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民手中的文玩手串为何包浆那么厚?他们是如何盘玩的?

 杏林春阳 2017-08-14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一个地方是无数人神往的,无数人说:“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当然也有众多背包客风尘仆仆地赶去西藏,奔赴那个神秘又神圣之地。

说起西藏,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

是干净的蓝天白云,还是澄澈的碧湖雪山?

是成群的牦牛羚羊,还是飒飒舞动的经幡?

是金碧辉煌的布达拉,还是神圣庄严的大昭寺?

你肯定会想到虔诚的朝拜者,以及手持佛珠的西藏阿妈。

慈祥淳朴的西藏阿妈,她们不会像年轻女孩子那样,身上挂满数不完的珠串,但她们手中往往捻着佛珠、攥着转经筒,每天念经祈祷,只要走到她们身边,不说话也能清晰感觉到虔诚的力量,让人肃然起敬。

佛珠从诞生之日至今,见证承载着一代代信徒的信念与信心,也更像是一种人神交流的导体与媒介。不像咱们为了完美包浆而盘玩的文玩爱好者,她们手捻佛珠,心中怀着的是深入骨髓的信仰。那些数以亿万遍对佛菩萨的呼唤、对自己内心的洗涤都深藏在一颗颗念珠之间。

在西藏,你走到哪都会看到藏族老阿妈老阿爸们,嘴里念着六字真言,一只手手里转着转经筒,一只手手里转着佛珠,念一句,转一圈,拨一颗佛珠。

在现代人看来,藏族阿妈手里的佛珠看来比较脏乱,但这却是藏式佛珠的魅力所在。对于她们来说,佛珠是不离身的物件,有机会就要持咒念诵,传统食品是酥油糌粑和风干肉奶茶,以前高原地区没有洗手的习惯,吃完顺手藏袍上一抹,以上食品都是油脂很多的,冬季高原地区风尘也很大,日久念珠自然脏和油污。

大半的老藏式佛珠都是不够数的,少则差一两颗,多则十几颗,那是因为藏族群众听闻佛法都是在寺院或乡间的法会时,大多数人文化水平较低,持咒都是不太计数的,也不知道多少颗珠子是什么含义,寺院的僧人文化层次比较高,会对珠子数量有严格要求。

如果念珠是从寺院流传出来的,一般都会足数,密宗修法也有用110颗的。普通人用的珠子缺失,除了不在意丢失的,还有有拿来当供品的、布施的、做药治病的、结缘的一些原因。

藏族人一般性格比较粗旷,没空跟咱们现在似的拆来拆去的为了美观折腾,他们就是念佛,绳子松松垮垮的,不断就不会换,假如是念佛用的老念珠原配的绳子,你看到念珠间隔很大显得绳子长,那是日久持咒的结果,一般不换为好,有很大的加持力。

西藏有一种说法,珠子间隔远,心离上师和佛法就越近。说明你念佛很用功,使用念珠的时间很长,绳子都被捻松了。

真正的藏式老佛珠,上面经常出现奇怪的东西,比如系着一段牛皮绳、几块贝壳,有的还有钥匙,铜片之类的。她们对念珠是很重视的,自认为的灵物、纪念物、家里的传家物、祈愿的绳结、活佛给的金刚结都有可能拴在上面,为了给自己带来好运,或者供心佛。

在她们手中,珠子便不仅仅是珠子了,它的媒介作用体现的更为明显,成了沟通古今为一线的使者,一个小小的开片,一个细小的风化,古朴沧桑的包浆都可能是一则美丽的故事。

没有严格的手串穿制规定,没有层出不穷的盘串方法,没有花心思搭配佛珠,就只是双手合十祈祷,就只是日复一日习惯性的盘捻,用心祷告,用心洗刷。求的是一种渡,渡前世的孽,洗去今生的秽,信来世的转生!

但愿文玩市场的兴盛、巨大利益的诱惑,不要污染了那片纯净的精神天空!

最后,给大家欣赏一下充满灵气的藏式佛珠: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每个人好像都在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目标,就连手中的手串,也是一串一串的换,更不要说盘出包浆了。玩文玩,最重要的是一颗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