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肇庆整军

 屠龙圣骑士 2017-08-14


 背景 
   两广战争期间,我伏波军在拿下肇庆以后,为了使连续作战的队伍得到休息,曾经进行了一次短暂的休整,休整期间,华南军军长席亚洲元老和总参政治处的魏艾文元老多次利用间隙给下级军官上军事课政治课,向伏波军将领们传授带兵打仗的本领和元老院治理天下的主张。以及他自己在在战争中的体会,使参会将领们受益匪浅,后来在作战中发挥了比以往更大的成绩……

  

林福和田凉带着10营及三连的一部分干部、战士,别了留守营地的战友,走上弯曲的山道,到城外的司令部去。他们后边有一队肇庆的老百姓,挑着一担担用油布包覆的物资,这是先遣队送给司令部的礼物。这批物资里边,有从溃败的明军中缴获的文书印章,往来书信,以及衙门里伪明的官儿们来不及带走的书籍、地图、典章、钱粮档案,官员名册。田凉在走之前,命令他的队员把肇庆衙门里的这些个纸片子统统搬空,送到城外司令部,其他的东西放进仓库,关上大门,贴上封条。因为上级告诉他,司令部对这些个伪明衙门里的纸片子十分上心,要他们出城时带给司令部。


司令部住在一个城外江边与大山间不远的一个镇子上,山头和镇子边上都有岗哨,一进镇子就看到好多伏波军战士在活动。远远的大房子上扯着长长短短的天线—那是首长们的“殿台”用的。田凉把队伍停在靠天线不远的一个场院上。他们跟一个穿薄军服的参谋,走到附近一个有着岗哨的院子里去了。这院子进进出出的干部最多。



不一会,林福和田凉随着两个人出来,头一个是浑实的身个,后边一个是微黑瘦瘦的,但却很有精神。他们都是穿着呢子做的军衣,身后跟着警卫员,正向战士们休息的地方走来。


“同志们!辛苦了呀!”


随着洪钟一样响亮的问好声,队员都不约而同的站立起来。林福向大家介绍说:“这就是我们的席军长,魏政委!”


大家的眼睛都充满了敬意。席军长和魏政委满脸笑容的走到他们身前。和他们一一握手。


“走吧!”瘦瘦的魏政委向大家挥着手臂。”到里边坐,里面有凳子!”语气是那么亲切。


接着,战士们和一个警卫员去了休息的地方,林福田凉他们随着席军长和魏政委进去,坐满席军长住的外间屋里。这是三间大堂屋,墙壁正面挂着元老院的的星拳旗,其他全是军用地图,上边标着各色的线条和箭头。林福一看桌边那部端砚,就知道这是熊文灿原先的心爱之物,在战败后没来得及带走,被伏波军缴获了,送到了司令部来。


警卫员抱来一箩干净的饭盒,又提了一大罐红茶菌来给大家分发。林福他们在前线部队,生活简单,又加上是在战斗中,平时用马口铁的饭盒吃饭喝水加刷牙,至于新俘虏的明军士兵,只能给他们借老百姓的大黑碗吃饭喝水,看到司令部的首长也向他们在前线一样用临高产的马口铁饭盒,有些以前在伪明军伍,投身元老院时间不长的,从这个细节更加感觉伏波军上下官兵平等不是一句空话。


席军长从里间屋里拿出一条大生产香烟,放到桌上,招待辛苦的干部们:“抽烟吧!”


军长和政委都抽上一支后,干部们也纷纷抽起烟来了。屋里飘起了一阵烟雾。席军长员抽着烟,想到一件事,忙问:


“通讯员带给你们的信收到了没有?”


“报告军长,收到了,书籍、地图、典章、钱粮档案,官员名册都带来了;缴获的明军文案,书信也带来了”林福报告说。


“好!”席军长忙叫警卫员,“去告诉参谋处来领伪明的情报资料。”接着他用洪亮的嗓音对大家鼓励道:“有了你们前方英勇作战,伪明的日子就不长了。同志们在前方作战辛苦了,这次来到司令部除了培训,更要好好休整。身体才是打天下的本钱,休息好了才能更好的作战.”


