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联掌故:此木为柴山山出的下联

 老刘tdrhg 2017-08-14

中国的对联,雅俗共赏,韵味隽永。其中有一类对联,以拆字组字析字为创作方法,但趣味正在这拆字组字之间产生。比如,一字联:

上联:泉;下联:墨

看似毫无因由,其实上联的泉,拆开是“白”“水”,下联的墨,拆开是“黑”“土”。因此,下联与上联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工整的。传说,清代康熙皇帝求才若渴,一旦发现人才,便不拘一格地重用。一天,康熙听说一位和尚很有学问,便请他来宫中下棋。结果康熙连输三盘,出上联试和尚:“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此联析“岩”、“枯”、“柴”三字而成,文字连贯。不料,和尚随口而出:“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康熙一听,和尚妙析“泉”、“好”、“妙”三字,对得无懈可击,心中十分高兴,便委以重任。故事当然是编出来的,这样的巧妙对联中出现过的字眼,被无数次的用于文人们的雅对。

看周星驰演的电影,唐伯虎才思敏捷,他在跟“对穿肠”对对子拼才华时,写有一副脍炙人口的析字联:对穿肠出上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君思社稷”;唐伯虎对下联:“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巧妙之处在于把“十口心”合成“思”字,“八目尚”合成“赏”字,而又串成一气,文义通畅,也是精巧的析字对联。

对联掌故:此木为柴山山出的下联

(《唐伯虎点秋香》剧照)

据说咸丰年间,有一位知府叫卜昌,他小有才气,但傲气十足。有一天,他来到一家学馆,见两个学童正在读书,便想卖弄文墨,于是同两学童对句。卜昌冷笑道:“两火为炎,既然不是盐酱之盐,为何加水变淡?”一学童笑着对道:“两土为圭,既然不是乌龟之龟,为何加卜成卦?”卜昌一听骂他是乌龟,气得满脸通红。另一学童见卜昌丑态,也对道:“两日为昌,既然不是娼妓之娼,为何加口便唱?”卜昌一听气坏了,可两个学童对得文韵俱佳,也无可奈何。这样的故事当然也是编出来的,主人公换了无数次,但对联却是精巧的析字联。

对联掌故:此木为柴山山出的下联

(柴)

析字联中,有一幅经典的对联,即便是在整个对联世界中,这也是一幅经典的广为流传的对联:

上联:此木为柴山山出;下联:因火成烟夕夕多。

上联,此木组成柴字,山山合成出字,因火组成烟字,夕夕合成多字。这幅对联被无数次提起的原因正在于,不但拆字组字合成一联,而且,上下联语意相关,下联烧火做饭的许多木柴,正是从上联里的山里打来的。因此,这是一幅天造地设的绝对。

对联掌故:此木为柴山山出的下联

(炊烟)

当然,因为烟字的繁体字是“煙”,并不是后来的简化字烟,所以这幅对联应当是出自上世纪50年代简化字推出以后的对联,而不是所谓的传说中古人的对联。另外,上联的出,与下联的多,都是平声,平仄上也有问题。不过,对联这样精巧,如写诗一样,不限格律,也有情可原了。

据说这个对联还有很多版本的下联,比如:

下联:白水做泉日日昌。

据说是一位秀才对的下联,比喻自己的才华像山里的泉水一样每天都不断的涌出。但下联的堆凑痕迹明显,语义上或者可以说通,但多少都有些强凑字词的意思。尽管前人已经对出了下联,但上联的精妙使对出这个对联成为一场智力竞赛,各种巧妙的下联也层出不穷,比如:

下联:白王做皇人人从。

下联:一人为大可可哥。

下联:丑女为妞月月朋。

下联:化贝为货夕夕多。

下联:山丘化岳木木林。

善于对对联的你,可有什么更好的下联?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