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试干货】你的大学开始实行“本科不努力毕业转为专科”了吗?

 遺世的黑玫瑰 2017-08-14



“本科不努力,毕业成专科”,华中科技大学这一新政刚刚出台,就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各方热评不断,力挺者有,不解其意者也有,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一事件吧!

事件回顾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通过了《华中科技大学普通本科生转专科管理办法(试行)》。该文件规定,学校在每学年秋季,对除新生以外的本科生进行学分梳理,对未达到培养计划总学分 3/4(二年级为 2/3)者,给予黄牌警示;对于未达到培养计划总学分 2/3(二年级为 1/2)者,给予红牌警示。受到一次红牌警示或累计受到两次黄牌警示的应转入该校专科学习,否则予以退学处理。转入专科的学生不能再转回本科,也不能转专业,达到专科毕业要求后,按照专科毕业。

校方动因

现实背景

对多数学子来说,考上好大学的难度无异于鱼跃龙门,然而在上了大学之后,很多人就开始放纵自我,“一朝梦圆,四年懈怠”,打游戏、看小说、刷剧、翘课等几乎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生活的写照,以至于在大学中流传着“不挂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大学”,甚至“替课”在高校中也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四年之中放纵自我,浑浑噩噩恍恍惚惚,四年之后无法毕业,追悔莫及涕泗横流,这种情况的严重程度已经引起了校方的关注,而且也已经到了不得不重拳治理的地步。

政策依据

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更加注重维护学生的权益,鼓励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同时,也下放了部分权限,由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要求自行规定,试行本科转专科制度。教育部门这一修订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尊重和保护学生受教育的权利,给学生多一次选择的机会。华中科技大学这一举措实则是响应教育部门的倡导,在“本科降为专科”的政策出台之前也有专人前往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了工作汇报,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支持。

既往先例

其实这一“本科降为专科”的政策并非华中科技大学首创,从外国来说,以美国为例,在名牌大学求学,感觉不适应或者跟不上,再申请转到社区学院,已是常态化做法。除此之外,国内也不乏实践,早在2003年,海南大学就有过23名本科生因学分不够转为专科生的“先行先试”。清华大学早些年也有类似做法,2015年7月修订发布的《清华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中规定,学生因课程学习不合格导致一学期所取得学分低于12学分者,转入试读,暂保留学籍一年。试读期满,未达到解除试读学分要求者,转入专科学习或者退学;此外,因身体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可以申请转入专科学习。

学校声望

多数大学都比较重视学风建设,华中科技大学也是如此,华中大致力于培养有优秀学习习惯,能够较好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出现这种因学分不足无法毕业,不能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学生,如果数量过大,会在很大程度上拉低学校的形象和高等教育质量。建立这种淘汰机制可以警示混文凭的大学生,告诫他们考上心仪的大学并非意味着万事大吉,上大学就是要认认真真学本领,来不得半点虚假,由不得半点任性,让他们能够绷紧学业之弦,增强学习的内生动力。

多方观点

太过残酷

数十年寒窗苦读,才能在高考之时考入心仪的大学,一朝从本科降为专科,很多人认为这对学子来说太过于残酷,然而这其实并不是最残酷的。很多人不知道,华中大此前发生过学生因为无法完成学业,不能正常毕业而轻生跳楼的事件,如花的生命逝去,留给我们的除了沉痛,更多的应该是思考。对这些人来说,学业未达标,可转入专科,其实是增加了自身可以选择空间,减少了被直接勒令退学的冲击。因为一旦退学,之前修的学分、花的时间都“打了水漂”,而且也无颜面对家中父母亲朋,其心理压力不可谓不大。相比之下,可转入专科学习则提供了缓冲余地,在顺利毕业和退学之间设置了梯度,让一些落后的学生免于推倒重来,颇显人性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避免出现血的悲剧。

