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亚财经

 昵称413468 2017-08-15


据日本TBS报道,8月8日,是日本明仁天皇表明生前退位意向一周年。当天,明仁天皇、德仁皇太子、秋蓧宫亲王三人在御所进行了三人会谈。预计今后日本政府会开始认真考虑退位与皇位继承事宜。

图:明仁天皇发表生前退位发言

曾经,日本的皇室曾经是距离国民非常遥远的存在。在1945年8月15日的所谓”玉音“广播中,首次听到昭和天皇的声音,众多日本国民都非常震惊。

此后,昭和天皇的儿子、如今的明仁天皇为使皇室更容易亲近、成为像宪法规定那样的“日本国民团结的象征”而进行了改革。

据悉,日本政府已经开始制定仅适用于明仁天皇的生前退位法。明仁天皇或许很快就会退位,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关于明仁天皇的10件事。

一、家谱十分古老

1933年12月23日出生的明仁天皇,是日本第125代天皇。其家族谱系能追溯到2600年以前,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世袭制皇室。

图:明仁天皇小时候

遵循非常重视家规的皇室传统,明仁天皇2岁起便离开父母,住进了赤坂离宫内的东宫御所。

二、打破皇室婚姻传统迎娶平民女子

1959年,仍为皇太子的他打破了1500年来的传统,迎娶了平民出身的正田美智子。因为两人在轻井泽的网球场相遇,这段佳话被日本国民称为“网球场浪漫史”。

点击播放GIF/125K

图:明仁天皇与皇后在网球场相遇

如今,这对身份悬殊的夫妻已育有3子4孙。可谓是儿孙满堂。

三、即位仪式用了两年

1989年,昭和天皇死去的同时,明仁天皇即位。在伊势神宫祭奠日本皇室的祖先天照大神是即位的一环,但这一即位仪式长达2年的时间。

图:明仁天皇即位

四、强调自己是人不是神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后,昭和天皇便宣称自己为“现人神”,正式否定了自己神的地位。

战后联合国军(GHQ)起草的日本国宪法中,规定了天皇是国家的“象征”。昭和天皇也遵守了这一条。明仁天皇在表明生前退位意愿时多次使用“作为象征天皇”、“作为象征的作用”等说法。

实际上时至今日,日本国内仍有少数人认为天皇是“神”,或者至少要像神一样侍奉天皇。

五、积极与各国政要交流

明仁天皇曾经访问的国家比以往天皇都多,还积极与这些国家的政要交流。

1998年,为了平息曾经成为日军俘虏的一部分原英国士兵的抗议,明仁天皇正式访问了英国。他与伊丽莎白女王会面,并出席了晚宴。

图:明仁天皇与美国前总统布什打网球

明仁天皇曾两次与美国前总统布什打网球,2次均以明仁天皇获胜告终。

六、健康状况堪忧

2003年,明仁天皇换上了前列腺癌。2012年,他又接受了心脏冠状动脉手术。

明仁天皇决定生前退位的一大原因,就是健康状况堪忧。

七、女子高中生将照片上传推特

明仁天皇为了拉近皇室与国民的距离频繁地在国内旅行,与市民交谈。

2014年,明仁天皇私访栃木县时被一位女高中生拍了照片,但天皇脸上未露出一丝不悦。后来,这位女高中生将照片发到了推特上,引起了日本国民的议论。

图:日本女子高中生上传推特上拍摄的明仁天皇与皇后

上了年纪的人都认为这是对天皇不敬的行为,年轻人则认为是很普通的事。

八、日本遭遇地震时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2011年3月16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5天后,明仁天皇用视频信的方式给与日本国民以鼓励。

一贯谨言慎行的天皇在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时曾表示,“急切地希望事态不要再恶化下去。”

明仁天皇夫妇在地震后的第二个月到灾区进行了访问,两人在避难所与灾民促膝而谈。表现了明仁天皇想要亲近受难国民的心情。日本国民都大受感动。

九、推动日本进行战争反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明仁天皇的父亲昭和天皇以天皇之名发动战争。与此相对,明仁天皇引导着和平时代的日本。

图:明仁天皇与皇后参加战争追悼式

2015年8月15日,在日本全国战死者追悼仪式上,明仁天皇表示“在此回顾过去,对当时的大战深深反省的同时,强烈希望今后不要再有战争的惨祸。与全国国民一起为倒在战争中的人从心底表示哀悼,并且由衷祈祷世界和平和我国更好地发展。”

十、以明仁天皇名字命名的鱼类

一直热衷于海洋生物学研究的明仁天皇,研究领域是鰕虎鱼。鰕虎鱼的一种明仁鹦虎鲨,就是以明仁天皇的名字命名的。明仁天皇还经常给日本鱼类学会的鱼类学杂志等学术杂志投稿。

图:明仁鹦虎鲨

将要退位的明仁天皇可以说对得起“明仁”这两个字,算是一位既开明又仁德的天皇。他现在的希望是,退位后能过上平静的晚年生活。

(本文根据BBC日本新闻8月9日报道编译,橙子撰文,濠江客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