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冬 | 真正的淡漠不是控制出来的,而是释放出来的

 为什么73 2017-08-15

 这是《梁注庄子》的第 167 篇读书笔记

节目音频内容请点击试听


无名人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真正的淡漠是释放出来的

 

上一篇提到,天根不生气,又复问无名人:“请问为天下。”无名人就回答他:“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有一篇文章,叫作《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很有意思,里面讲:“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实际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对应的就是上篇无名氏所说:“你的心要放空放淡,不要有太强的主观意识,然后让自己‘合气于漠’”。

 

什么叫作“合气于漠”呢?漠然,不是简简单单地不热心,而是一种“这个世界既与我相关又与我无关”的心态。

 

我们总是知道如何将自己不感兴趣的人或事放下,这固然重要;对自己感兴趣、很以为然的东西,也能够保持冷漠,这才叫酷。

 

“酷”其实是一个挺高级的词,大家都爱钱你不爱钱,大家都爱女人你不爱女人(大家都爱帅哥你不爱帅哥)……这样就叫“漠”。“漠”的背后,其实是吃饱以后的淡然,就是已经体验过了,知道得到过的这些也不过尔尔。

 

基本上,“游心于淡,合气于漠”是一个如何让自己“归于一”的修炼秘方。

 

一个人要如何控制自己?控制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不乱动。

 

什么叫作“让自己不乱动”呢?就是历经世事以后的沉默。

 

我有一位朋友,他的儿子喜欢吃沙县小吃,中午吃了拌面和煸肉,晚上又吃拌面和煸肉,然而,吃了一段时间之后,即便给他端来最好吃的沙县小吃,他都有一种拿不起筷子的感觉了。这叫真正的淡、真正的漠——不是控制出来的,而是释放出来的。

 

所以,“游心于淡,合气于漠”是有前提的。



 

要想以后淡得起,必须以前浓得够


你浓过吗?你热烈过吗?年轻的女同学,如果你愿意听老梁一句忠告——一定要去找那些年轻时候就爱过、放荡过的人,他们各种玩法都玩过,然后到三四十岁火气放完之后,就不那么乱了。而年轻时的“好男人”,年纪大了之后,给他一把火,他能把家里的老房子烧得“咔嗤咔嗤”的,瞬间天崩地裂。

 

我有一位对日本颇有研究的朋友,他说很多日本女青年婚后能够成为好太太的原因是:婚前她们已经把自己内心的“浓”——“邪火”给释放得差不多了,所以有了婚姻以后,她们可以收敛成一派淡然的样子,如菊如兰。

 

有一些人家里面的孩子开慧比较早,他们五六岁的时候,就口齿伶俐,已经可以聊挺多东西。看到这种情况,另一些家长就说:“五六岁就这样锋芒毕露,长大以后怎么办?很讨人厌的嘛。”我说:“有一些人呐,之所以长大了之后,四五十岁还跟人家讲修行体验,就是因为小的时候没讲够。”

 

人生就是总量恒长,小的时候让他讲过瘾以后,长大了让他讲他也不愿意讲了。你看见过哪些人混到四五十岁的时候,还在讲他五岁八岁就讲的东西?他一定是淡和漠的——“游心于淡,合气于漠”。

 

我们以前和大家分享过这个话题。但是,我想再和大家进一步讨论的是,这种年轻时的强烈绽放,转化为以后的真淡和真漠,也不是自然而然的。它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也就是说,你要以后淡得起,必须要以前浓得够。但是,只是浓得够还不够,还需要见过真淡之人,并且了解他曾经比你还浓,你自然而然就会收敛了。




内心里不亏欠谁,也不需要让别人亏欠自己


不要和小的时候生活太匮乏的人联系得太紧密,因为小的时候太匮乏的人,他们长大以后会报复性地恢复对此的要求。一些单位的领导,在外面耀武扬威或者很想得到认同,本质上是因为在家里面得不到认同。所以,在家里对老公不尊重的女人是大菩萨,你们推动了一个男人向外扩张的动力,他们能够创造一番惊天伟业,都是拜你们让他们在家里面得不到尊重所赐。

