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空调:清凉解暑的中外名曲推荐

 宅翁老李 2017-08-15





中国篇


1.高山流水

古筝曲《高山流水》,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旋律。静听之下,犹如清泉汩汩、松风细细,右手的轮指如流水般酣畅,左手的低音如高山般幽邃。一般认为,该曲产生于民国年间,以浙江武林筝派的版本最富盛名。此曲与古琴曲《高山》《流水》并非同一作品。



2.渔舟唱晚

河南筝代表作。它是民国音乐家娄树华先生以古曲《归去来兮》为蓝本改编的古筝曲。曲中表现了夕阳西下,海色织霞,渔船满载,渔歌互答的温馨场景。该曲由黎国荃先生改编成小提琴曲,而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也使用该曲为背景音乐,从而成为国人最熟悉的旋律。



3.梅花三弄

古琴曲。相传此曲最早是东晋名臣、名士桓伊应另一名士王徽之之邀,而以箫吹奏的名曲。据说桓伊应邀全程一言不发,吹完即去,一派孤高自许,而王徽之则愈发敬重。此曲也体现了名士如梅花般的冷艳。然在清冷之中不乏温润,于出世的超脱中潜蕴着对世界的关怀。该曲被用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主题音乐。


4.寒鸦戏水


该曲是潮州筝的代表作品,是潮州弦诗《软套》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全曲旋律明快,格调清新,如水鸟在流水间嬉戏追逐,呼唤邀约,时而展翅扑簌,时而潜底凫游,尽享自然之生趣。


5.平湖秋月

著名广东音乐。曲调源自北方小调《醉太平》,后经广东音乐家吕文成先生改编为高胡曲,亦有陈培勋先生改编的钢琴曲。该曲采用中国传统音乐的五声音阶写作,充满了平衡感与和谐感。音乐旋律优美温润、旖旎可人,呈现了月色如纱、荇藻交横、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的清凉夜色。


6.平沙落雁

古琴名曲。相传为唐代大诗人陈子昂所作,一说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宁王朱权所作。曲调慷慨宏阔而又富于变化。表现大雁翱翔天宇,超然物表的逸志高情,让人想到汉代贾谊的名句:“鸿鹄之一高举兮,知山川之迂曲,再举兮睹天地睹方圆。”后半部分表现鸿渐于陆,众物有归的安详,如《天闻阁琴谱》所说“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体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让人洗去俗尘,忘其鄙近。


7.在银色的月光下


在银色的月光下

来自典故里的中国

06:28

塔塔尔族民歌。由“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改编为华语歌曲。音乐中多有半音音阶,故与汉族传统音乐有所不同,充满少数民族特色。王洛宾先生将民族语言的歌词翻译得非常优美传神:“在那金色沙滩上,洒着银色的月光。寻找往事踪影,往事踪影迷茫。往事踪影已迷茫,犹如梦幻一样。你在何处躲藏,背弃我的姑娘。我骑在马儿上,箭一样地飞翔。飞呀飞呀我的马,朝着她去的方向。”建国后,音乐家吕其明先生的交响乐改编也非常精彩。


8.秦咏诚《海滨音诗》

作曲家秦咏诚先生于1962年所作的小提琴名曲。乐曲展现了大海之滨旖旎而壮美的美景。主旋律极富歌唱性,仿佛海浪在夕阳华美而灵动的映照中,温柔而有节奏的律动。华彩段技巧绚丽,如大海澎湃,波澜壮阔。让人想到苏轼的“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再现部分复归安详,宛如大海的美景留给人们的无限美好回忆和幻想。


9.杨善乐《夏夜》

作曲家杨善乐先生与1952年创作的小提琴曲《夏夜》,是以湖南“地花鼓”音乐为素材,表现江南水乡夏夜的宁静安详。乐曲主题舒缓而甜美,仿佛夏夜的一丝清风,吹动着月光下晶莹的湖面。曲中转向活泼,如同夏夜人们一边纳凉,一边逗趣。曲终复归平静,仿佛夜深人散,人们带着一天的美好进入梦乡。


10.吴祖强、杜鸣心《鱼美人-水草舞》


芭蕾舞剧《鱼美人》是1959年首演的一部充满传统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故事讲述海底的鱼美人与猎人相爱,但又被山妖垂涎。山妖用魔法害死了猎人,霸占了鱼美人。后来猎人被群鱼救活,并联合朋友一同斗败山妖,与鱼美人结婚。《水草舞》是舞剧中鱼美人独舞的一段,旋律绝美,如梦如幻。作曲家吴祖强、杜鸣心先生也是《红色娘子军》作曲。和《红色娘子军》的刚健质朴相比,《鱼美人》的唯美浪漫气质,让人对音乐家的多样风格叹为观止。