军长一阵话,说得大家都活泼起来,每个队员都喜颜悦色。这时警卫员在院子里收拾着碗筷,政委说道:“同志们都是从前线来,战斗生活比较艰苦!这里不象我们临高那样富裕,运输线又比较长,又加上伪明的兵痞常年的搜刮抢劫,临走时又把城里放了一把大火,这里的老百姓没有多少粮食给部队,我听说刚来时,战士们只能吃到军用口粮,然后配些野菜吃。如今好了,我们的粮草跟上来了。这次你们来,是回到家里来了。席军长要特别给你们会一顿餐。更加好的消息是,猪肉也可以办到,供给处的同志给我们送来了猪肉……”


听到能吃猪肉,大伙笑得更开心了。虽说平时有军用口粮可以吃,可是那硬的跟砌墙的砖头似的东西,谁也不愿意多吃。只是行军打仗,讲究不了那么多。对面伪明的同行,经常一天只能吃一顿干的,还是粗粮。就更别提肉和菜了。


到了吃饭的时间了,战士们来到了司令部的食堂,只见司令部的各支部队正在食堂门前集合。田凉知道,这是伏波军的老规矩,饭前一支歌。他把队伍带到了司令部警卫员指定的位置:“立定!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老规矩,饭前一支歌。我来起个头,过得硬的连队~预备,唱——战士们以部队特有的唱腔唱到:


过得硬的连队,


过得硬的兵,


过得硬的思想红彤彤。


过得硬的子弹长着眼,


过得硬的刺刀血染红


……




开始吃饭了。大家按顺序入座,每桌两个盆子,一盆肥肉燉白菜,一盆是临高首长们爱吃的水煮鱼。米饭发着晶莹的颜色,都是当年的新米。大家知道这是从临高农场出产的大米,吃起来就格外的香。每人有一碗土烧。警卫拿来几瓶国士无双,给席军长和魏政委喝,可是席军长和警卫员说道:“诶,大家一起喝嘛!”军长和政委一边吃饭,一遍和队员们和蔼的谈笑着。


饭后席军长要他们去休息,说供给处已给准备好房子,由警卫员带着去了。 房子都是老百姓腾出的空屋子,地上早搭好了草铺,他们分在几家住下。虽然经过一天的行军,大家都睡了。可是一个刚参军不久,名叫刘传宝的小战士躺在毛茸茸的草铺上,翻来复去的总是睡不着。


他闭着眼睛,脑子不由得浮起了军长和政委的面影。他想到连长田凉所以战斗那么勇敢,指挥那么得当,都是由于受了元老院的教育。林营长那样有经验、有办法,也是由于受了元老院的教育呀!军长和政委是多么了不起的大人物啊!可是他们见了人,不像以前自己见过的明朝千户百户那样趾高气扬,是是那样的亲热!简直象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他翻了一个身,又想到:刚才军长和政委亲自送他们到这里休息,看看床铺准备得怎么样,他临睡下时,军长还抚摸着他的头:“小同志!要好好休息呀!”他是指挥好多部队的军长,他待人竟这么亲热!想到这里,小坡后悔没有及时答应:“席军长!我一点也不想睡,我这样高兴,能睡得着么?”他当时不知怎的,嘴那样笨,应该说的话啥都没有说出来。他在责怪自己了。



第二天司令部的警卫部队派代表来,要求三连的同志给战士们作报告,谈谈在前线的和伪明的斗争事迹,这是每一个战士的要求。林福由于患了脚气,到医院休养去了。临走时,他要求田凉代表10营出面。可是田凉却皱着眉头,为难的叫着:“我不行呀,营长!”


“怎么不行呀!田凉!你平时完成战斗任务很好呀!”“这不是战斗任务呀!要是打仗,我就不说不行了,这是讲话呀!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哪会讲话!嘴里跟塞上棉花套子似的,我真不行啊!”


“我们战斗的事情已经干过了,难道你就不能说出来么?同志!”