歧视专科

年轻学子可塑性强,学校轻易以劝退开除的形式将学生放弃,也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因此将不能正常毕业的本科生降为专科生学习,这种救济措施的初心是非常可贵的。但是这其中是不是又存在着一些歧视专科的嫌疑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专科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即大学专科的培养目标是实用化,是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可见其培养的方式与大学本科培养方式并不相同,两者并不存在上下高低的关系。不过,从学历层次看,专科确实低于本科,学历的梯度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学生在能力上不足以胜任本科学习,转为专科确实是一种更加务实的选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下一刀切式的培养模式,分流培养、分类成才。

塑造学风

从上小学开始,当学业负担较重的时候,老师和家长们就会一直在学生耳边念叨“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的这种话,再加上中国大学“严进宽出”的现状,校内缺乏管束,学生的自由度较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学校里的行为,让他们没有看到学习的意义,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很多人认为,这种“本科降专科”的政策能够打破学生的侥幸心理,让他们早点从享乐的世界中清醒过来,更加认真地对待学业,更加主动地去维护学风,推进整个学校良好学风的塑造。

何方有路

解释说明

这一政策一出台,在高校的学子中就引发了热议,在这种情况下,校方应该积极地进行解释说明,将施行新政的目的、政策基础以及相关具体要求进行全面公布,让学生在对这一政策有清晰了解的情况下,更为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指导自己的行为,也让学生能够理解学校这一举措的初衷,减少与学校之间的对立情绪。

精细管理

大学在施行“本科降专科”的时候,需要进一步做出细化规定。不是所有的“学业未达标”都得可转入专科,一是一时的学业未达标还需要提供相应的补考和补救余地,只有“未达标”到了一定的标准才会降级;二是当学生的学业状况极为恶劣,甚至连专科的培养要求都没有办法实现的时候,也应该有直接的淘汰机制,而不是让专科成为高校管理中一种“放水”的渠道。只有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才能更好的将这一政策长久的推行下去。

创新模式

华中大这一政策出台的一大好处就是对学生此前修过的学分的认可,避免学生退学之后重新报考所造成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而如果学校之间能构筑起合理的校际学分互认和转学制度,将有助于弥补高校大学生退出和淘汰机制的缺陷,也能够真正是让学生享有针对专科学生的更加注重实践和操作的教学方式。武汉八所一本院校此前就有接受其他院校学生辅修本院校第二学位的政策,虽然高校之间等级难消,但是由此可见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还是可行的。

优化格局

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时期,基层各行各业需要大量专科层次的实用化人才。但是这些年本科教育一哄而上,盲目扩张,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专科教育的发展空间,导致技术类实用性人才缺乏。因此可以以此为契机,反思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格局,重视专科教育,拓宽高校培养路径,适应当前社会需求。

真题练习

-----------   面试真题1   -----------

大学逃课率越来越高,很多大学开始用各种先进手段点名,来保证出勤率,对此,你怎么看?(2016年2月27日上午公务员面试真题)

---------   加分回答示范   ---------

出勤率的保障并不等同于学习效果和学习热情的提高,因此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可以借鉴华中科技大学出台的“本科降专科”政策,当学生没有完成本科相应的学习要求的情况下,学校将其转入到专科学习。这样能够从根本上打破学生的侥幸心理,让那些懈怠学习的学生早点从享乐的世界中清醒过来,更加认真地对待学业,这样学校既可以保证出勤率,又能够从根本上督促学生学习。

-----------   面试真题2   -----------

90%的大学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是在一个月内完成的,论文质量令人堪忧,有专家建议取消高校毕业论文,你怎么看?(2014年6月13日上午福建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   加分回答示范   ---------

我认为不用取消高校毕业论文,而是可以通过一种更为常态化的机制来提升大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对没有完成相关学习要求的本科生采取的“本科降专科”政策,学校可以将毕业论文的完成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相应的指标,阶段指标未完成也会影响到正常毕业,那么学生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重视日常学习,以此保证高效毕业论文的质量。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