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颠覆你的认知——我们一起来印证:意识创造了世界!

 timtxu 2017-08-15


“世界是物质的,意识产生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过来又作用于物质。”这大概是我们传统思想意识中所受到的普遍教育。那么,物质又来源于何处呢?物质所呈现出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江河湖海、大地山川等形态,又是谁创造的呢?它们及物质的尽头又将归向何方呢?

 


                     文/任 立(微信号:xkrenli)

 

量子学当中好像讲过:当你看的时候(意识所关注到的)世界就存在,当你不看(无意念)的时候,世界就不存在。

这个论点真是把人搞得一头雾水、云里雾绕,不知所以。看来量子科学也越来越靠近宗教、神性和灵性世界了。

我们是否可以放下传统知识中的所有知见,思考一下为什么说:是意识创造了世界?

 

这个问题恐怕并不那么难以理解。比如说,你要做一尊雕塑(无论是人物塑像还是动物或者其它什么景观),首先要在头脑的意识里构思、形成那个物相,然后再进行选材、雕凿,最后形成那个产品物象。所以说是意识创造了这件雕塑。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概莫如此,都是先产生概念、创意,再经由概念和创意而制造器物,无论是房子、车子,还是电脑、飞机等工具,或者服饰、城市道路规划等建筑……。这些都有五大元素和合而成。

 

同样,是你制造了“山”的概念,否则哪有什么“山”?你制造了“虎、狼、猫、狗”等的概念,否则,哪有什么“虎、狼、猫、狗”?山、水、树、虎、狼、猫、狗……地球、宇宙等等,不也都是五大元素和合呈现的现象吗?这些诸多现象的呈现——概念、名相的定义和命名,就是我们所谓的世界,是我们可感知、或者可看到的世界。那我们可感知、或者可看到的世界又是什么?

 

直白一点讲:你所谓感知或看到的一切,其实都是透过眼睛“玻璃体”折射到大脑中聚合而成的影像,也就是说:你看到的都是“镜子”里的东西——是投射到眼睛“玻璃体”上的影像,它和投射到屏幕上的电影影像有什么不同吗?

你只知道屏幕上的电影影像是虚幻的、假的、非真实的,那为什么就认为眼睛“玻璃体”上的影像就是真实的呢

这是因为你假定了:电影胶片镜头投射出来的影像是虚幻的,而你眼睛“玻璃体”投射出来的影像是真的。根本上来说——你把自我即自己(的身体)及其身体器官的感受和所知及心念,当成了是真实的。这是人们最大的一个幻象,也是自己最不容易揭穿的幻象。只有认识到“自我”这个根本的幻象,才能够“看”到及融入那真实本性。

 

所以说,“眼睛‘玻璃体’上的影像”就是你的世界,也就是你的心念——塑造了这个世界,它本来就是那自性本体的存在,它也不知道其自身的存在。因为,对于自性本体来说,没有“能知者”和“所知的对象”以及“知”的行为,它只是绝对的存在

所以,是人的意识创造了世界——心里有的、才会有(才能够说得出来及聚缘和合而成),心里没有的、就不会呈现(同时也说不出来更无从做起),即你不可能讲出及做出头脑意识中没有的东西。因此所有呈现的、都是你心里已有的知见……而这一切的呈现(影像),都不是真实的。

 

你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意识、念头、概念、定义和名相,而不是那个物体本身。因为,那绝对存在的、没有任何名相,是你定义了它、赋予了它概念和名相(譬如树木、河流、天空、大地、苹果、葡萄、太阳系……)。它其实什么都不是,但又无所不是;它们就只是那自存自行的本体的呈现

由此可知,人的“心念”就是产生现象界的源头,而现象界的一切又都是生灭无常、虚妄和梦幻的,是不真实的、没有实质性的自体。

 

凡是以个体自我意识思维的,便永远是受束缚和无解的。超越个体意识、还本于那自性本体(或称之为宇宙意识),纯粹的觉知自己的本来——世界万物(山河大地、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等)皆由其创造与幻化。

这样就不难理解“宇宙一切皆由意识所显化”了——不是你头脑个体意识的显化(你本身就是宇宙意识的显化),其只是通过你头脑的映象(眼耳鼻舌身感观)而显化出世界万物之现象。

 

其实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宇宙意识(或称自性、本体……)的“创造”,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现象世界,都是自性本体的呈现。只不过是,我们自以为是我们的意识主宰和制造着我们所拥有的及其所想要创造的东西,这是自我意识的一个巨大梦幻和妄见,此之谓无明

总之,是人的意识“心念”定义了现象世界,赋予了它们以各种概念、名相——而我们就活在并执着于这些概念和名相里(诸如身份、地位、财富、名誉、权势、美色等等)——这是一个生灭、无常、虚妄的世界,我们却将其误以为真。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