“干倒能干,不干还能充孬种么?可是说话倒难坏我了,这是我的老毛病。”


“克服这个毛病么!” 林福耐心的说,“要锻炼一下呀!要知道我们是元老院领导的部队!元老院教育我们每个战士,都要成为能说能干的人。现在伪明军队虽然溃败了,可是还有很多人在暗中到处散布谣言,诬蔑元老院伏波军,欺骗老百姓。所以我们为了老百姓的利益,不但要用我们的枪炮作军事斗争,而且还要用我们的嘴向老百姓作宣传,把真理告诉给百姓,使百姓更了解和帮助自己的部队,去消灭敌人。这就是魏政委为什么把见老百姓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的表现加以批评的道理。……。”


说到这里,林福的表情略微有点严肃,他细长的眼睛看了田凉一下,又望望大家的脸,显然这话也是说给其他同志们听的。他接着说下去:“我们过去打仗,是有成绩的,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司令部也给我们指出,我们的老百姓工作作的不够好,这是肇庆老百姓四处逃跑的主要原因。所以今后为了争取战斗的更大胜利,我们要决心克服这个缺点,加强百姓的工作。要作群百姓工作,除了实际行动以外,就得动嘴,给百姓讲道理,讲我们的政策。……”


说到这里,林福温和的笑着说:“可是话又说回来,今天出去作报告,是讲给自己同志听的,可是竟把咱们的田凉同志难住了。那么,今后我们还怎么能作宣传呢?我说的百姓,不是像临高的百姓,他们都是有觉悟有组织的老百姓。我说的是指那些敌占区,被敌人谣言欺骗,对我们还不了解的百姓,要对他们作宣传,倒不是容易的事。说到这里,我给你们谈个故事吧!记得前几年我们伏波军初次打广州,那时我在部队上,我们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插到广州城下。那时到处还都是伪明军队和地图的团勇盘踞。听说我们伏波军过来了,他们自知打不过,可是又不甘心,就在百姓里到处散布着谣言,说元老院、伏波军到处杀人放火,吃活小孩,年青人抓去当兵,六十岁以上的人活埋。用这些恶毒的谣言来欺骗百姓,破坏我们的军民关系,使老百姓都怕我们,不敢和我们的队伍接近。我们行军,每到一个庄子,老百姓都跑了,我们找不到一个人,合理负担没有村庄承担……”


“老百姓难道都信这些谣言么?”一个战士气愤的打断了林福的话问道。


“我们临高的老百姓当然不会相信,” 林福笑着说下去,“可是那时广东的老百姓只听说有元老院伏波军,却没有见过面,光听反宣传,又没有人作解释;就是有些人作正面宣传,老百姓又没看到伏波军的实际行动怎样,因此看到我们当然要跑了。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就说明我们的实际行动和进行宣传的重要了。我们住在老百姓家里,没干完活的主人跑了,我们替他干完活,喂好家畜;用过的锅碗,都刷洗干净,放在原来地方。铺完的草还放回草垛上,地上扫的干干净净;临走时屋内不但没少任何东西,相反地整理得更整齐、更清洁。顶多我们在他们墙上贴几条标语,告诉老百姓说是自己的队伍过来了,不要害怕,我们就走了。当时我们就是用这样的实际行动来影响百姓的,使房屋的主人回来,虽然没有见过面,可是知道这里住过的队伍爱老百姓。


那天,我们突然到了一个小庄,老百姓有的跑了,年老的没跑得及留下了。见了老百姓,我们当然要进行宣传工作的。我和另一个张同志,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正在那里推碾,很大的石碾,她老人家一个人躬着腰推,是很吃力的。我们便走上去帮忙。老大娘看到我们向她走来,满脸的恐慌和不高兴,当我们问了个好:‘老大娘在推碾么?’她连睬都没睬的还在低头推着。我俩说:‘大娘,你歇歇吧!我们年青人替你推吧!’我们是真心真意想去帮她推的,可是她不但不谢谢,相反的却用老眼狠狠的瞪了我们一下,从眼睛里可以看出她是很讨厌我们走近她。同志们!这个没趣可算不小吧!可是能怪老大娘不近乎人情么?我们知道这是她受了反宣传的影响,我们和这位老大娘的距离,是伪明的谣言所造成的。使她认不出眼前就是自己的队伍。我们两个商量了一下,下决心要把老大娘的疑虑打消,便分两路向老大娘包围过去。


