔·亚当斯凭着其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拍摄的风光作品而成名于世



【追求极致的画面】

这个小组对于摄影的纯粹度要求甚高,追求画面的精致,但不赞同在底片曝光前後做多余的处理,他们追求画面的张力、反差和黑白灰的变化趋势,不裁切影像,不用光面像纸。

乃至当下,这些规范对于摄影师的技术与艺术都是很高的挑战。

F64小组成员爱德华·韦斯顿的作品青椒

不幸的是,由于20世纪30年代正值美国大萧条时期,所以F64小组的部分成员也未能幸免。多位成员为了生存而搬离大城市,甚至离开了他们热爱的摄影行当。

F64小组也因而在1935年宣布正式解散。至今,他们大部分的作品都收藏于CCP博物馆和旧金山MoMA艺术中心。



这个只有3年历史的小组,却在摄影史上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摄影人对画面构成和曝光控制的认知,更是树立了一种用摄影捕捉生活之美的全新态度。

献花(0)
+1
(本文系hercules02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