 

他们还要见过另外更高层面上的淡,也就是说,他可能还需要看见过更高级的人或者读过更高级的书,知道还有比他更甚的状况。

 

当他“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时候,少年已不是以前的那个少年,而是指成熟以后,能够对自己的那份天真小心地看护。

 

然后,他才能够做到“顺物自然”和“无容私焉”。做任何事情,说任何话,都只是顺其自然的。


有一次,我们家的“贵内”,云游四方一段时间后,终于回来了。但是,她回来的两个小时之内,我们俩吵了一架。深更半夜,我被气得肝儿颤,冲到楼下,撕开两包加味逍遥丸,“咔咔咔”地吃完以后,恶狠狠地把装药的袋子扔向垃圾筒,居然没扔进去,它们飘在了外面。我很生气地蹲下来把它们捡起来,又恶狠狠地再扔回去,这才放下。结果,这一夜睡得极好。第二天清晨,我突然明白一个道理,要想获得“终极释放”,前面得有一个恶菩萨,用你之前都不能理解的方式来渡你。

 

所以,许多真正放下的人,都一定经历过一个强烈的反转过程。每一位家有恶人的人,都要感谢他们用金刚菩萨像来渡你,心存感恩,就会突然一夜清明。




对身体要有所察觉


午后,又热又闷,一个个昏昏欲睡,你就睡去吧,你不需要在内心里面感觉到亏欠了谁,也不需要让别人觉得亏欠了你。能够做到这些的时候,你就舒服了。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身体作为一个天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小的时候,我们可以努力去进取,到了一定年龄,就对很多事情放开了,既没有特别亲密的朋友,也没有特别憎恨的敌人,这个时候,整个身体的振动频率是很稳定的。这件事情来,你就反应了;这件事情走,也不会给你留下情绪上的粘连。考虑问题的时候有大的格局,不会再从自己的一己私利去看待一件事情。

 

前两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讲述的是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先生的格局。这篇文章里面讲到,他经常观察到很多很细致的东西,而且并没有耗存他太多的内存空间,看到了,发现了,指出了,解决了,过去了。当有这种状态的时候,生态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基本上,一旦你觉得脖子疼,一定是脖子有问题了;你觉得脚底板痒,一定是膀胱经有问题了。

 

总之,只要你对身体的任何一个地方有觉察,那个地方就有问题。如果你对哪里都没有觉察,那就是最没有问题的时候。这种没有觉察,不是钝得没有觉察,是敏感之后还是觉察不到。

 


做一个“频率稳定”的人


“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是一个人调达自己的呼吸,放松自己的欲望,在经历过许多拥有之后,分享于众人,分享于天地,然后待人处事不造作,不以自己小小的立场出发,可以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最后,只会得到一个状态——频率稳定。

 

我们都知道,在高铁上手机信号不好,是因为你从这个基站到那个基站切换得太快。如果你能够一直站在一个基站下面,站在WiFi旁边上网,信号就稳定。如果你自己内在的WiFi是稳定的频率,你就不会有太多起伏。内心的起伏不高不低,损耗就少,就能够长生久视。

 

一定要多活几年,因为再多活二十年,你就可能再多活五十年。从理论上来讲,如果你再多活五十年,你就可能再多活二百年。

 

我相信,在未来五十年之内,人类一定可以研发出一种产品,可以上传和下载意识,并且把身体重新打印出来。那么,一个人就可以把他的思想和意识一代代传下去,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永生。

 

但是,假如到2067年的时候,这个技术实现民用了,而在2066年的时候,你羽化升仙,这就太遗憾了。

 

记得哟,如果我们能够一起有这样的承诺,我们就能够多活好几百岁。试想一下,一群互相非常了解,互相非常不以为然,但互相非常珍惜的朋友能够在一起那么久,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今天的文章

如果是你来定标题,

你会取什么?

期待在留言里看到你。


去梁友圈说说你的今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