要是我们一直走过去,老大娘会用推碾棍迎面打来的,因为反动派宣传说她已经够被伏波军活埋的岁数了,她会误会我们去执行伪明对她说的谣言,而拚上老命反抗。所以我满脸笑容的,一口一个老大娘的走上去,当一接近她的身边,老大娘真的警惕的抱着手里的棍子,可是冷不防却被从她身后抄过去的张同志抱住了!‘大娘,你歇歇吧!年岁这么大了,还不该我们替你推推么?我们是老百姓的伏波军呀!不要怕!’他把老大娘硬拉到一块石头上坐下,不住嘴的在解释着,说着老人家耐听的话。我这边趁机就推起来了。我推得碾滚吱吱的响,把碾好的谷子弄到簸箕里,簸去糠,又倒上新谷子推起来。我累了,张同志就来换下我,他推,我到老大娘那里,用两臂围住她;像孩子对老人那样和她老人家谈着。


开始她还在挣扎,可是以后看看我们两个小伙子愉快的把谷子都碾成米了,她也没大气了,但是她还是以怀疑的眼神望着我们,因为她怕我们把米背走。我们把米装好,家什收拾好,笑着说:‘大娘,你家在哪住,我们给你送去吧!’真的,我们把东西都送到她家了。我们看看她缸里没水了,又到井上去给打了几挑水,一直把水缸灌满才停下;又把从碾台上弄下的谷糠,给圈里的小猪喂上食。这时才坐下来给老大娘拉起呱来。我们给她说明伏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不要听信顽军的谣言,……同志们!以后我们常到她那里帮她做活,讲道理给她听。当我们队伍要开走的时候,你说她怎样呢?她拉住我们的手,眼睛里滚下了热泪说:‘世上还有这样好的队伍么?……’


你们看,我们过去就是这样作宣传工作的。”队员们都被林福生动的故事所吸引住了,不住的点头,他们更进一步的认识到伏波军和老百姓的亲密关系。他们过去也曾听林福营长谈过这些,但是没有像现在理解得这样深刻。因为他们看到了昨天号房子时军民合作的实际情景。可是这铁样的团结,是从同仇敌忾的斗争上建立起来的,是伏波军的实际行动和元老院的教育所造成的结果。


田凉沉默的坐在那里,呆呆的望着林福的眼睛,他像在沉思,又像要说什么,显然他为营长的话所感动了。


林福又说:“一定要学会对老百姓讲话,我们有为老百姓利益战斗的实际行动,对老百姓讲话就更有力量。讲话并不是一下就会讲的,要一直锻炼才成,特别像田凉同志平时不大爱讲话,更要慢慢锻炼,可是一定要作为缺点来克服,常常讲就会讲好的。就拿今天出去作报告来说吧!听你们讲话的都是自己的兄弟呀!大胆讲!即使讲不好,他们也能原谅。……”


战地医院的牛车来接林福了。营长走后,田凉默默的咀嚼营长说的话。


田凉回来了,警卫部队招待他吃了午饭。战士们看到田凉回来了,就跑上前去抱住了他,一迭连声的问:


“怎么样呀!同志!”


“可别提啦!” 田凉黄黄的面孔有点变红了,像办了一件不体面的事,怕被别人提起一样。他一边摇着头,一边嘴里在咕哝着:“可了不起呀!”


“你报告的了不起么!”一个战士高兴的问道。


“不,不!” 田凉忙纠正他的话,“我是说警卫队同志们了不起呀!待人真强呀!”


“你是怎样作报告的呀!”


