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打江山花了四十年,儿子败家用了七年

 雲泉 2017-08-14

  成都西门有座著名的永陵,陵墓的主人就是前蜀开国之主王建。王建是河南许州人,出生在堪称乱世标本的唐末。《新五代史》的作者欧阳修先生皱着眉头评价年轻时的王建:“少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

  这位北方农民虽出生于农耕世家,却不务正业,干着偷鸡摸狗的勾当,打小就是个舅舅不爱,姥姥不痛的角色。他姓王,排行第八,乡亲们就给他取了个不雅的外号:贼王八。

  正如陈胜同志呼吁过的那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生逢唐季乱世,对一般人来讲无疑巨大的灾难,但牛屠夫加私盐贩子王建却活得如鱼得水。

  开初,他为了混碗饭吃,加入了地方武装,后来很快就发现,在乱世里想要出人头地,还得靠枪杆子说话。

  等到黄巢进逼长安,唐僖宗仓惶逃往蜀中时,北方的军阀们忙着抢地盘,王建以一个农民的狡猾表现出了远大的政治眼光:他带着一支一千人的部队,千里迢迢跑到四川为唐僖宗护驾。

  几乎已成了孤家寡人的唐僖宗又惊又喜。几年后,黄巢之乱被平定,唐僖宗回到阔别四载的长安。王建因护驾之功被任命为神策军主要将领,负责宫廷的警卫工作。他的投资为他收回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像唐僖宗那样两度逃出京城的倒霉皇帝,中外历史上恐怕也不多:刚刚回到长安,屁股还没坐热,王重荣以讨伐宦官田令孜为名兵犯长安,王建又一次保护着唐僖宗逃往兴元。从凤翔到兴元的路上,栈道被火烧着了,四处浓烟滚滚,骑在马上根本看不清脚下的崎岖山路,唐僖宗吓得挪不动脚。


  这时,王建跳下马,走在唐僖宗前面牵着马探路。到了安全地带,唐僖宗又困又怕,慢慢打起了瞌睡。等他从梦中醒来,才发现原来睡在王建的大腿上。唐僖宗这个一辈子也没过上几天舒心日子的倒霉蛋感动得涕泗纵横,当场脱下御衣赏给王建,作为对王建忠心耿耿的嘉奖。

  这样一来,王建很快在全国出了名――不再是年轻时偷鸡摸狗的恶名,而是忠于王室的好名。后来,王建受杨复恭的排挤,被派往偏僻的壁州――也就是大巴山深处的通江――任刺史。

  杨复恭的想法是把业已崭露头角的王建困死山中,让他一辈子也甭想咸鱼翻身。可是,就像古代那位著名人物说过的一样:有才华的人就像一把锥子,即便把它藏在口袋里,它也会脱颖而出。农民王建先生,就是这样一把锋利的锥子,大巴山这只小小的口袋不可能藏得住它。

  大巴山那时是个五族杂居之地,其中有一个叫溪洞的部落,最是英勇善战。王建就很好地搞了一番统战工作,顺利地收编了这个部落,组建成一支八千人的精锐部队。

  就像项羽先生以八千江东子弟横扫中原一样,后来王建也以这八千人为资本,几年间席卷了整个四川――那时分为东川和西川。曾做过他义父的田令孜被他俘虏后关在一间破屋子里活活饿死,曾做过他盟友的顾彦朗,其家族所统治的东川也被他毫不犹豫地夺去。等到四川全境和陕西南部、湖北北部都成了王建的地盘,唐朝中央政府只得册封他为蜀王,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他的合法地位。

  盛极一时的唐王朝没能迈过907年这个坎。这一年四月,朱温――曾经被唐僖宗可笑地赐名朱全忠,看来他有负这个美好的名字――废掉末代皇帝唐昭宗。朱温称帝后,劝王建归顺,王建义正辞严地拒绝了,他还发布了几道义正辞严的檄文,宣布要讨伐乱臣朱温。可是,义正辞严的檄文墨迹末干,他也跟着在成都称帝了。

  王建目不识丁,是个典型的大老粗。但大老粗打江山却一点也不含糊,后来当皇帝治理天下,他先生也很有办法。比如他对文人十分优待,以至于当时的文人都把四川当作一个避乱的伊甸园。


  从王建发迹历程中的诸种表现不难看出,这个牛贩子皇帝身上集中了狡诈、多变和投机等等特性。但作为前蜀王国的开国之君,王建也体现出了一个人君的风范,在他执政的10多年里,前蜀王国基本处于太平的局面。在十国之中,前蜀的地盘仅次于南唐和吴,位例第三。

  权威的《资治通鉴》对王建的评价是:“留心政事,容纳直言。”王建虽然目不识丁,但对文化人相当礼遇。唐朝灭亡后,不少唐朝旧臣和中原的文化人纷纷入蜀,王建大多予以重用。

  王建手下的一个将军认为王建对文化人好得有点过分,王建却批评他说:“你们这些人见过什么世面?以前我在神策军中,负责宫门的守卫,亲眼看到皇帝半夜还召见翰林学士,相处得比朋友还要亲密无间,根本不是对待将相时的态度可以相提并论的。我现在这样对待他们,哪里能说过分呢?”

