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铜炉常见的款识 香港奥斯汀

 最上菩提 2017-08-14

铜炉常见的款识,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五种:

第一种是宣德款。主要的内容是明代宣德的庙号,计有“宣”、 “宣德”、‘宣德年”、 “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 “大明宣德年制”,从一个字到六个字都有。这些带有宣德的庙号款不一定是真正宣德炉的官款标识(也许有真的,但我们现在无从辨别)。应属于“寄托款”一类。

第二种是年号款。是实际制作的年号记录,比如有“大明正德年制”、“崇祯辛未年制”、 “康熙六十年制”、 “大清乾隆年制”、“宣统年制”等。与宣德款一样,这些款同样有后世寄托的可能,不能据此认定为铸炉时代。

这的机票1元起,太便宜了!
广告
图片

第三种是堂名款。带有堂款与名款的铜炉很明确属于私人铸炉。比如“树德堂”、 品竹斋”、 “宝月居”、“啸冈”、 “红云山房”、“宝云居”等。带有堂款的铜炉都是具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或殷实富庶的人家的定制品,如果不是赝品,那么这种铜炉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唯一性,传世数量极其稀少,也许仅有一两尊。另外,堂款铜炉的铜质一定很纯净,炉体上的每一个细小的地方都能表现出精致不群,这种铜炉的造型装饰不一定很豪华,但质量要高于一般的宣德寄托款。

第四种是名款。明代主要书写制作者的名号比如“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胡文明制”、“琴书侣” (即吴邦佐)、“大明李大观制”,也有写铜炉主人的名号的,如“玉堂清玩” (“玉堂”即严嵩之子严东楼)、 “孟嘉家藏”、 “允锡家藏”、“石叟珍藏”、“凝静清玩”等。与堂款一样,如果不是赝品,带有名款的铜炉基本上都是上等的藏品。

第五种是闲款。闲款有钱的文人或附庸风雅的文人铸炉,在底款上留下的与姓名、年号无关的文字,比如“镇宅大吉”、“少年一段风流事,尽在瑶琴不语中。王旭” 、“赏心”、 “永世之宝”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