“咱这个嘴能说个什么呢?可是人家坐了一大片,掌声响得呱呱的。这一欢迎,我的心就通通的跳起来了。已经到了,装孬也不行呀!我走上了台子,站在桌边,桌上还为我准备有茶水。我往台下一看,啊呀!不看不要紧,这一看我的心更慌了。有多少眼睛在盯着我呀!我的两手也不知道怎样放好啦!我的眼睛也不知往哪里看才合适,我的头也在嗡嗡的响起来。最可恨的是我的腿也有点哆嗦了。过去打伪明,你知道我可没有这样哆嗦过呀!可是现在跟自己人讲话,这脚却哆嗦起来了。我站在那里不住的咳嗽。可是喉咙里又没有痰,你咳什么呢?我就喝了一口水,实际上我哪是想喝水呀,我是在没事找事做啊!我一边喝水,一边心里在盘算,反正你头嗡嗡也好,心跳也好,腿战战也好,我是不管这些了,我是得讲了。娘的,你说能老站在台上一声不响么?你不响,又上来干什么呢?同时我又想到营长的话,这是个任务,我回去怎样交代呢?一个伏波军军人就这样熊么?眼前可都是同袍呀!我就大胆的说出了头一句:‘同志们,我可不会说话呀!说不好大家不要笑噢!’可大家都笑了。这笑没恶意,我感觉的出来;你想人家等你半天,有的还拿好笔摊开本子,在准备写,可是半天我说了句啥!不过笑声过后,大家又鼓了一次掌,我知道这意思是要我不要客气。旁边一个指挥员,也笑着对我说:‘慢慢的讲吧!’我好像得到了力量,就讲开了。”


听到田凉谈报告前的心情,大家哈哈笑了起来。田凉继续说下去:


“开始嘴还有点打嘟噜,不听使,可是一讲下去就顺溜了。我从咱怎么参加的伏波军讲起,讲打广州、分田地、学文化……我也听不清他们鼓了多少次掌,一直讲到头也不嗡了,腿也不战了,心也不跳了,我才从大家最后的掌声里走下台来。大家都来握我的手,当我一静下来真正端详着同志的脸,我的脸又有些红了!你说咱能讲出个什么呢?中午,同志们又硬要留我吃饭。饭后,我一出大门,心里才算轻松了。这艰巨的任务总算完成了。”从此以后,他那木讷的性格,有些变化了。过去有话他都闷在肚子里,别人在谈笑的时候,他在旁边捏着草棒;有话在心里自己对自己说。可是从这次作报告后,他的喉咙像被通开的水道一样,肚里有什么,总想哗哗的流出才痛快。这天晚上,代营长开座谈会,组织将士谈休整感想。在会上,大家都争着发言,兴奋地谈着自己所看到的一切,特别是田凉,是那么有条有理的,在讲着各方面给予自己的教育,说得大家都感动的不住点头。田凉再也压制不住了,他迎着昏黄的豆油灯光站起来,面对着大家,经过了那次作报告以后,他的胆量锻炼得大了。所以现在他对着他的战友讲话,一点也不感到什么了,何况还有许多话积压在他的心头,只有说出来才痛快呢!


“同志们!我平日不大说话,可是我并不是一个没有话说的人,我今天当着大家的面得说说,也松快松快。……”大家都惊喜地注视着他有点严肃的面孔,安静地听他说下去。“休整后,一切事都使我心动,使我的眼睛更亮堂了,可是越感动,越亮堂,我就越常想到过去。大家想想,我们过去是什么样的人?过的什么日子?顶着太阳土里刨食,吃不饱、穿不暖,还挨打受气!老财叫咱‘泥腿子’,走过老财的身边,人家都嫌脏。又赶上兵荒马乱差点做了路倒。可是元老院救了咱,组织起来打伪明。进山来,元老席军长、魏政委跟咱们握手,陪咱们吃饭;还让我们讲战斗经历,咱在台上讲,下面的人都在为咱鼓掌!……”


说到这里,田凉的胸脯在起伏着,眼睛湿润了,他握紧拳头,大声的说:


“我今天,才感到我是个人,真正的人,感到做人的光荣。……”


大家在田凉严肃的话音里沉默了,他的话就是大家要说的话,每句话都打动着人们的心。一人响亮的说:


“这是元老院、伏波军给我们的光荣!”