  在五代十国那种群雄争霸的战乱时代,军队的强大是一个政权能否存在的关键。王建重视发展骑兵,他利用与吐蕃接壤的机会,不断购进马匹。冷兵器时代的骑兵,其杀伤力的强大好比今天的装甲部队。由是,蜀军的战斗力一直很强。

  但除非迫不得已,王建很少对外用兵,而是与民休息,发展农桑。这样,当中原地区陷入连绵不断的战争硝烟时,只有远离兵火的四川,在一片安宁与祥和之中走着自己的路。

  然而,王建聪明一世,到了晚年,却成了不折不扣的糊涂老爹。在接班人的问题上,王建一招不慎,弄了个满盘皆输。

  王建众多的儿子中,长子早逝,王建必须重新选定一个儿子继承大位。王衍之所以能得到命运女神的垂青,并不是他有什么才华和能力,而是得益于另外一些因素:

  其一,王衍像三国时的刘备一样,双手过膝,大耳垂肩,这种长相现在看来很有些类似于猿和猪的复合体,在古代却认为是大吉大利的人君之相;其二,则是更重要的一点,王衍的生母徐妃是王建晚年最宠爱的妃子,如此一来,王衍很顺利地成了前蜀王国的接班人。

  王衍身上没有任何行为可以验证此人有一国之君的素质,相反,他的表现倒像一个十足的浪漫文人。王衍对文学的雅好,与他父亲王建的大字不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衍曾经把他喜欢的艳词编为一册,名叫《烟花集》。上行下效,整个前蜀小朝廷里都充溢着一派享乐之气。后蜀时赵崇祚编有一本《花间集》,里面收录了五代时期靡靡之音的代表作,十八个作者中,除了温庭筠等人外,其余十四个均为蜀人。


  这些词作一色的文字华美,却没有任何一句与民间疾苦有丝毫关系――当天下生灵涂炭时,王衍们字正腔圆地说:有酒不醉真痴人。以至于后来陆游曾愤怒地批评:“斯时天下岌岌,士大夫乃流宕至此。”

  王国维对王衍的词作十分推崇,认为他在五代的词人中首屈一指。也许王国维的论断没有错,王衍的词作从技巧上讲,的确炉火纯青。可是,我们想要问的是,当这些充满才气的词作没有一句与民间疾苦相关时,我们只能说那都是一些精致的废话而已。等到王衍的小王朝覆亡时,天下没有人发出任何同情的声音,也就不足为怪了。

  就像精于填词谱曲一样,王衍对于如何寻找生活的浪漫和乐趣,也显得十分在行。比如他曾经发明了一种有20只轮子的大车,取名流星辇,车的四周挂满金银和流苏。王衍亲自驾驶,里面坐着他宠爱的妃子和一些善于凑趣的帮闲文人。

  当他陪母亲游青城山时,命宫女衣着都画满云霞,又令宫女穿着宽松的道袍,簪莲花冠,浓装艳抹,叫做“醉妆”,他自己跟随在后,夹着檀板哼哼唱唱:这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这边走,莫厌金杯酒。

  王衍挖空心思在后宫的假山上用丝织品搭建了一座彩色的亭子,叫作缯山。这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假山,王衍把御厨也召到了假山前的草地上烹调各种美味,号称当面厨,他则和一帮后妃及宠臣们从早到晚大吃大喝。

  他的一个哥哥比较正派,看不惯王衍这种胡作非为,哭泣着劝告他,可那些帮闲的弄臣们却起哄说他喝醉了。有一次他见一个民女貌美,也不管人家就要出嫁,强夺过来霸占了,然后赐给夫家100匹帛,被夺走心上人的未婚夫气得恸哭而死。

  这种腐败的王国的确没有存在于世的理由,因此它的灭亡就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历史必然。公元924年,崛起于中原的后唐派大臣李严出使前蜀,李严敏锐地看出了这个割据一方的小朝廷的虚弱,他回朝后建议后唐出兵前蜀。

  后唐派大将郭崇韬率兵集结在秦岭以北,这时王衍仍然一无所知,正打算前往汉中一带游玩。边关守将用加急文书的方式告诉他后唐大兵压境时,王衍却认为这是边将想用后唐入侵的谎言来阻止他大发的游兴。

  等到王衍一行到了利州,遇上了从前线溃败而来的残兵败将,这才知道后唐的确已经动手了――但他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抵抗措施便逃回了成都。

  当后唐大军将成都包围时,王衍选择了和后主刘禅一样的方式:率领文武百官出城投降。从后唐军队南下到王衍投降,时间仅70天。更可叹的是,王建为了建立前蜀,前后奋斗了将近40年,可王衍仅仅只用了7年时间,就把大好江山拱手送与他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