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区别。正常情况下,小明>小张,特例情况除外。 很多人都在纠结一个问题,我读了清华的研究生,意味着我比清华的本科生牛逼,因为考研是本科生内部的竞争,只有精英才能考得进,所以清华的研究生>清华的本科生。 这是瞎逼逼。 为了解释清楚,请允许我把学生分等,假设高中生以学习能力分成A、B、C、D四个层,其中A层考进985,B层考进211,C层考进二本,D层考进大专或者考不上大学(其中,有的参加自学考试完成本科学习)。 然后,他们大学毕业后有的就业,有的考研。注意,选择就业的,并不意味着他考不上研!目前,国内本科毕业生大约每年700万,而考研的大约170万,考研只占本科生比例的大约25%,这一点跟高考是不一样的。为什么那么多人不考研?因为他们不想搞学术,而很多企业的工作,本科生就足够了(比尔·盖茨甚至连本科都不愿读完),再说,一边工作一边读在职研究生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当然,还有大约20-30万左右不需要考研,他们直接保送研究生了。 退一步说,我们假设认可考上研究生的都是优秀本科生,那么,目前还有这样的现象:清北复交等核心名校的本科生,要么直接推免了,要么去国外读研,清北复交极少有考本国研究生的。所以,通过考试考进清北复交读研的,一般都是次一等的院校本科生。我们假设A、B、C、D四层里,提炼出A+、B+、C+、D+,“+”表示这个层次里的相对优秀学生。 那么考研结果就是: A+出自985,考进了国外的国际顶级名校读研; B+出自211,考进了985读研; C+出自二本,考进了211读研; D+出自末流,考进了二本读研。 现在情况明朗了:小明属于A(但不确定是否是A+),小张属于B+(比普通的B学习好),但毕竟有A>B+,所以,小明比小张的学习能力强。 再强调一下: 1.以上仅比较学习能力,不比较综合素质、事业成就。因为条件太少,没法比较更多的东西。 2.小明和小张都只能是代表一个群体,比较的是两个群体的平均学习能力,不要拿特例来反证,毕竟,要扯特例就讨论不了。 3.不考虑特例也包括不考虑进清华是复读几年进的、是北京户口的优待进的等等特例。 |
|