“我们应当好好干,”一人感动的把拳头捶着大腿,“谁不好好干,就滚他娘的蛋。”


“叫田凉同志说下去,”有人说。


“是啊,”田凉接着说,“我们今后应该加劲干,我们不好好干,对不起元老院,对不起席军长和魏政委,对不起老百姓……”


其他的战士也争先恐后的发言。


最后代营长在大家的期望下,站起来讲话。


“这个会开得很好,大家都表示了决心,特别是田凉同志的发言,给了大家不少的启发。但是同志们,光有了决心还不够,我们还得好好的学政治,学战术,学习给老百姓做工作,加强纪律性。过去斗争紧张残酷,我们捞不着时间学习,司令部特地调咱们回来整训。经过学习,我们将成为更勇敢的人,出去和敌人战斗,完成元老院交给的光荣任务,争取更大的胜利。


“过去我们对伪明的作战,上级对我们都比较重视,这一点我们除了兴奋,要牢牢记住不要骄傲。野外作战,难免有些散漫,这里的一切都很正规,我们开始还不大过的惯,在学习和生活上,不要给大家不好的印象。刚才有的同志说的对,不好好的干,对不起元老院,但是要知道也对不起我们自己,对不起老百姓的养育之情。所以在这一个整训时期,我们要成为一只有教养的部队,使每个人都成为有觉悟的战士,只有觉悟了的战士,才是最勇敢的战士。……”


在大家的掌声里,代营长宣布了接下来的整训学习计划。



第二天,战士们就进入正规的紧张的学习生活了。每天天不亮,他们就和司令部的其他部队一样,起床后上操跑步,田凉在队前喊着“一!二!一!”开始新参军的战士脚步跑得很乱,可是以后就齐整了。有些参加过伪明军队的士兵在心里比较新旧行伍的不同。伪明军队很少操练,操练时也是应付了事。甲胄和旗帜也破的破旧的旧,各色枪繐子,根本谈不上齐整。加上军纪不好老百姓看着只会躲着走。参加伏波军后,笔挺的军装一穿,挺立的军姿一站,感觉自己有了首长说的威武之师的样子。


整训正式开始以后,席军长和魏政委都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给他们讲课,作些有关军事和政治的报告:在军事方面,除了讲对明战争的战略和战术外,特别强调群众工作和纪律性;在政治方面除了讲中国复兴的一般问题外,王政委特别给他们上了几次课,讲述了济州岛台湾山东等前进基地的建设。


在每次的讲课里,战士们不但了解了北伐战争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能学习到斗争的真理。明白了过去为什么受苦,现在应该怎样斗争而且明白了北伐战争胜利以后,将来要建立起什么样的幸福社会。同时战士们进一步了解到自己参加的斗争,不是孤立的,在济州,在台湾,在伪明的腹地山东,到处都有我们的挺进基地。就拿山东来说吧,从黄海之滨到济南城下,大大小小的乡镇村庄。到处都有可以被元老院动员起来的百姓。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中,挺进基地在一天天扩大。现在战士们深刻地认识到,哪里有元老院的领导,哪里就有火热的斗争,哪里的斗争以就哪够取得胜利。在一天夜里田凉兴奋得睡不着觉,他想到这伟大斗争的领导者——元老院,想到席军长屋里挂着的星拳红旗,想到全国各地挺进基地如火如荼的建设,深深地为自己所参加的事业过到光荣。


每次上课的时候,田凉都是静静的听着,连有人咳嗽他都急得慌,生怕漏走了一句。他感到首长讲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都打动他的心。在每次讨论会上,他都争先发言,仿佛不把要说的话说出来,心里就觉得难受。甚至有时候,别人把问题谈错了,他也会感到着急,和别人争执起来,一直到把问题谈清楚了,他脸上才浮上笑容。尤其是他更加清楚了该怎样做一支部队的军事主官。


夜,已经深了。战士们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可窗前的八仙桌上的油灯依然在亮着。坐在桌前的田凉披着衣服,将油灯的灯苗拨小了一些,他用手沾了一点唾沫轻轻翻开那个自己心爱的,扉页上印着一个红色的“奖”字的笔记本。那上面是他在席军长讲的《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军事指挥官》课上做的笔记,他一字一句的默诵到 :