外国篇


1、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选自巴赫《第三号管弦组曲》。原名《咏叹调》。乐曲旋律优美,充满歌唱性,宛如用弦乐演唱歌剧中的咏叹调。乐曲的氛围宁静安详而不失雍容端庄,体现了巴洛克时代神圣与世俗交织的气息。该曲曾被德国小提琴家威廉密改编成用小提琴G弦演奏的独奏曲,故名《G弦上的咏叹调》。乐曲也因被电影《七宗罪》引为配乐而为更多的人熟知。


2.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柔板》

莫扎特的五部小提琴协奏曲皆是音乐家作于19岁时的天才作品。每一部作品都十分严谨老辣而又优美可人,充满了青春的活泼和美好。《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是其中极其出彩的一部,特别是慢板乐章的甜腻和温馨,如丝绸般光滑,如水晶般晶莹,是莫扎特澄明灵魂的写照。


3.贝多芬《田园交响曲-在溪边》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是乐圣最著名的交响曲之一。这首曲子一改贝多芬金刚怒目式的战斗风格,充满了自在从容感和人间烟火气。第二乐章《在溪边》是非常甜美的慢板乐章。乐章描绘了流水潺潺、草色青青的田园风光,蓝天与绿野水乳交融,在溪流的倒影中表里澄澈,一尘不染。曲终用单簧管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十分有趣,是“乐圣”少有的俏皮和幽默。


4.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王子与白天鹅双人舞》

《天鹅湖》第二幕双人舞情景音乐是整部舞剧最优美的音乐之一。该曲是王子与白天鹅双人舞的配乐,表现了王子与白天鹅之间深沉纯洁的爱情。竖琴的琶音如湖水的阵阵涟漪,而小提琴、大提琴轮番独奏又像是天鹅与王子互相倾吐心曲。因为此曲中的小提琴独奏部分绝美无比,所以此曲也是小提琴家演奏的保留曲目。


(《天鹅湖》王子与白天鹅双人舞)


5.舒伯特《小夜曲》

不必多说。世界通用的“晚安”,或者“我爱你”。


6.门德尔松《降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柔板》

一首夜的颂歌,爱的颂歌。幽幽的,静静的,夜的清气与爱的馥郁水乳交融,不分彼此了。有月光,有花香,漫漫长夜并不难熬。笔者曾有一首小诗为此曲填词:月光轻轻地流淌,花儿静静地芬芳。谁的歌声,飘进谁的空房,像那悠悠往事,诉说淡淡忧伤。风儿莫吹乱梦乡,梦魂别迷了方向。那盏纱窗,带着那帘罗帐,还有远方的你,是否像我一样。”


7.肖邦《平静的行板》

肖邦的《平静的行板与辉煌的大波兰舞曲》分《平静的行板》与《辉煌波兰舞曲》两部分。此曲为绝美的第一部分。旖旎梦幻的旋律和晶莹透亮的音色,充分展示了钢琴的质感和灵魂。三个主题如一曲三阙的慢词。低回迂曲的第一主题,缥缈灵秀的第二主题,然后第三主题变沉郁为执着,化柔美为矜重。一曲之中,风情万千。


8.李斯特《艾斯特庄园的喷泉》

出自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钢琴套曲《旅游岁月—意大利》。曲中用琶音模仿喷泉汩汩而出的场景,非常传神。但乐曲又不仅是对喷泉的简单模仿,而是诗意地表现了喷泉澎湃的律动和澄澈的质地。盛夏听来,犹如冰泉灌顶,沁人心脾。


9.圣桑《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慢板》


摇曳婀娜的旋律,如同一曲塞纳河上的船歌,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悠扬回旋。小提琴的独奏与乐队的伴奏一问一答,相映成趣,如同涟漪般由中心向四周辐散。曲终小提琴的泛音像鸟儿鸣叫,让人耳目一新。这首曲子也是梁启超先生的哲嗣、共和国“两弹元勋”梁思礼先生生前最喜爱的一首曲子。


10.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柔板》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于20世纪初在美国写下了《“自新大陆”交响曲》。这是最富盛名的第二乐章。该乐章使用黑人灵歌为元素,旋律优美,极富歌唱性,是古典音乐中最著名的片段之一。这首曲子由李叔同先生填词:“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天甚清,风甚凉,乡愁阵阵来。故乡人,今如何,常念念不忘。在他乡,一孤客,寂寞又凄凉。我愿意回故乡,再寻旧生活。众亲友聚一堂,重享从前乐。”成为了乡愁的名篇。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也使用了这首乐曲,使得此曲成为国人最熟悉的西方古典音乐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