       

    战争指挥,是这世上最复杂最困难的压力最大的工作之一,指挥官任何一个细小的决定都可能决定同袍的生死,这种强大的压力要能顶住,还要根据不断变化、掌握并不全面的信息进行计划,做出判断,难度可想而知。一个合格称职的军事指挥官,要做到以下八条:


    一、 要勤快。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情,当不好好军事指挥员。应该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比如,应该上去看的山头就要爬上去,应该了解的情况 就要及时了解,应该检查的问题就要严格检查。不能懒,军事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带来失败。比方说,一个军事指挥员,到了宿营地就进房子,搞水,洗脸洗脚,搞鸡蛋煮面吃,吃饱了就睡大觉。他对住的村子有多大,在什么位置,附近有几个山头,周围有几条道路,敌情怎么样,百姓条件怎么样,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部队到齐了没有,哨位在什么地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如何,都不过问,都不知道。这样,如果半夜三更发生了情况,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就没有办法了。到那种时候,即使平时很勇敢的指挥员,也会束手无策,只好三十六计,跑为上计,结果,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机会主义和打败仗,常常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没有组织准备,工作没有做到家,懒的结果。因此,不论大小指挥员都要勤快,要不惜走路,不怕劳累,要多用脑子,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脚到、手到。 事情没有做好以前,不能贪闲。贪闲就隐伏着犯错误的根子。什么事都要心中有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雷打不动的干部,牛皮糖式的干部,不管有多大本事,都不是好干部。


    二、 要摸清上级的意图。对上级的意图要真正理解,真正融会贯通,真正认识自己所受领的任务在战役、战斗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打破框框,有敢于和善于在新情况中找到新办法的创造性;才能有大勇,才能决心强、决心狠,敢于彻底胜利,有强烈的吞掉敌人的企图和雄心。指挥员的勇敢集中表现在歼敌决心的坚定顽强上面。指挥员的大勇建立在革命的最高自觉性和正确理解上级意图的基础上面。


    三、 要调查研究。对于敌情、地形、部队的情况和社会情况,要经常做到心中有数。要天天摸,天天琢磨,不能间断。这样做,不能看作是重复,实际上这不是重复,而是不断深化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取得正确认识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平时积累掌握的情况越多,越系统,在战时,特别是在紧张复杂的情况下,就越沉着,越有办法。急中生智的“智”,才有基础。因此,调查研究工作要贯穿在各项工作中,要贯串在每一次战役、战斗的整个过程,反对打莽撞仗、糊涂仗,反对急性病,反对不亲自动手做调查研究的懒汉作风。特别是敌情,必须切实摸透。因为敌情是活的,敌人必然会极力隐蔽、伪装他们的真实企图和行动。要尽一切可能不间断地侦察,查清敌人的部署和动向,看他扮演什么角色?是主角还是配角?是主力还是非主力?是骄兵还是败兵?能集中多大兵力向我们进攻和阻挡我们的进攻。查明敌主官的特性,看他惯用和擅长用什么战法,根据他当前的企图判断他可能采用什么打法,等等。只要摸清了敌情、我情、地形的底,决心就快,就硬,就坚定。就不会被任何假象所迷惑,就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吓住。如果情况不清,就会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坐失良机,或者勉强下了决心,一遇风吹草动,听到畏难叫苦和不正确的建议,就容易动摇,可能一念之差,前功尽弃。


    四、 要有个活地图。指挥员和参谋必须熟悉地图,要经常读地图。熟读地图可以产生见解,产生智慧,产生办法,产生信心。读的方法是把图挂起来,搬个凳子坐下来,对着地图看,从大的方向到活动地区,从地区全貌到每一地段的地形特点,从粗读到细读,逐块逐块地读,用红蓝铅笔把主要的山脉、河流、城镇、村庄、道路标划出来,边读,边划,等到地图差不多快划烂了,也就差不多把地图背熟了,背出来了。在熟读地图的基础上,要亲自组织有关指挥员和参谋对作战地区和战场进行实地勘察,核正地图,把战场的地形情况和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都装到脑子里去,做到闭上眼睛面前就有一幅鲜明的战场图影,离开地图也能指挥作战。这样,在你死我活、瞬息万变的战斗情况下,可以比敌人来得快,争取先机,先敌一着,掌握主动,稳操胜券。


    五、 要把各方面的问题想透。每一次战役、战斗的组织,要让大家提出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让大家来找答案,而且要从最坏的最严重的情况来找答案。把所有提出来的问题都回答了,再没有问题没有回答的了,这样,打起仗来才不会犯大错误,万一犯了错误,也比较容易纠正。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不能因为想了很久想不出来就把它丢开,留下一个疙瘩。如果这样,是很危险的,在紧要关头,这个疙瘩很可能冒出来,就会使你们心中无数,措手不及。当然,在战争环境中,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不可能一次都提完,也不可能一次都回答完,整个战役、战斗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不断回答问题的过程。有时脑子很疲劳,有的问题可能立即回答不了。这时,除了好好地和别人商量以外,就好好地睡一觉,睡好了,睡醒了,头脑清醒了,再躺在床上好好想一想,就可能开窍,可能想通了,回答了,解决了。总之,对每一个问题不能含糊了事。问题回答完了,战役、战斗的组织才算完成。


    六、 要及时下达决心。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下决心打呢?指挥员必须以最大努力组织战役、战斗的准备工作,力求确有把握才动手,不打无把握之仗。但是任何一次战斗都不可能完全具备各种条件,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般说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把握,就很不错了,就要坚决地打,放手地打。不足的条件,要通过充分发挥人的因素的作用,依靠老百姓百姓的力量,充分发挥老百姓军队特有的政治上的优势,充分发挥指战员的智慧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来弥补,以主观努力来创造条件,化冒险性为创造性,取得胜利。


    七、 要有一个很好的很团结的班子。领导班子思想认识要一致,行动要协调、合拍,要雷厉风行,要有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都要勤快,都要千方百计地办好事情,完成任务。不互相扯皮,不互相干扰,不抱旁观者的态度。如果领导班子不好,人多不但无用,反而有害。


    八、 要有一个很好的战斗作风。有好的战斗作风的部队才能打好仗,打胜仗。好的战斗作风首先是不叫苦,抢着去担负最艰巨的任务,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猛打猛冲猛追。特别是要勇于穷追。因为把敌人打垮以后,追击是解决战斗、扩大战果、彻底歼灭敌人最关键的一招。在追击时,要跑步追,快步追,走不动的扶着拐棍追,就是爬、滚,也要往前追,只有抓住敌人,才能吃掉敌人。好的战斗作风要靠平时养成,要靠实际锻炼,要在紧张、残酷的战斗中才能锻炼出来。不敢打硬仗、 恶仗的部队,让他打几次就打出来了,因为已经见识过硬仗、恶仗的场面,有了体会,有了经验,知道怎么打了,百炼成钢就是这个道理。做工作也要有好的作风,说了就要做,说到那里做到那里,要做得干脆利索,要一竿子插到底,一点不含糊,不做好不撒手。好的作风的养成,关键在于干部。强将手下无弱兵,干部的作风怎么样,部队的作风就会怎么样。因此,首先要抓好干部,要干部做出样子,影响带动部队。只要干部作风好,指挥好战斗,多打胜仗,即使是新建的部队或者原来基础较弱的部队,也会很快打出好作风来,像铁锤一样,砸到那里,那里就碎。   





田凉一边默读,一边思索。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时而展颜一笑。席军长的讲话解开了他心中好多的问题和症结,很多军事指挥上的问题都得以看清看透。田凉越看越开心,全然忘记了时间。


这时候窗外天色发白,远处农户养的公鸡叫了头遍。田凉压抑不住心里的兴奋,推开门走了出去,只见东方一轮红日从高耸的群山与稀薄的云朵后面爬了上来,昭示着一个晴天的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